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澳中國學生學者隱憂:中共監視恐嚇的黑手在澳大利亞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6月30日發表調查報告說,中共政府持續在澳大利亞各大學監控中國留學生以及從事中國研究的學者,並在他們參與學術活動時或日常生活中對其進行騷擾、恐嚇、審查以及向中共使館舉報,嚴重損害了學術自由。

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Watch)上月底發表一份報告說,中共政府及其支持者在澳大利亞監視、騷擾和恐嚇支持民主的中國留學生。中共的監控手段包括鼓勵留學生互相告密、報告給中共官員;威脅留學生在中國國內的家人等。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6月30日發表的102頁報告名為「『他們不懂我們的恐懼』:中共跨國鎮壓危害澳大利亞高校的學術自由」,介紹了中共政府如何對在澳洲大學的支持民主的大陸與香港學生進行監控,讓他們即便身在千里之外,仍籠罩在中共的恐懼陰影之下。

報告還提及中國留澳學生極度依賴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微信,微信受到中共當局的高度審查,其平台上流傳太多針對西方國家的不實資訊,以及缺乏多元觀點,也可能是驅使部分海外留學生去騷擾、恐嚇那些想要抗議或表達不同觀點者的潛在原因。

除此之外,許多中國留學生疫情期間回到中國並參加了大學在線課程。但是,因為受到網絡審查,他們在研究資料的搜集方面遇到了重重困難。

留學生:威脅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美國之音報導,中國留學生小陳在中國時因為對於所謂的自由與民主感到好奇,通過「翻牆」手段獲得了一些國外的信息,因此嚮往去到自由的國家學習,並參與和民主相關的活動。最後,她如願以償來到澳大利亞並順利進入大學學習。其間,她多次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建議中國學習西方的民主,但遭到小粉紅們的炮轟。這些人通過郵件使用不堪入目的字眼辱罵她。除此之外,他們威脅她走路時小心挨打,甚至警告她,如果回國,他們就會「收拾」她。

小陳告訴美國之音:「我以為到了澳大利亞就可以暢所欲言,可以自由地支持我所嚮往的民主運動,沒想到連基本的言論自由都沒有。我只是建議中國參考,希望國家走向一條讓我們大家都更幸福的路,學一學西方社會的優點有什麼不好?國家希望我們到國外取經,不就是為了這個嗎?為什麼連在澳大利亞都要限制我?」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數學系學生吳樂寶透露,他甚至收到過死亡威脅。他在中國時就因為在網上發表有關西藏問題與天安門事件的言論被有關部門約談,直至被警方羈押,最後終於逃至澳大利亞。

他對美國之音說,最初只是在線攻擊,最近擴大到了人身攻擊。

吳樂寶說:「從去年開始有一個更進一步的威脅,他(騷擾者)直接告訴我,他知道我在哪裡,他知道我住在大學的哪一間學生公寓。他經常會半夜騷擾我,告訴我要來砸我的門。而且我猜他很有可能跟我住在同一棟樓裡面,因為很多次我在我們這棟學生公寓的在線群組發言之後,他會及時的地做出反應。」

吳樂寶說,這個威脅讓他無時不刻處於緊張狀態,甚至影響了正常睡眠。儘管如此,這與他在中國的經歷相比可謂「小巫見大巫」。

擔心被舉報殃及國內家人

一些中國留學生即使沒有參與民主活動,還是擔心自己被監控甚至被舉報,因此日常生活中時時感到恐懼。中共對於留學生所實施的監控手段,包括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告密、舉報給中共官方,作為往後威脅學生及其家人的資料。

吳樂寶表示,被舉報的對象不限於從中國大陸來的留學生。他說:「包括有中國背景的留學生,在澳大利亞出生的,或是有中國血統的澳大利亞公民都會被舉報。這樣他們也會害怕,因為他們還有親屬在中國大陸,他們也會回中國的。」

他說,除了具體的危險之外,還有可能拒絕其去中國探親的簽證。

中國留學生楊欣(化名)告訴美國之音,他最擔心的是,自己在課堂上不經意的發言會被人扣上政治帽子。

他說:「有一次課堂討論台灣的文化,我個人認為沒有政治性。但我很怕我說『台灣的文化很特別』會被說是承認台灣主權獨立於中國,說我鼓吹國家分裂。我很怕已經有人舉報我了,那我回中國會被請去『喝茶』,而且不曉得會不會找我家人的麻煩,害他們被審問或是被處罰。」

