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爆紅的蘇敏,翻車的人設

2020年9月24日,56歲的蘇敏開著貸款買下的白色汽車,告別家人,逃離了婚姻這座圍城。

她曾承受著和大多數中年女性一樣的焦慮與窘境,在家庭的日常瑣碎中消弭自我。

但這次,她選擇了暫別,用一場自駕游完成了一次女性中年危機的突圍。後來她火了,出現在奢侈品電商的廣告宣傳片裡,登上《紐約時報》,被賦予「女權」「自由」的標籤。

如今,蘇敏還在旅途中。

她手握方向盤,穿過一個個隧道,光影閃爍。在別人看來,57歲的蘇敏有著一張和大多數母親相似的臉。

她個子不高,身高剛過1米5,頭髮常年束成馬尾,額前的髮絲隨意捲曲著。她的胳膊上有日曬留下的「分界線」,隱約可見老年斑,一雙手有許多老繭。

她一笑,便讓人覺得親切。不笑的時候,帶著幾分隱忍。現在,她臉上又多了自信和爽朗。蘇敏的故事被各大媒體爭先報導,成為媒體年度盤點的十大女性人物之一。今年3月,她接下了奢侈品電商廣告和汽車品牌的代言。4月2日,她登上《紐約時報》,標題上赫然寫道「feminist icon」(女權偶像),許多人為她點讚留言。

她被網友看作是新一代「女性覺醒者」。然而,蘇敏還未意識到自己的出走有「女權」含義。

一檔節目裡,編導拉著蘇敏看《82年生的金智英》。談及對這部以韓國社會女性困境為主題的電影的觀感,蘇敏給出了出乎意料的答案。

她認為主人公金智英沒有責任心。「我不喜歡這個女的這種性格,有點造作了。」蘇敏認為,「外婆」「母親」「妻子」這些母職身份不是標籤,而是社會賦予的責任。在蘇敏接受的觀念里,幹活是一個母親的分內事。

「作為妻子來說,照顧家庭、打掃衛生、洗衣做飯,這都是你的事情。如果把這些看作是標籤,那我可以不按這個標籤去做,但是可能不做嗎?不可能的。這是社會賦予你的責任,女性撕不掉這些標籤。」她這樣向「最人物」解釋。

後來她接受媒體採訪時建議,20來歲的年輕母親不要效仿她的出走。

因為她的自由,建立在完成所有的母職之後。她照顧家裡,看著女兒找到歸宿,又將兩個外孫一路照顧到上幼兒園,才開始出發去尋找自我。

這一切,又令網友覺得「人設翻車」。

帶著疑問,不久前,「最人物」採訪了蘇敏和她的女兒,也試圖聯繫過蘇敏的丈夫老杜。據蘇敏女婿轉達,老杜拒絕接受任何採訪。

在這些對話中,我們看到一個多維度的蘇敏。

1

那是一個屬於1960年代的女性的故事,也是一個中國女人的故事。或許,也是這個星球上,很多女人的故事。2019年,自駕游的想法,突然出現在蘇敏的腦海里。

那個靈感是這樣出現的。在網絡上,她看到一個視頻:一個離婚後的旅遊博主,獨自出去旅行,用直播和短視頻的方式來維持路上的開支。

蘇敏感到有些驚喜,她找到了離開「隧道」的方法。

她把生活理解為一條漫長而看不見光明的隧道。在隧道里,人活得就像是一隻挨了錘的老牛。

蘇敏小心翼翼地守著一畝三分地,照顧家庭。在外,她是老杜的妻子、杜薇(化名)的母親、一對雙胞胎的外婆。在家,她是「免費保姆」,洗衣、做飯,家務一概攬下,日子過得有些壓抑。

人生像個陀螺,談起前半生,蘇敏覺得日子過得匆匆忙忙。蘇敏的胸口有一道刀疤。據她介紹,那是和丈夫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後留下的。

