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教育的真諦》:與十大思想家對話,用更高的格局引領孩子走對路

劉擎教授在《奇葩說》一期節目中提到:我發現現在學生的閱讀能力都下降了。資訊、笑話、段子、小視頻,這些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年輕人的注意力,被牽著走。在這些方面他們比我們見多識廣,但是教育,要求深長而緩慢的閱讀。

今年,為了引導兒子「深長而緩慢」的閱讀,我也開始嘗試一些並不暢銷但很經典的書。《教育的真諦》就是其中一本。

這本書選擇了2500年以來,包括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盧梭、康德在內的,對西方乃至全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10位教育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深度解讀,並探討對當代教育的影響。書的作者尼古拉斯.泰特,也是一位資深的教育家。

一、經典閱讀的意義:更高的格局、更開放的心態

一次,我和朋友探討讀書心得。我說,教育類、心理學類的書籍,我還是更喜歡讀國外翻譯過來的。雖然有些並不是暢銷書的體質,文字很冗長,也有很多專業、學術的東西。但是提煉出來的東西,能讓我更新很多認知,思想境界得到升華。

朋友也很認同。他說,國內相關的書,大多是引入國外一個觀點或者理念,展開了用很多熱點、故事調動情緒。國外的書,相比較來說,系統性很強,也比較強調理性的論證。

《教育的真諦》的主體內容源自歷史長河中10位偉大的教育思想家,因此,這本書提出的觀點和思考尤為啟迪人的心靈。分享我的3點感觸:

1、所謂的「新教育理念」,很多是千百年前智慧的結晶

現代社會,很多人受功利教育的影響,過於強調死記硬背、刷題、考試成績。於是有一些被視為少數人站出來提倡「博雅教育」。大多數人覺得這些理念很創新,但實際上是千百年前智者就提出來的教育真諦。只是後來受社會環境和管理階層的影響,逐漸被淡忘了。那些曾經深刻的思考,放到今天,依然有著很強的警醒作用和借鑑意義。

2、用辯證思維看待事物,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尼古拉斯.泰特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因為選擇的是智者聖賢,就對他們的思想推崇備至。也沒有過分抨擊。書中處處可見理性的評述。沒有結論,但可以引發讀者更多的思考。

現實中,這種心態太難得了。我常寫育兒文,聽過形形色色父母的育兒觀點。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自己就是對的。如果大家能保有一份慎思,我想,教育問題不會顯得那麼尖銳。

3、跳出世俗的圈囿,你會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

之所以被稱為聖賢,是因為他們能打破世俗的觀念、政治的掣肘、時代的局限,回歸到人的本性上去思考教育的問題。

這讓我心生敬佩之時,懂得站在站在更高的格局上反思當下的教育問題、為孩子謀一個智慧與善良並存,淡定與果敢齊驅的未來。

二、分享聖賢們反覆推崇,卻又總被人忽略的3個點,值得深思

「權威」解讀「聖賢」,讓《教育的真諦》這本書不僅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學者借鑑,也極大地幫助了像我這樣並不專業卻又很渴望與智者對話的父母閱讀。

分享我的讀書心得。那就從書中諸位聖賢屢屢提及,但現實中總是被人忽略的幾個關鍵點談起。

1、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激發孩子的自我意識

從蘇格拉底到阿奎娜,再到蒙田、盧梭,他們都在反覆地強調,讓孩子擁有自我意識、自我驅動的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標。老師的角色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幫助他們提出自己的想法,親自動手實踐。

對此,蒙田曾在《論兒童教育》一書中,做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

「導師們總是一刻不停地對我們的耳朵聒噪,就好像往漏斗里倒東西一樣。而我們要做的無非就是重複他們的話。我希望教師不要再這麼做……對於那些真想學東西的人來說,教師的權威常常是有害的。」

16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家蒙田

那具體該怎麼做呢?

