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歷史最為悠久的河南,為何很少見到祠堂?

災害導致逃荒,逃荒導致流動,流動又造成宗族觀念淡薄和貧窮,環環相扣。如此一來,活人都顧不過來了,怎麼會為死人修建祠堂呢?但這並不表示這一地區人們的宗族觀念就消失了。

擁有古祠堂36座的江西吉安。(視覺中國/圖)

去過華南地區的朋友都知道,那裡的鄉下,幾乎村村都有祠堂,每逢過年或是其他傳統節日,祠堂里都熱鬧異常。祠堂是一個家族的祭祀之所,因此有祠堂的村子,往往是單一姓氏。一個村就是一家人,這在華南地區非常普遍。

視線回到北方,祠堂的身影近乎絕跡,甚至一些80和90後,都不知道祠堂為何物。與之相伴的另一種情況是,北方很少有單一姓氏的村莊,絕大多數村子都是多個姓氏。以筆者的家鄉為例,三千多人的村子,是由十幾個姓氏的家族構成的。

同樣都是漢族,同樣都講求認祖歸宗,為何北方偏偏就沒有祠堂呢?

可怕的黃河漂天

就以河南和山東西部地區來看,這一區域的鄉村之所以沒有祠堂,跟歷史上的「黃河漂天」有很大關聯。

所謂「黃河漂天」,是筆者家鄉地區,對過去黃河決口一種通俗叫法。此處距離黃河的直線距離只有兩百多里,所以也處在被黃河淹沒的風險區。不過幸好地處黃河西北方,太行山余脈下,地勢較高,因此歷代黃河決口,都沒有被淹沒。但老一輩人也曾提及,在這一區域南邊的山頂上,曾發現過水藻,那是過去黃河發大水時,遺留下來的。試想黃河水竟然大到能淹沒山脈,也難怪會有「黃河漂天」的說法。

僅僅一山之隔的滑縣、原陽等地,就逃不過黃河的蹂躪了。歷史上黃河頻繁改道,甚至還發生過黃河奪淮的事情,所以黃泛區的範圍很廣。向南能一直延伸到安徽西北,向東延伸到山東西部,整個河南的中北部,幾乎都是黃泛區。

例如《清史稿·河渠志》記載,康熙十五年(1676年),「黃、淮並漲,奔騰四潰,河倒灌洪澤湖,高堰不能支,決口三十四。漕堤崩潰,共決三百餘丈。」

大水過後,赤地千里、餓殍遍野,往往伴隨而來的就是舉家逃荒。

筆者的外婆是清末生人,過去曾常常給我們講起一大群一大群拖兒帶女逃荒者。這些逃荒者,往往推一輛獨輪車,車上就是全部的家當。有些逃荒者憑手藝吃飯,一路逃荒一路打零工或者做木匠活兒;一些逃荒者還是民間藝人,帶著二胡等樂器,每到一處,他給村里人說書,村里挨家挨戶給他飯吃。這倒是跟安徽鳳陽的逃荒者,給人唱鳳陽花鼓很相像。

筆者家鄉這個區域畢竟狹小,糧食很難供應這麼多逃荒者。外婆說,村裡有些人故意刁難一些逃荒者。一個逃荒者對村里一戶哀求,希望能給點吃的。這戶的男人問他:

「你是打哪來的啊?」

「俺是滑縣來的,大爺。」

「什麼?你是滑縣來的大爺?都討飯了,還當大爺,不給!」

這明擺著是故意刁難人的,但在糧食稀少,勉強能餬口的狀況下,誰都不會當好人,畢竟,樂善好施的名頭,填不飽肚子。

外婆曾說,若遇到乾旱年份,也缺水少糧。一些人反倒收拾一下家當,跟著這些從東邊躲水災過來的逃荒者,一起再向山西去逃荒。所以,這裡又有「哪年老天不下雨,不是逃荒就是上山西」的民謠。水旱兩災相併,這場景現在想來,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網易數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919/164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