那天,女兒公婆來家照看外孫,她和丈夫搬回自己家,白天她過去幫忙做家務。回家之後,丈夫問她:「他爸媽來了,你還去,你到底有啥想法?」蘇敏一惱,忍不住爭辯,又說不過丈夫,只能重複地解釋:「我能有什麼想法,我什麼想法都沒有。」

氣憤到頂點,她拿起桌上的刀在胳膊上劃了兩下,鮮血湧出,丈夫愣住了,擔心被誤傷,不敢靠近。蘇敏隨即又把刀插入胸口,丈夫這才搶過刀,送她去醫院。

一查發現她患有中度抑鬱症。後來在一次採訪中,記者問起蘇敏「當時的想法」,她怔住了,隨後情緒又變得激動起來。

在蘇敏家裡,「有想法」是種污名。家裡每每找不到錢或者值錢的物件,丈夫便會說是蘇敏三弟偷的,或質問蘇敏是不是被她拿去娘家,「你是不是有什麼想法」。她越是辯解,就會招致越多的指責。她認為自己從沒得到過丈夫的信任。她想不通為什麼幹活也會被猜忌,生活越發陰鬱。

這一次,她終於要逃離這一切。

蘇敏的計劃並非暗中進行。她的出發時間、準備計劃都在餐桌上開誠布公地說起。然而,丈夫沒有發表過任何意見,飯桌上似乎有一道屏障,把兩人隔開。

蘇敏已經習慣了這種缺乏交流的生活。

她還花費199元買了自媒體教程,學習拍攝、剪輯,家人不在的時候,她就偷偷錄製做辣椒醬、炒菜的視頻,賺些微薄的打賞。

她學著快手上的博主,把粉絲稱為「家人」:「謝謝我的家人們,謝謝你們的支持!」

到了出發的這一天。

56歲的蘇敏起床後沒有看到丈夫。她和丈夫住在女兒家,一張上下鋪的床她住上鋪,丈夫住下鋪,他習慣在早上五點多外出遛彎,從不和蘇敏告別。這一次,蘇敏得和他告別了。此時,是他們結婚的第33年。

女婿穿好皮鞋,在家門口和家人告別,女兒送兩個孩子去幼兒園,又返回家中和蘇敏去了一家常去的早餐店。

一切像往常一樣。回家後,蘇敏開始獨自將行李運上車,在房間和地下停車場之間不斷往返。

後來女兒杜薇想起這個時刻,心裡沒有什麼波瀾,她覺得母親在完成一次勢在必行的出走。杜薇只擔心父親的話影響了母親的情緒。蘇敏安撫女兒,怎麼著自己也得把裝備錢賺回來。

「我走了。」蘇敏跟女兒告別,隨即搖上車窗,駛出小區。

2020年9月24日,八月初八。掛曆上寫著:七不出門,八不回家。

蘇敏覺得,今天真是出走的好日子。

說走就走的旅行,真實地發生在這個中年女人身上。她啟程了,踩下油門的那一刻,新的生活隨即拉開帷幕。然而後面的一切,充滿未知。蘇敏行駛在公路上蘇敏的旅行充滿了煙火氣。