蘇格拉底曾經提出一個經典的教育方法——提問式教育法。不告訴孩子答案,用提問的方式引出孩子的思考和探索能力。直到今天,西方很多教育家仍在推崇這一教育模式。

尼古拉斯.泰特說,如果你見過以蘇格拉底的問答技巧為基礎而組織的小學生課堂,一定會驚訝孩子也有出色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教育家盧梭也非常強調主動學習。分享盧梭關於「主動學習」的具體衡量標準。

2、教育一定要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很多孩子學習理科,是反認知邏輯的。

老師的課堂上大多都是抽象的概念、術語和公式。老師上課大多數時間用來講題,套用公式做各種計算。孩子很少有機會親身感受某一個物理現象,這使得他們很難真正理解公式背後的知識。

現在很多人談創造力的培養。如果孩子只是把這些科學知識簡單地理解為就是一個公式、一個解題思路,沒有意識到這些知識與自己的生活有什麼關係,更不懂得拿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想,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也無從去談創造力培養。

教育一定要與生活相結合。關於這一點,蒙田、康德、盧梭……很多教育思想家都提出類似的觀點。

盧梭曾在《愛彌兒》中提到「到真正的世界中去。研究夜空,在樹林中尋找方向。和當地的農夫、商販交談,實踐科學,學習一門手藝,而不是困在書桌後面。」

16世紀,法國思想家蒙田把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形容為「馱書的驢子」。

他強烈抨擊把孩子圈囿於教室,與外面的生活毫無關聯的教育方式。認為這樣做學問,只會給孩子一種虛假的成就感。

相比較盧梭強調在生活中學習,蒙田更強調教育在生活中的運用。

他認為,生活是檢驗知識和能力最好的場所。比如,決策是否明智,行動是否良善,言語是否親切穩健,困境中是否足夠堅韌,享樂時是否節制,等等。

3、相比較學習本身,習慣的培養和品格更重要

教育家盧梭非常強調兒童期的習慣培養和青春期的人格教育。他認為,教育的焦點應該在於培養那些「持久的品質」,而不是「具備多少知識」。他在很多場合呼籲,不要過早地讓孩子學習那些有悖於孩子自然成長的事物。

就像他談如何用拉封丹的《寓言集》來教育孩子時說,

「只有非用不可的時候再使用,只有當孩子的理解力發展到恰當水平的時候再使用。而且要加以編輯,避免每個寓言故事結尾的說教部分,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其中蘊含的道理。」

與盧梭有類似觀點的還有亞里士多德和英國思想家洛克。

亞里士多德有一個著名的三階段論。他說,一個人應該首先進行身體訓練,然後學習約束各種欲求,例如欲望、憤怒、自我意志等等,最後進行思維訓練。這個過程貫穿整個一生,終身學習是教育應有的態度。

洛克說:「學問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是第二位。對於那些偉大的品質來說,它只是輔助性的。擁有偉大的品質,才有養成學問的條件。

聖賢的話,其實不難理解。只是在應試的指揮棒下,很多父母都忽略了。

可如果你深入探討這個話題,就很容易明白:良好的品格、態度,以及道德傾向,才會讓一個人走得更長遠。即便他一時沒有在頭腦中儲備大量的知識,但心智已經具備了學習的能力。未來走上社會,也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

三、借《教育的真諦》,談點我對教育焦慮的看法

讀《教育的真諦》,是我不斷反思的過程。

現代社會,我們擁有更開明的觀念,更強的經濟實力,更專業的幫手,更豐富的教育資料,還有更多元的平台和機會。但這一切並沒有讓我們變得更加篤定和自信,反而陷入了空前的焦慮之中。

為此,我不斷地探索更從容的育兒之路,寫很多育兒文分享我的觀點,希望能緩解父母的焦慮心態。

其實我深知,父母並不是教育癥結的源頭。一個社會的教育問題,與當時當下的社會環境、社會導向息息相關。

既然不是癥結的關鍵,我為什麼還要盯著父母的自我提升不放,不停地寫呢?只是因為,想把孩子培養得更好,父母提升自己是唯一的方法,這也是父母對抗焦慮的根本方法。

或許,你也需要靜下心來讀一讀《教育的真諦》。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06/157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