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 - 節氣篇(下) 珍藏!

清 拜魁星

七夕女兒祝織女,男士廟中拜魁星。

佑我科舉登榜首,供神豬頭代三牲。

清代台灣風俗,七月七日,婦女忙於拜織女,而男子則忙於屠狗祭魁星,魁星為點取狀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舉高中,官運亨通。清鄭大樞《台灣竹枝詞·七夕》詩云:『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無鵲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結緣煮豆待何時。』錢琦《台灣竹枝詞·拜文昌》詩云:『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里拜文昌。橋填烏鵲星聯鬥,天上人間各自忙。』當地人稱織女為『七娘』;文昌又稱文曲星,掌管文運之神。

**************

元 盂蘭盆道場

道場超度安亡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慶贊中元貼門首,酒海肉山饗活人。

七月十五日,道家稱為『中元節』;佛家為『盂蘭盆節』。《夢粱錄》:『七月十五日,一應大小僧尼寺院設齋解制,謂之法歲周圓之日。其日,……宗親貴家有力者,於家設醮飯僧薦悼,或拔孤魂。僧寺亦於此日建盂蘭盆會,率施主錢米,與之薦亡。』『盂蘭盆』為梵語音譯,意為『解倒懸』。通常在道場還設有孤棚,離地六尺,廣有十五六平方米,各家施捨之三牲、五牲、山珍海味等擺列其上,並插有『普醴陰光』、『甘露門開』等小旗。在放焰口儀式完畢,群眾競搶祭品,謂之『搶孤』。得到之小旗,被視為出海之護身符。

**************

明 放湖燈

輕舟蕩漾玉波澄,中元盂蘭放湖燈。

梵唄伴得笙管韻,古寺東山月又升。

中元節有放湖燈之習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當時是『差內侍往龍山放江燈萬盞。』《揚州畫舫錄》:『放荷花燈,中夜開船,張燈如元夕,謂之盂蘭盆會。蓋江南中元節,每多婦女買舟作盂蘭放焰口,燃燈水面,以賭勝負。』《燕京歲時記》:『至中元日,例有盂蘭盆會,扮演秧歌、獅子諸雜技。晚間,沿河燃燈,謂之放河燈。』清蔣有尨《西湖竹枝詞·放湖燈》詩。湖燈,即在小板上用彩紙做成荷花狀,中點蠟燭,又稱『水旱燈』。傳說水上放燈是為亡魂引路;與上元在陸上張燈有別。

**************

清 荷葉燈

月到中元照衢明,小兒競擎荷葉燈。

成群結伴遊巷陌,銀花萬點似火城。

《燕京歲時記》:『中元黃昏以後,街巷兒童以荷葉燃燈,沿街唱曰:「荷葉燈,荷葉燈,今日點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萬點流螢,謂之蒿子燈。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紙製成蓮花、蓮葉、花籃、鶴鷺之形,謂之蓮花燈。』《日下舊聞考》:『荷葉燈之制,自元明以來即有之,今尚沿其舊也。』查慎行《京師中原詞》:『萬柄紅燈裹綠紗,亭亭輕蓋受風斜。滿城荷葉高價賣,不數中原洗手花。』龐塏《長安雜興效竹枝體》:『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

清 供兔兒爺

玉輪清光照庭階,剪紙圓滿桌上貼。

瓜果月餅為供品,燒香羅拜兔兒爺。

中秋祭月、供月光紙的風俗,在明代已然盛行。見明劉侗《帝京景物略》。清代更供兔神,《燕京歲時記》:『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有衣冠而張蓋者,有甲冑而帶纛旗者,有騎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餘匠藝工人無美不備,蓋亦謔而虐矣。』清詩人張朝墉《燕京歲時雜詠》云:『蟾宮桂殿淨無塵,剪紙團如月滿輪。別有無知小兒女,燒香羅拜兔兒神。』兔兒神或兔兒爺,用泥製成,身披袍甲,頭戴戰盔,背插小旗,手執長棒,五彩塗畫,裝以金銀,吸引兒童喜愛。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13/154516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