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移民留學 > 正文

劏房裡的內地媽媽和她的香港兒子

傍晚時分,深水埗街道兩旁高叢的舊式樓宇遮擋了一天中最後的陽光,商鋪酒樓提前亮起了閃爍的霓虹燈,在墮胎如織的騎樓和藍色的天空之間,擁擠招數不清的劏房。

那裡面隱藏著許許多多五味雜陳的人生故事。他們與這個高樓林立的城市一起,編織著多元的香港

劏房裡的生活

黃鳳從熱鬧的街道拐進了一個逼仄的門洞,她家的樓門入口藏在一家日式餐廳和一家鞋店之間。

街上古早味店鋪播放的粵語歌曲漸漸遠去,樓梯間滋滋作響的整流器聲接過了黃鳳爬樓梯的呼吸節拍,漆黑狹窄的樓梯拐角處堆放著各層住戶的生活垃圾,老鼠有時會在樓層垃圾堆里竄來竄去。為了不嚇到孩子,她堅持每天從她們居住的九樓劏房把垃圾拿到深水埗地鐵站附近的垃圾箱投放。

2020年7月7日,人來人往的深水埗街頭。深水埗位於香港九龍半島的西北部,整條街道的建築保留著上世紀60年代的樣貌,從上世紀中葉至今,這裡不斷地湧入各類人群。如今,這裡餐館雲集,電子商城遍布大街小巷,區內業主經營著唐樓、劏房、籠屋等各式物業。這裡是香港人員最複雜,最具煙火氣的地方。

黃鳳租住在深水埗一處唐樓的劏房裡。唐樓是香港上世紀中後期興建的中西結合式樣的建築,經過多年風吹日曬和反覆私搭改建,現在大多已經破爛不堪。「劏」有分割之意,就是將唐樓里的一戶分割成多個不足10平方米的小隔間。

黃鳳繞過樓道里堆放的垃圾下樓。

改造後的劏房,每個租戶都有獨立的水電錶。

黃鳳和兒子租住在這棟樓的頂層。夏天日曬後,屋內悶熱難忍,到了雨天,屋裡還時常會漏水。空調窗機在黏糊糊的空氣中拼命地工作,室內還要再開兩個電風扇來降溫,她們早已習慣了空調和室外人車混雜的噪音。

黃鳳坐在狹小的劏房裡等待兒子放學回家。為了省錢,床和冰箱都是她和朋友自己搬上來的,洗衣機則是接受香港電台對社區貧困家庭的採訪後,好心觀眾送的。這些家當就幾乎塞滿了整個屋子,她和兒子的生活物品被堆放在高高的壁櫥里。

黃鳳在廚房收拾碗筷。廚房和洗手間被一個竹簾門分割開,每個空間只能容納一人。洗手間裡掛著可攜式鏡子。

因為家裡沒有衣櫥,黃鳳和兒子的衣服被掛在房屋的各個角落。

△狹小的廚房裡,黃鳳兒子養的小烏龜被安置在一個很大的塑料盆里,電鍋上蓋著一塊用來遮灰的手帕。

房間進門便是臥室,擺放完基本家具和家電後,幾乎沒有多餘的空間。這個總共不到10平方米的劏房,每月租金3200港元(約2900元人民幣),這已經是房東給出的最低價。由於黃鳳是持探親簽注陪兒子在香港讀書的,所以不能在這裡就業,全靠有香港戶籍的兒子每個月4620港元(約4100元人民幣)的政府綜合援助支付這筆費用。除去水電費和吃飯等基本開銷,他們幾乎沒有結餘。

黃鳳家門口的走廊過道里擺放著福利社送的買菜拖車。

黃鳳九歲的兒子說,因為他們住的唐樓里沒有網絡,房東提供的WIFI又經常登不上,所以他常常拿著手機站在便利店門口蹭網寫作業。他最高興的時候就是去社區中心,因為那裡有iPad可以用,在家裡只能用手機做作業。