2

她的後備箱裡裝著旅行小爐灶、油鹽醬醋、一個小電鍋。每到一處,她都會支起一個小桌,蒸上一鍋米飯,做幾道家常菜。她擅長做醋溜白菜茄子肉煲,菜里要放小米辣才足夠提味。

從12歲開始,蘇敏便能做出一桌可口菜餚。

蘇敏在旅行途中做飯

她在西藏昌都的山溝里長大,母親患有高原心臟病,常年住院,照顧三個弟弟的重任落在她這個長姐身上。

中學住校後,蘇敏擺脫了這些體力活。高考前一個月,父母和弟弟都搬回了河南,只有她獨自留在西藏備考。

蘇敏從小就是家裡聽話的孩子,她本來想考中專,但還是順從父母的命令,讀高中考大學。

高考落榜,蘇敏坐著火車,穿過一個又一個隧道,從西藏來到河南。旅途漫長,蘇敏只覺得時光飛快,心中都是對未來的憧憬。

蘇敏年輕時的照片

蘇敏在河南的一所化肥廠工作,經人說媒與老杜相親。父母覺得老杜有些摳門,而蘇敏卻很堅定,她一心只想快點開始新的生活。

「只見過三面,都不算認識,那時候哪有自由戀愛。」在蘇敏的印象里,那是一個有著大眼睛的男人,個子不矮,在市里有正式單位的工作。

結婚後,兩人兩地分居。直到化肥廠倒閉,蘇敏才帶著2歲的女兒去鄭州與丈夫團聚,做起全職主婦。

老杜每個月會給蘇敏500元的生活費,到了下個月,他要向蘇敏盤算上個月的花銷去處。

蘇敏受不了伸手要錢的日子,決定出去工作。

賺錢從此成為蘇敏生活里的重要課題。她掃過馬路、做過裁縫、在路邊支攤賣過餃子、做過超市促銷員。為了兼顧女兒,她送了10年的報紙。

早上她把報紙放在自行車的籃筐里,女兒放在後座,先把女兒送到學校,再把報紙送去各家。剩下來的時間去買菜,回家做好一頓飯。

蘇敏的韌勁和不服輸,在工作中顯露出來。送報紙,她被評為先進員工,在超市賣餅乾零食,業績也總是排在前列。

蘇敏與女兒的合影

只是她沒想到,有了收入,丈夫便不再給她錢,他們開始了AA制婚姻。

買菜的錢共同出,水電費綁定的是丈夫河務局家屬院的工資卡。走親戚送禮,各買各的,女兒從小到大的花銷,包括大學的學費,都由蘇敏承擔。

多年來,蘇敏和丈夫少有積蓄。在杜薇看來,父母不會存下共同的錢去改善家裡的生活環境。她上初中時,家裡依然是水泥地,桌椅也是舊的。她羨慕別人的家庭里有電話座機和漂亮的地磚。

3

杜薇是家中獨女,但與父親並不親近。

在她心中,母親能幹,性格風風火火,什麼事情都願意自己操勞。高中時,蘇敏陪著杜薇去西藏讀書,杜薇吃不慣西藏的菜籽油,沖母親發脾氣。蘇敏沒有吭聲,第二天杜薇就發現已經換了新油。

而父親愛幫忙,是小區里「熱心的杜叔叔」。鄰居的熨斗壞了,會幫著拿去修理。父親也講義氣,經常請老同學吃飯。

她想不通,在外熱心待人的父親,怎麼一進家門,就變得冷漠起來。

杜薇覺得「家裡總是冷冰冰的」。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已經分居,兩室一廳的房子,她和母親一間。

在杜薇的記憶里,吵架、打架是家常便飯。她總結出了一條規律:一個月隔幾天就會有一次打架,打架一般都在晚上。

「晚上人閒著,聊著聊著就會聊生氣。」初中時,杜薇習慣在門縫裡聽父親的呼嚕聲,聽到聲音才能安心睡覺。

杜薇和丈夫搬進新房的第一晚,就接到母親的求助電話。蘇敏去喊打麻將的老杜回家吃飯,起了衝突。

那晚,杜薇衝進家門,第一句話就是讓他們「離婚」。她對父親說:「這婚必須離,我天天擔驚受怕!」蘇敏也考慮過離婚,但卻總被現實困住。離婚後女兒的婚姻會不會受到影響?房子和車子都不是自己的名字,離婚之後,自己還剩下什麼?離婚之後,再找一個,會不會還不如從前?