他說,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舉報者何時何地出現:「我覺得時時刻刻都要提心弔膽,因為不曉得什麼時候我身邊就有人在監視我,要舉報我。」

學者自我審查學術活動受監視

澳大利亞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犯罪學教授張耀中(Lennon Chang)對美國之音表示,現在一些大學老師多少都會進行自我言論審查,儘管如此,還是會遇到麻煩。他以自己的演講為例說:「我那時候就說,台灣作為一個國家,或是地區,或是主體,不管你承認它是一個國家,或是區域,或是一個經濟體,其實我要講的重點不是台灣和中國大陸,只是要比較普通法系與大陸法系的差異。後來,我卻聽說,邀請我去演講的同事遭到學生舉報,要求老師道歉。」

張耀中肯定了學校之後的處理方式,學校認為,老師不需要為此道歉。但他注意到,當時課上的學生當中有九成是中國留學生,所以學生是用群眾為抵制力量向學校施壓,只是學校並未因此而妥協。

澳大利亞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現代中國文化與歷史學教授郭美芬(Mei-fen Kuo)表示,她在2017年首次策劃「台灣電影節」活動時,就曾遭到在澳大利亞大學裡的孔子學院的干擾。

她告訴美國之音:「這個電影節第一次是在昆士蘭大學的電影院舉辦,我後來才知道原來孔子學院有介入。後來電影院告訴我,校方有要求是否可以把我們張貼的電影海報撤下,但是我們完全是按照程序租借電影院,而且電影的內容也沒有什麼問題。」她表示,雖然後來活動照常進行,但也由此得知澳大利亞大學內的孔子學院已經開始插手干涉大學內與其不相關的活動。後來她又繼續辦台灣電影節,孔子學院也試圖影響活動。

關於這種情形是否會讓教師們教學時先自我審查其言論,張耀中說:「包括我自己在內,大家講話都會比較小心,我在提到一些敏感論點時也會小心地修飾,這其實就是自我審查的一種了。」

回國留學生在線教學面臨壓力

由於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許多澳大利亞大學改為在線教學,而不少中國留學生回國後,參加在線課程時不得不發表愛國言論,而在研究資料的搜集與使用上也因為受中國網絡審查的限制,難以符合澳大利亞大學學術的標準,造成師生雙方的困擾。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教授薩爾瓦托‧巴博斯(Salvatore Babones)對美國之音表示,因為他教授的是社會科學,所以回到中國的學生們在寫作業時如果要搜集資料,就會遇到網絡審查的問題。

他說:「我布置了一個課題,要求學生在BBC或是《紐約時報》等主串流媒體上搜集資料,但學生在中國境內上這些媒體是違法的,這讓他們的研究很難進行,因為幾乎所有可信度高的新聞來源都被中國屏蔽了。」

巴博斯表示,為了保護學生,他只好讓學生使用中共官方媒體,但這些未必符合澳大利亞大學對於學術的要求。

郭美芬說:「去年開始就轉成在線教課,有幾位在中國上網課的學生。在那樣的環境下,我可以理解他們就是必須講那樣子的言論。我會跟學生說,你可以講這些不同的立場和意見,但是必須告知你的資料出處,因為這與我們課堂教的和規定閱讀的內容完全不同。其他的澳大利亞學生就會問,這些資料是從哪裡來的,他們從來沒有聽過。而因為我們都是用ZOOM上課,後來有學者提醒老師在上課時,不要給中國學生太大壓力,因為可能會使學生陷於危險的狀態。」

人權觀察組織的報告建議,基於中共政府日益明目張胆在全世界侵犯學術自由,澳大利亞教育部應每年發表報告,記錄有關騷擾、恐嚇、審查與自我審查的事件,以及各大學抵制這種威脅的具體措施。

同時,呼籲澳洲各大學和校長也應當公開譴責具體的騷擾或審查事件,並公開承諾維護學術自由,確保所有學生了解向外國使領館「舉報」同學或教職員言行的行為是嚴重違反學生行為守則並可加以處分的行為。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大紀元2021年07月10日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11/1617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