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危機四伏!大陸經濟增長走舊路 憂美收水招「溢出效應」

—大陸重量級財金智囊稱別對股市太樂觀

繼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3月初揚言「很擔心金融市場」之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副總裁朱民日前警告「別對股市有期望」,直言隨著中國政府去年回到投資拉動型增長的老路,需要結構性改革。高盛亦警告 大陸經濟的「V型反彈」已屆尾聲,對未來的不安恐抑制家庭消費的復甦。

現任北京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的朱民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時解釋,雖然資本市場外表看上去不錯,但這是建基於微妙的平衡,一旦供需出現變化,市場基本面亦會很大地變化,故對於股票市場不能過於積極樂觀。

其中,中國經濟新冠肺炎中共病毒)疫情強勁復甦,他認為是得益於投資和出口增長的推動,但這令 大陸經濟返回過往以投資推動,有別於過去10年政府一直鼓吹以消費推動的模式,這是巨大的結構性問題,必需有結構性改革政策去支援。券商高盛亦認為,繼今年首季, 大陸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按年名義顯著增長17.6%後,將難以再彈升,原因是居民的儲蓄率都「頑固地」高企。

該行同時警告,中國今年首季經濟按年急劇增長,顯示 大陸去年受疫情打擊後出現「V型復甦」,但至現在已走到轉捩點。以 大陸政策為例,已由早前的扶助疫情後復甦,轉為長遠維持穩定的經濟政策。在強勁的增長之下,潛藏了各行業或工業增長不均衡的問題,而且增長的推動力亦隨時間有所轉移。其中出口和樓宇銷售在去年跑贏,相反新屋動工和工業生產投資跑輸。

對於全球經濟復甦,他指出,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中美兩大經濟火車頭能否保持強勁增長。他指,美國經濟增長雖然強勁,但拜登政府的刺激政策或會使經濟「過熱」推高當地通脹,所以要留意美國貨幣政策,特別是會否提前加息對新興市場造成「溢出效應」。

就在市場盼望中美關係能夠改善之際,美國前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警告,現屆美國政府的紓困方案是幫倒忙,直言幾萬億美元的刺激措施,即使在一定程度上令消費者的支出激增,惟飆升的部分「都為中國創造大規模的增長及出口,美國對中國貿易赤字也是前所未見的程度」。

他指出,中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大增18%,其中出口之所以能夠按年大增38%,主要受惠於對美出口,期內美國零售銷售跳升14%,批評現時美國政府的財政刺激根本是「中國刺激計劃」,搞不好中國會用這些錢來購買軍事設備,對美國發動網絡攻擊等,質問「我們真的要這樣幫助中國嗎」。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21/1583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