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嚴查教師有償補課被批違背市場機制

上周末,中國政府發布「雙減」政策,對教師的行為規範和校外培訓機構提出了嚴格要求,使得校外培訓機構股票跳水,哀鴻遍野。日前,教育部再次揮舞重錘,宣布對教師有償補課和違規收禮的問題進行專項整治。

上周末,中國政府發布「雙減」政策,對教師的行為規範和校外培訓機構提出了嚴格要求,使得校外培訓機構股票跳水,哀鴻遍野。日前,教育部再次揮舞重錘,宣布對教師有償補課和違規收禮的問題進行專項整治。那麼,政府為何選在此時重拳出擊?相關政策又能起到多大成效呢?

上周六,中國政府發布「雙減」政策,立即引發央視在內的官媒和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意見一方面指出,教師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嚴肅查處教師校外有償補課行為等等,另一方面禁止校外培訓機構占用節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期進行學科類培訓,線上培訓每課時不得超過半小時等等。受此影響,新東方、好未來等多家上市培訓機構的股價紛紛暴跌。

中國教育部周三還宣布,他們兩周前下達通知說,當局將面向全國中小學校和教師開展為期九個月的有償補課和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問題的專項整治,要求各地開展自查自改,對相關問題嚴肅處理。

一些地方政府似乎立即付諸行動。據中國媒體報導,就在本周二,安徽省黃山市教育局在當地的一幢別墅內現場查處了屯溪一中某教師涉嫌有償補課的行為。

但河北某私立學校教師、北京某培訓機構兼職老師謝明華認為,這樣的行政手段限制了教師的自由。

「對於在職教師而言,政府每個工作日要管他們八小時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八小時之外,政府為什麼要管他們呢?這是不是本身也違背了市場機制呢?」

謝明華透露,他的孩子今年19歲,去年才到澳大利亞留學,但中小學都是在國內讀的。作為一名資深教育人士,他也非常了解不少家長的看法。在他看來,課外輔導表面上讓老師、學生和家長三方都受益,但這背後反映出的還是中國教育體系嚴重不公正和「一考定終身」的問題。

中國政府發布的「雙減」政策還明確指出,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這可謂是給各大教培機構的一記當頭棒喝。

過度資本化惹的禍?

 

 

香港恒生指數7月份下降超過3500點。

中國教育媒體《教培參考》近期整理的數據顯示,過去八年間,國內教育業的融資數量經歷了大起大落,從2013年的103起一度激增至2016年的886起,此後又逐年暴跌至2020年的238起。即便如此,去年的整體融資金額仍然超過了600億元。而受新冠疫情影響,多家在線教育公司成為了融資大贏家。但「雙減」政策也對線上培訓提出了要求,包括不得開展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相關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不良學習方法等等。

外界普遍認為,這輪對教育界的整肅的目的和推動三孩政策以及完全占領教育領域有關。

而在謝明華看來,當局對教育界的整肅與資本有著緊密聯繫。

「這個領導人(習近平)上台後,他前兩年先是打壓文藝界,然後就開始打壓民營企業家,現在當局又把刀鋒指向了教育界。其實教育界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各領域當中市場化、資本化運作得比較成功的……這些政策不都是一脈相承的嗎?」

說到資本,新東方集團創始人兼總裁俞敏洪對此可能再熟悉不過了。1993年,他在北京創辦新東方學校,並在過去二十年間,一度將這個品牌發展成為總市值超過兩千億元的中國500強品牌之一。但就在本周一,新東方股價暴跌超過三分之一,公司市值只剩不到280億港元,較今年二月的最高點蒸發了2300多億港元。

有中國媒體周一引述新東方的一位內部人士說,在不久前的一場會議上,集團管理層已經得知教培行業會被嚴打,有人建議公司轉型做托兒所,當時俞敏洪落了淚。不過,本台記者無法證實這條消息的真實性。

學者:治標不治本

中國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儘管這輪政策「組合拳」希望能緩解家長的教育焦慮和學生的各種負擔,但目前外界還不清楚這些措施能夠起到多大的成效。不過,他也指出,中國教育改革顯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由於有中高考存在,家長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獲得更高的分數。如果這個評價體系不變的話,家長可能還是有希望孩子通過培訓來提高自身成績的訴求。(當局)只是發布禁令,而不進行疏導的話,可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29/162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