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雖然沒有明確的書籍記載,但是引起質樸的語言,人們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仍然流傳至今。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俗語文化散發著獨有的魅力,每一句俗語的背後,都包含著耐人尋味的哲學道理。俗語,閃爍著古人智慧的光芒,指引著現在人更好的生活。熟讀俗語,了解其背後的意義,能讓人生走的更加通順。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句:「女婿不耕丈人田,清明不上娘家墳「,有些地方也叫:窮不耕丈人田,閒不上娘家墳;含義是一樣的!
窮不耕丈人田
古代是個男權社會,一般人都認為女子出嫁後,就不是自家人了,所以女子出嫁後就很少回娘家。父母如果支持女兒任何財物,兄嫂就會說閒話。
那時候人們靠種田為生,土地就是命根子;女婿想要摻和,那是萬萬不允許的,所以就算窮死,也不能去耕種岳父的田地。
女婿不耕丈人田既是替女婿著想,能避免女婿遭受外人的非議;也是替丈人家著想,避免產生家庭矛盾。
對於男人而言,靠女方家庭的資源來發展自己,顯然有吃軟飯的嫌疑。男人想要證明自己,通過丈人走捷徑似乎不是最好的選擇,靠自己才是王道。
閒不上娘家墳
而閒不上娘家墳,古人很信風水運勢之說,如果出嫁後的女兒,回娘家上墳,會影響娘家的風水運勢,把本應該屬於娘家的氣運,轉移到了夫家。這種說法十分迷信,但古人就是迷信,對待這些深信不疑,因此出嫁後的女兒不能回娘家上墳,怕影響娘家的氣運。
還有一點是出嫁的女兒畢竟不再是自己家的了,而是別人家的,如果別人家的人幫自己家上墳,這不是讓其他人看笑話麼?等於告訴別人,娘家後繼無人,除了嫁出去的女兒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後人,否則也不會讓出嫁的女兒回娘家上墳。古人雖然很淳樸,但對待其他人的閒言碎語還是很在意的。另外,這一句話也說明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女孩如同潑出去的水,連祭拜祖先的權利都沒有,地位十分的低。
正能量語錄:人生,不過一杯茶,滿也好,少也好,爭個什麼!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緩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視一笑。人生,因為在乎,所以痛苦。因為懷疑,所以傷害。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我們都是天地的過客,很多人事,我們都做不了主。陌生人,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