△黃鳳兒子在狹小的空間裡學習。

黃鳳兒子貼在書架上的勵志警言。

△家中冰箱上貼有雙語拼音板。

黃鳳每天都會檢查兒子的作業。她說,孩子的數學和語文還可以,就是英語有點跟不上。為了輔導孩子,她也會去社區中心學習免費的英語課程。

△雖然黃鳳在大部分場合都會寫繁體字,但在孩子的成績單上,黃鳳還是用簡體字簽名,因為簽名要和她港澳通行證上的名字保持一致。

△黃鳳兒子開玩笑說,媽媽有點跟不上他學習進度,馬上就不能輔導他了。兒子幾乎是黃鳳所有快樂的來源。

在港陪讀,生活拮据

雖然黃鳳一個人帶孩子,但是她不是單親家庭,也沒有離婚,只是已經多年聯繫不到那個有香港戶籍的丈夫了。因為期間還經歷了各種波折,黃鳳沒能順利拿到用以換取香港身份證的單程證。

搬到這之前,黃鳳和兒子寄宿在深水埗的姐姐家。姐姐是早年間移居香港的,當初也是她勸黃鳳帶孩子來港上學。因為兒子是香港戶籍,黃鳳在汕尾老家的生活又比較困難,負擔不起大陸私立學校的費用,而且香港教育資源緊缺,需要在幼兒園時期提前「站位」,才能續上之後的公立學校。

冰箱上貼有黃鳳和兒子剛到香港時的合影。

為了貼補家用,黃鳳還曾冒險做過「水客」(代購)。她跟園方商量,把孩子安排在上午班上課,這樣下午她就可以帶兒子過羅湖海關給大陸買家帶貨。但這畢竟不合規定,所以她每次只敢帶一點奶粉和洗浴用品。有一回,黃鳳被海關查到,扣留通行證到深夜,不得不放棄代購物品去趕回港的末班地鐵。後來,帶貨通關越來越難,加上孩子要上幼兒園高班,她就不再做了。

△由於兒子夜裡睡覺經常出汗,黃鳳去市場花103港元(約90元人民幣)買了一塊排骨給兒子煲玉米排骨湯。這是她搬到這裡一年多來,第二次煲湯。

△黃鳳兒子大口喝著媽媽煲的湯。

△黃鳳兒子邊玩遊戲邊和媽媽聊天。

2015年,政府對深水埗地區的兒童進行身體檢查,黃鳳的兒子被查出血鉛超標。同時,黃鳳又在醫療機構的全面檢查中得知兒子患有過動症,需要每日吃藥治療。後來,在慈善機構的幫助下,黃鳳兒子得到了一定醫療援助。

△黃鳳兒子調皮地從門縫裡探出腦袋,家裡牆上到處是他的卡通貼紙。

現在,黃鳳每天早上把孩子送到學校後,會去社區參加一些活動。那裡有專門為類似她這樣的人群開設的輔導課程,也有專門幫助貧困家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社工。

機構幫扶,社工援助

新家園協會九龍西服務處的助理執行幹事、註冊社工陳慧靈女士說,他們協會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弱勢群體,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使其適應生活、融入社會。

7月7日,為了幫助黃鳳家度過疫情,陳慧靈給他們又送來了些兒童口罩。她還帶了些自己的蛋糕券給黃鳳兒子。早年間隨父母移居香港的陳慧靈對黃鳳和她兒子的生活感同身受。

△陳慧靈給黃鳳家送來兒童口罩,並囑咐他們注意防範疫情。

△陳慧靈送蛋糕券給黃鳳兒子。

△黃鳳從郵箱裡取出政府部門定期寄來的口罩。

陳慧靈所服務的九龍西服務處會員中,僅深水埗地區,就有2000戶左右與黃鳳母子類似境遇的單親家庭,服務處會聯繫企業安排就業、組織集體旅行、進行語言培訓及輔導孩子學習等,幫他們慢慢適應香港生活。

期待用雙手改善生活

黃鳳的姐姐勸她提出單向離婚申請,忘記過去,重新開始生活,但她不敢輕易邁出這一步。香港的法律規定,隨子女移居香港的申請人需要同時符合子女年滿18周歲和申請人年滿60周歲等多個條件,才能成為香港居民。如果離婚,她不知道將如何挨過未來十幾年漂泊的日子。

讓黃鳳有一點安慰的是,九龍西服務處的社工已經跟她約好時間,幫她跟政府部門聯繫,反映她的特殊情況。黃鳳說,她年輕時曾就讀於廣州的一所醫護學校,如果能獲得在香港合法工作的機會,她相信自己可以用雙手改善和兒子的生活。

7月7日傍晚,黃鳳送走了前來探訪的社工陳慧靈。

她站在霓虹閃爍的街邊,樓宇之間露出一片晚霞。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新京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06/157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