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為什麼很多醫生勸病人不要吸菸,自己卻抽不停?看看調查結果

「吸菸有害健康」,這幾乎成為了人盡皆知的一句口號,可在現實中,還是有很多人噴雲吐霧。

哪怕是每天見證很多吸菸致病案例的醫生群體,也同樣有很多吸菸的人。從這點上看,戒菸和控煙以及對待吸菸的態度上,社會大眾的觀念和角度,多數時候都是矛盾的。

這也恰恰說明,戒菸對於全社會而言,難度依然還很大

一、中國醫生多愛吸菸?調查3萬名醫生

2009年,《中國醫生吸菸與戒菸行為》論文針對39248名醫生進行調查,有關吸菸的情況還是很複雜的。

調查中,三級醫院有159家,二級醫院有428家,社區醫院有390家,參與調查的醫生一共有39248名,他們的平均年齡在38.4歲,其中男性占51.4%,女性占48.6%,內科醫生為29.1%,外科醫生是23.9%,婦產科醫生10.6%,兒科醫生占6.5%,口腔科醫生占4.7%,中醫醫生占5.1%,全科醫生占4.7%,其他科醫生占15.4%。

從性別的角度看,男性吸菸占絕對的主導。男性醫生的吸菸率是47.3%,女性醫生的吸菸率只有1.1%。

從地域上看,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男性醫生的吸菸率超過了40%,這其中西北地區的男性醫生吸菸率達到了48.2%。

從不同的醫療機構看,三級醫院的吸菸率明顯低於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而從年齡上看,在60歲以前,隨著年齡的增加,男性醫生的吸菸率也在逐漸增加。而從受教育程度上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吸菸率也越低。從不同的科室看,外科、中醫科、口腔科男性醫生的綜合吸菸率超過了40%。

從戒菸的情況看,戒菸醫生占比為12.7%,全面禁菸的醫院,醫生戒菸率高於部分戒菸的醫院。在科室上,內科醫生的戒菸情況要高於外科醫生,地域上華東和華南地區的醫生戒菸情況好於其他地區。

通過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吸菸不僅僅是個人的成癮行為,還跟觀念、意識、教育程度以及本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有明顯的關聯。

二、醫生為什麼吸菸?緩解壓力是主因

根據另一項調查,醫生的平均吸菸量是10支,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單天的吸菸量還在增加。其中,單日吸菸量超過20根的,占5%;每天吸菸量在10-20根之間,占32%;吸菸量在5-10根之間的,占37%;吸菸量在1-5根之間的,占26%。

可能大眾想不明白,為什麼整天勸人戒菸的醫生,也有這麼多人在吸菸?可細想一下的話,就明白了。醫生也僅僅是個職業身份,醫生也是人,同樣面臨著諸多的壓力,而正是這份壓力,才促使了很多醫生也開始噴雲吐霧。

由於醫生經常上夜班,平時工作中的緊張和負面等精神壓力都很大,正是為了緩解壞情緒和提神,才使得很多醫生染上了抽菸。

此外,習慣性的菸癮、社交和工作的需要、消遣等方式也是一些醫生的抽菸原因。不過總體來說,最初抽菸是為了緩解壓力,而隨著抽菸上癮,為了緩解不適感,也就只能不停地抽菸了。

三、醫生應以身作則,為控煙出一份力

在大數據調查的背後,也有很多醫生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吸菸的故事。

某心外科醫生:

工作20多年,看到病人離世心裡就非常的難過,以至於每次有自己的病人離世,就只能通過抽菸來緩解內心的壓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最後不管是上癮了還是為了緩解壓力,所有情緒都只能通過吸菸來緩解了

某急診科醫生:

我吸菸純粹就是因為夜班壓力大,而且夜晚有時候也會有疲倦的感覺,抽抽菸,總能起到一定的提神效果。時間長了,也就戒不了了。

某外科醫生:

每做完一場大的手術,感覺最好的緩解壓力的方式,就是點燃一支煙,靜靜地站著,什麼也不做,那種感覺最能解乏。

雖然大眾不能理解醫生的吸菸行為,但醫生的吸菸動力和心理,和其餘的吸菸群體是一樣的,並不會因為醫生比大眾知道更多吸菸的危害,就會放棄吸菸這種行為。

從社會角色和職業定位的角度看,世衛組織也指出,醫生的職業特點決定了他們作為健康生活方式倡導者的社會角色。正因為醫生角色的特殊,且平時有大量的機會和吸菸群體接觸,醫生如果能夠戒菸,其戒菸效果也最直接也最顯著

所以,醫生加強自身的控煙意識,才能給全社會確立起一個良好的控煙標杆。利用自身的優勢,發揮戒菸的特色,就能給全民的戒菸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最起碼,在規勸自己的患者戒菸時,內心也更有底氣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02/156329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