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他死了1800年 如今塑像遍布全中國

作者:

整個宋代關羽在對外戰爭中顯靈的事,也交替發生。

史書和各種地方志中,宋軍作戰到關鍵處,總會到關羽廟祈禱,許諾,關羽隨後顯靈,統合率「陰兵」助陣。

舉個例子,北宋元豐三年(1080),儂智高叛亂,集體山西籍戰士入廣西作戰。戰前,在駐地荔浦縣關羽廟約定,如果關羽這個老鄉保佑他們平定叛亂,回歸山西之後,將為他建祠廟。結果,兩軍開打後,大白天山野中突然出現出現「陰兵」的旗幟,戈甲,叛軍看到後惶恐落敗而逃。

這些事宣傳出去,很能提振軍心嘛。後來,軍隊將領,守城官員都達成共識,只要打了勝仗,就對外說是關公顯靈幫了大忙。皇帝聽了也高興,總算沒白疼關羽,給了他那麼多封號。

三、新的國家武神

明代,關羽的邊界繼續上升,直到取代姜子牙,成為國家武神

明朝開國後,朱元璋把元代的制度視為「胡制」,通通要改掉,於是發布了「神號改正詔」。要求除孔子外,唐宋以來授予的神靈封號都要廢掉。

這樣,關羽在宋代加封的「義勇武安王」等封號都革掉了,僅採用其生前獲賜的「漢壽亭侯」封號。但受朱元璋新政影響最大的,卻是當時國家武神系統的頭兒-姜子牙(太公望)

唐朝開元年間起,跟崇拜文神-孔子的系統相對應,國家開啟了崇祀武神的傳統。武神的主神,正是姜子牙。姜子牙後來被封為「武成王」,國家武神廟因此稱武成王廟。

關羽此時已在武神系統中露臉,但排名並不高。武成王廟除了主神姜子牙,兩邊還有合計超過64位(宋代增至72位)的從祀武將,眾神中,關羽排在第15位,區域並不突出。

這裡面還有另一個大背景。宋代以來,經過「說三分」,《三國志平話》的流行,經歷歷史與文學雜糅的關羽形象,在民間影響力越來越大。民間對關羽講義氣的道德品格,推崇備至。

實際上,商品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群體的流動,重組商幫形成,替代黑幫形成。大約在宋代,江湖時代來臨。

商人崇拜關羽,秘密社會崇拜關羽,最初都是看中了關羽的「義」,並導致自我標榜。

民間的關羽崇拜風氣越來越盛,連秘密社會都以關羽為自己的造反活動張目,而國家卻褫奪了關羽的後世封號,這不是把「優質神靈資源」拱手有人嗎?

朱元璋執政後期,關羽替代姜子牙,成為國家武神。

一個典型事件是,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南京雞鳴山建起關羽廟,這是歷代中央王朝首次為關羽建專有廟。祭祀關羽隨之成為國家祭典的一部分。同時,全國各地出現了軍隊建設關羽廟的高潮。

在此之後,明朝皇帝對關羽的推崇代代加碼。

到了萬曆年間,明神宗給關羽上了個尊號: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當時人姚宗儀說,關羽的一部分到此「至尊無上」。

四、清朝的「關瑪法」

萬萬沒想到,後來和明朝作戰的勁敵,竟然由頭兒帶頭讀《三國演義》,一個個變成三國故事的真愛粉。

讓關羽顯靈,也就不再是明朝軍隊的專利了,而變成明,後金(清)雙方共享的神靈資源

為首的努爾哈赤只要打了勝仗,就說是得到關羽神佑。言外之意,你看你看,明軍戰敗,連關羽都不保佑他們了,可見我是順天意做事,滅了明朝,遲早的事。

滿人甚至稱關羽為「關瑪法」(關祖)。

順治元年(1644),滿清統治者剛剛入關,就匆匆忙忙敕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並同時隆重非凡的祭祀儀式。酬神的意思很明顯。