蘇敏愛看穿越小說,小說里的女主角總會收穫甜蜜的愛情。如今,蘇敏對愛情卻沒有了憧憬。「以前年輕漂亮的時候,都沒有得到愛,老了還會得到嗎?除非是天上掉餡餅。」

4

蘇敏出走了7個月,行駛了8000多公里,離家越遠,覺得離新的生活越近。「過去都是過去式了,如果回頭看是不堪回首的,那麼就不要回頭就好了,往前看,我還有一半的人生要過。」

談起現在的生活,蘇敏語氣里有著難以掩飾的喜悅。蘇敏說,出發之後,每天都是新鮮的生活。

她在視頻里分享每天的日常,一棵樹、一頓飯、一片大海、一朵奇異的花。她拿著手機支架,拍下了旅途中的點點滴滴。

日子一天天過去,蘇敏後備箱的瓶瓶罐罐卻越來越多。她每到一處,當地的粉絲總會給她送來各種各樣的特產。她去到桂林,當地的女孩帶著蘇敏去嘗桂林的芋頭雞和牛三寶,臨走時,還送給她自己做的三花酒和豆腐乳

她去海南三亞,找不到停車的地方。直播間裡有網友留言,自己家在海南,有需要幫忙的地方隨時聯繫。她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發了信息。不一會,網友驅車趕到蘇敏的位置,請她去家裡住了兩三天。

她也認識了許多車友。大家默契地從未問起過去的事,只談路線和風景。

「這些都是路上幫助過我的人,都是不能忘懷的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愛,感覺被愛溫暖了。」今年春節,女婿邀請蘇敏回家,但她還是選擇獨自在海南度過。

過年要吃餃子。她在海南的菜市場買了2斤餃子皮,在海邊找好停車點,架好車頂帳篷,煮了一鍋韭菜餃子。她將韭菜切成細末,豬肉切絲,用刀剁成餡,放入香油攪拌。下湯之後,香味吸引了周邊的路人。

晚上,她獨自在帳篷里,看海邊夜景,她笑稱自己住的是「海景房」。後面幾天,她在海南學了衝浪,她第一次站在衝浪板上,感受海浪起伏。只是,女兒杜薇還不習慣,這個沒有母親的春節。

往年蘇敏都會做好一桌子菜,有魚有肉,還會備上一盤炸丸子。而今年過年,因為忙著照顧雙胞胎兒子,杜薇分不開神,只匆匆下了一盤餃子。杜薇覺得,今年飯桌上少了那盤炸丸子,就少了一分年味。

而蘇敏說,自己更喜歡這個在海南度過的春節,她開始更多地考慮自己的感受。

「現在科技也發達,我們想通電話,想見到彼此,並不困難,這樣既有距離感,也有幸福感。」報導為蘇敏的生活撕開了一道口子。

親戚都認為蘇敏家庭和睦,她的走紅戳破了這層薄紙。家裡敬重的長輩看到報紙上的新聞,把老杜叫去罵了一頓。「回去還是沒有什麼改變,要改變早就改了。」杜薇說。

蘇敏並不在意丈夫是否改變,她忙於自己的生活。她變了。

「我出發之後,完全是我自己,我走了自己想走的路,真正為自己而活。我不需要考慮老公、孩子的感受,我只需要考慮我自己,我想吃什麼,我想去哪,我想幹什麼。」

5

今年夏天,蘇敏與兩名女性車友結伴,打算走國道219新藏線,環邊境游。這條線路平海拔在4500米以上,沿途要翻越5座高山,難度不亞於「蜀道難」。

而蘇敏卻覺得興奮。「到現在,我才覺得真正走出了人生那條隧道,生活在陽光下。」蘇敏決定把未來三年的時間,都交給自駕游。未來也會考慮出國,她喜歡歐洲的風情。

至於婚姻,蘇敏不打算離婚,她覺得時間是最好的良藥。「不管過去如何,經過一段時間,我們會重新出發,或者重新相見,重新生活,都有可能。」

蘇敏希望自己的故事能給正在經歷中年危機的女性「改變」的勇氣。

「希望大家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前怕狼後怕虎,得改變自己,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與目標。」

最近,蘇敏去了位於中越邊境的東興口岸,她換上了那條在雲南夜市幾十元買來的紅色民族風長裙。

風中帶著海水的鹹濕,海面上飛過不少海鳥。

蘇敏想起在西藏的童年。那時,她喜歡抬頭望向翱翔的鳥兒,湛藍的天空一望無垠,她忘卻了一切,只覺得天空廣闊,飛鳥自由。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yeey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30/159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