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一個中國縣級財政官員眼中農村的驚人現狀

編註:本文作者為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財政局官員白靖平,出生在中國陝北的農村,自幼在農村長大,外出求學及工作6、7年後又回到了家鄉。參加招聘考試後分配至縣裡上班,但對農村情況並不陌生。2015年8月,作者被派往某村任職,對農村進一步深入的接觸、走訪、了解。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本文就是作者看透了當下的農村現狀之後做一些分析,值得每一個人閱讀並深思。以下是全文:

嚴格意義上來講,我的農村生活是這樣劃分的,12歲以前,在村里讀小學,徹底農村娃娃,念書,放驢,干農活;13歲至18歲,城裡讀中學,寒暑期及忙假,除了學校補課外,回農村老家,也干農活;19歲至22歲,南京讀大學,寒暑假回農村老家,少干農活;22歲至24歲,外地工作,過年回農村老家,不干農活;25歲以後,在縣城工作,經常回農村,不干農活。

這麼多年,自己作為一個往返於城市與農村的「候人」,不可謂不奔波,但這同時也給我這樣城裡的農村人,農村的城裡人的雙重感覺:以一個「鄉下人」的視角來看現代城市生活,同時也以一個「城裡人」的視角來看現代化衝擊下的農村生活。

就當下我的感覺,農村生活現狀較為突出者是人口問題、土地問題、產業問題、婚姻問題、養老問題、大病問題和傳統習俗的崩解問題。

人口問題

1991年,我剛上小學的時候,一個班裡有30多個孩子,1996年,我小學畢業的時候,班裡只剩下9個孩子。

這麼多娃娃哪去了?大部分跟隨大墮胎向城裡,小部分流向外鄉。

父母未進城之前,我母親在村里開個販賣部,租賃村委的辦公房,在我的記憶里,每當黃昏的時候,村委跟前人言鼎沸,孩子、大人、老人,聚集在一塊,好不熱鬧。

大家都滿懷希望,認為好日子就在眼前。人是活在希望中的,希望使人精神煥發,做起事來,勁頭十足,認為前途光明,幸福感也就大大提高。

而現在村子裡所感受到的,似乎並沒有這種充滿希望的朝氣,倒是處處顯出暮氣沉沉。

以總人口在城裡和村裡的分布比例看,生活在城裡占80%,生活在村裡的占20%。

現在村子裡居住的有:70%的是70歲以上的老人,20%的是60歲以上的,5%的是50歲以上的,5%是50歲以下的。

在村里,40歲以上都叫做年輕人,而自嘲是沒本事的人。

40歲以下的大都在城裡。

有的是因為工作而在城裡,諸如我,通過高考等一系列考試等渠道,在城裡有了穩定的工作,而徹底地居住在城裡。

有的因為生存而在城裡。大部分年輕人通過自己的本事在城裡打工賺的錢比種地或者放羊來的收入多,再者為了孩子的讀書問題,待在城裡。

有的是因為面子而在城裡。村裡的年輕人都出去了,一部分年輕人在城裡沒有生存的技能,但是死活要待在城裡,因為面子,自己待在村里多丟人。

有的因為城裡而在城裡。一些人待在農村,其收入要比在城裡好的多,但是就不待在村里,掙死亡命往城裡跑,為什麼?因為城裡的花紅酒綠。有的成了混混,有的干起了偷雞摸狗的事情,成了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老幼相守的村子,人們談不上有什麼希望所寄,老一輩,即使無可奈何,也是習慣了自己的故土,幼的一輩,不過是暫時寄托在這裡罷了,待到上學的時候,也隨父母進城了。

星散的人口,老齡的人口。

精力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接二連三地,這一輩人開始凋零,大多都是勞動到最後,也就撒手西去。

隨著一座座新墳的出現,鄉下,確實已經不是衣錦還鄉的去處了。

土地問題

自從上世紀80年代土地分包到戶以來,村里農民滿懷希望,滿灑汗水的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不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

在未實施退耕還林鄭策之前,村前屋後,溝溝窪窪,在陝北這塊貧瘠的土地上面,能種的全部給種了,不留任何死角。

每家每戶對自己所有土地的地棱地界都了如指掌,不差一厘。而現在呢,土地出現無人耕種及耕種人老齡化問題。

因為廣種薄收,年輕人都不願意種地,以至於現在村裡的大部分年輕人都不知怎麼種地,怎麼勞作了,可以說許多人忘記怎麼握䦆頭了。

為了不讓土地荒蕪,年輕人的父輩們只好勞作,所以現在村里種地的人大都是50歲以上的人。

村子裡六七十多歲的老人,很少坐在家裡享福,只要有最後一點力氣,都是堅持勞作,認為白日閒過,就是一種罪過。

現在從上到下,都在呼籲並執行土地流轉,怎麼流轉?政策許多老人接受不了。

年輕人不種地,老一輩種地人的離去,再過十幾年,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家的地在哪塊了。

想像一下,老一輩已經凋謝,下一輩能否回歸鄉村,能否對種地有激情,假如不,將是一副什麼樣的鄉村景象?

村莊的衰落,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產業問題

產業關乎著農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幸福感。現在產業就是兩種:種植業和養殖業。

先說種植業,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農民種植首先要自給自足,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所以種的比較五花八門,有糜子、穀米、蕎麥、洋芋、玉米、豆子、葵花等,唯一的經濟作物也就是洋芋和葵花了。

我家種地時,每年都種十幾畝洋芋和幾畝葵花,除過成本,也就剩兩三千元,能夠基本維持日常生活開支,攢不了錢。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米、白面已走進農民日常生活中,所以地里除了洋芋、玉米,其他都已基本退出歷史舞台了。

但是現在糧食價格提不起來,2014年種玉米,收成好點,除過成本每畝也就結餘1100多元。如果收成不好,連這個數字都不到。

如果家裡有二三十畝地,每年的收入也就是2、3萬元,除過人情門戶等日常開支,也攢不了錢。

再說養殖業,就是養羊和養豬。

前幾年,豬瘋狂的時候,老家留在村子裡的人,家家戶戶都養起了豬。投資2至5萬元不等,建豬舍,買母豬,買飼料。

但當豬出圈的時候,豬肉價格下跌,一算帳,連成本都收不回。放棄,豬舍廢棄。

現在農民養豬也就是為了過年吃那點殺豬菜了。

養羊,收入主要是賣羊、賣羊絨,賣的支撐是羊多生羊羔子,能賣羊的數量少於出生羊羔子的數量,這樣才會新老更替,規模擴大,出現加法效應。

如果每年出生羊羔子的數量少於能賣羊的數量,則是減法效應。養羊,每天都要有人起早摸黑專門照料,如果不成規模,養幾十隻羊,收入不抵幸苦費,只能說為了養羊而養羊。

我二爸養羊的規模在200隻左右,去年收入才3萬多元,除過一年家裡所有的開支,也剩餘不了多少了,還好他無病無學生。

產業的單一、低收入和市場的變化莫測,讓農民無所適從,也就逐漸失去對土地的興趣了。這值得從上到下所有執政者的思考。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白靖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24/157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