此後,清朝歷任皇帝對關羽的尊崇有增無減,遠超前代。道光年間的著名學者梁章鉅直接說,我大清國的護國神就是關羽。

說起來,康雍干推崇關羽還有一種用意。

民間取關羽的義,但官方向來只取關羽的忠。而關羽的忠,作為榜樣恰好可以說服明朝遺民降清。

劉備敗亡之時,他曾投降過曹操,知道劉備沒死後,才謝絕了曹操的厚待,重新投奔劉備。這就是說,關羽的忠是有條件的,主公沒死,一片忠心毫不動搖,但要是主公死了,是可以換主公的。

清朝皇帝利用這一點,為漢人知識分子樹立典型。明朝亡了,崇禎死了,你們可以名正言順投靠大清了。而像諸葛亮,劉備死了還對蜀漢忠心耿耿,這種人是清初皇帝最忌諱的。

總而言之,清朝皇帝對關羽的膜拜推崇,功利性表現得相當明顯。關羽的每一次加封和晉升,幾乎都跟他的顯靈有關。說白了,就是皇帝對關羽顯靈的回饋嘛。

嘉慶十八年(1813),林清,李文成率天理教眾武裝衝擊紫禁城。行動被鎮壓後,嘉慶發表言論意圖,說這幫逆匪為什麼會失敗,因為他們當天在紫禁城滋擾生事時,「恍惚之中,望見關帝神像」,一個個抱頭鼠竄。

你看,又是關羽眷顧,我大清就不該亡。

直屬總督那彥成奉命鎮壓,鎮壓下去後,那彥成向嘉慶匯報。你猜他怎麼說?

沒錯,關羽又顯靈了。

那彥成在奏疏中說,逆匪想趁著黑夜突圍,差點就讓他們成功了,突然關帝廟大火,形同白晝,官兵看得真切,兩邊夾擊,這才把突圍者全殲。的是,大火過後,廟燒毀了,但廟裡的關羽神像毫髮無損。神了神了。

宣揚關羽顯靈助戰,既可避免邀功之嫌,又能討​​皇帝歡心。那彥成精得很,活該他升官。

嘉慶一高興,給關羽的封號又加了「仁勇」二字,以答謝關帝助戰之功。

在晚清的內憂外患中,皇帝們更加需要關羽顯靈了。光緒初年,關羽的尊稱達到了極致,長達26個字: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整個清代,官方和民間對關羽的信仰,均達到了歷史高點。清人趙翼說,「今且南極嶺表,北極寒垣,凡兒童婦女,無有不震其威靈者。香火之盛,將與天地同不朽」。

有統計稱,全國有大小關帝廟30萬處,數量約是孔子廟的100倍。關羽不愧是信眾最多,造像最多的中國歷史人物。

清朝亡了之後,關公崇拜不再消解。

1914年,民國政府將關羽和岳飛合祀。1930年代,南京國民政府廢除神廟,但不敢動關公廟,關公廟繼續保留。

五、歷史與現實

林超賢《江湖告急》中,我認為最最最現實主義的一段來了:

聽到任老久要號令手下兄弟,發動對其他幫派的復仇之戰,關公忍不住插話,要任老久以和為貴。

任老久一聽就來火,把關公訓拒絕一頓,說他只懂道義,難怪只能做千年老二

關公無語,嘆一聲人間不值得,當場走人。

原來,人們拜關公是一回事,信關公又是另一回事。江湖從來不是道義說了算,是大哥說了算。

放眼歷史與現實,又何止江湖如此?

參考文獻:

1.(晉)陳壽撰,(宋)裴松之註:《三國志》,中華書局,2006年

2.[日]渡邊義浩:《關羽:神化的<三國志>英雄》,李曉倩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

3.劉海燕:《從民間到經典:關羽形象與關羽崇拜的生成演變史論》,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4.朱海濱:《國家武神關羽明初興起考-從姜子牙到關羽》,《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1年第1期

5.李小玲:《中國民間文學中的「箭碟式人物」「武聖」關羽研究》,《民族文學研究》,2012年第6期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最愛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925/1651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