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

美國1776年建國,這是一個常識。

但有人卻認為這是錯的,美國建國日期要從1619年英國奴隸第一次進入美國算起。

這麼說的人,還因此獲得了2020年新聞界最高獎普立茲獎。

她就是尼科爾·漢娜–瓊斯(Nikole Hannah-Jones)。

漢娜–瓊斯是《紐約時報》的記者,她的立場和行為多次引起社會討論。

漢娜–瓊斯是「1619項目」的主要發起人,也因為這個項目在美國社會迅速走紅。

「1619項目」一經出現,立刻在美國歷史學界產生化學反應,數位歷史學家站出來反對該項目,並要求取消漢娜–瓊斯的普立茲獎。

一場關於建國史的大討論已經開始,而這場唇槍舌戰也許關係到美國的未來。

重構建國史

「1619項目」並不只是漢娜–瓊斯的單打獨鬥,它受到《紐約時報》的支持,是由一眾《紐約時報》供稿人開發的一個長期項目。

這一項目始於2019年,為的是呼應1619年第一批奴隸來到維吉尼亞,並在美國半官方博物館學會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幫助下,從2019年起迅速得以壯大。

2019年一年中,在《紐約時報》上發行的該項目相關內容共有100頁,包括十篇散文,還有一些小說集、詩歌和攝影集。為該項目供稿的幾乎都是少數族裔的作家和知識分子,且非裔居多。

漢娜–瓊斯自己解釋道,這個項目的目標是:

「通過將奴隸制的後果和美國黑人的貢獻置於美國國家敘事的核心,來重新構建這個國家的歷史。」

漢娜–瓊斯為整個項目寫了第一篇文章,名為《在黑人使美國成為民主國家前,它都不是民主國家》(America Wasn’t a Democracy Until Black Americans Made It One)。

漢娜–瓊斯文章封面圖,將美國國旗與奴隸聯繫在一起,是藝術家亞當·彭德爾頓(Adam Pendleton)的作品。

她認為,美國之所以脫離英國,尋求獨立,是因為當時的「國父們」想要保留奴隸制。「人人生而平等」這樣的啟蒙思想只是一種欺騙手段。

另一位叫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的社會學家也寫了頗具代表性的一篇文章,題為《美國資本主義的殘酷與種植園一脈相承》(American Capitalism Is Brutal. You Can Trace That to the Plantation)。

文章將美國社會描述為種植園的延續,是無情的剝削與弱肉強食的修羅場。

「1619項目」的其他文章在觀點上也相當類似,並涉及到音樂、文學、醫療、交通等多個方面。

這些文章的目的是,通過對美國歷史的全面重構來顛覆人們以往對美國歷史,尤其是建國歷史的認識。

位於華盛頓拉斐特廣場上的傑克遜(Andrew Jackson)雕像被噴上「殺手」字樣。這是2020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時期留下的痕跡。除傑克遜外,大量美國早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知識分子的雕像都遭到類似的破壞。

對於漢娜–瓊斯乃至任何歷史研究者來說,想要證明美國建國者當時的意圖是為了保留奴隸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他們必須要首先改寫英國歷史。

如果當時英國的確禁止了奴隸貿易和蓄奴,或至少英國人已經普遍認為奴隸制是不合法的、不道德的,那麼,美國為保留奴隸制脫離英國才有一個基本的邏輯基礎。

反之,如果當時全世界都認為奴隸制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都不認為奴隸貿易有什麼不妥,那麼,就沒有必要對美國建國者加以特別的責難。

而實際上,從邏輯上講,即便英國人當時全都反對奴隸制,也不能證明美國人脫離英國只是為了保留奴隸制。

況且,歷史常識告訴人們,英國取締奴隸貿易是在1807年,廢除奴隸制是在1834年,都遠遠晚於美國建國的1776年。

但漢娜–瓊斯攻擊了這個常識。她認為早在1776年之前,英國就已系統性地反對奴隸制。在文章中,她寫道:

「到了1776年,英國為自己在奴隸貿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陷入矛盾。」

她還寫道,當時的倫敦已經「越來越多地呼籲」廢除奴隸貿易。

然而,這些是事實嗎?

歷史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肖恩·威倫茨(Sean Wilentz)對這種敘述表示反對。

威倫茨在《大西洋報》(The Atlantic)發表了一篇文章來批駁漢娜–瓊斯,認為她對歷史的描述驚人地忽略了最基本的歷史事實,包含「重大歷史錯誤」。

威倫茨既是知名作家、歷史學家,也是音樂評論家,其代表作包括《美國民主的崛起》《美國的鮑勃·迪倫》等。

事實,才是歷史研究的基礎,任何以教育和維護正義為目標的努力,都要以尊重事實為基本。

那麼,威倫茨所說的歷史事實是什麼呢?

事實是什麼?

威倫茨認為,漢娜–瓊斯對英國的認識存在錯誤。

威倫茨承認,從史實上說,美國1776年建國以前,的確存在廢奴主義者。著名的廢奴主義先驅格蘭維爾·夏普(Granville Sharp)就是一個重要例子。

夏普是英國人,他的貢獻主要在於制定了獅子山安置計劃,在那裡為黑人建立了最初的自治區。由於幫助一名被主人打到近乎失明的黑奴重獲自由,夏普享有了「黑人的保護者」的盛譽。到了1772年,夏普更因薩默賽特訴斯圖爾特案(Somerset v Stewart)而聲名遠揚。

夏普與他的家人,夏普(坐在畫面正中)熱愛音樂,要求畫家繪製家庭合奏的場面。

圖片來源:Wikipedia

1772年,非洲土著薩默賽特(Somerset)向夏普求助。

事件起因是薩默賽特與主人查爾斯·斯圖爾特(Charles Stewart)輾轉各地後回到英國。在英國時,薩默賽特逃跑,卻又被斯圖爾特僱傭的「獵手」抓捕。可由於英國從未明確授權過奴隸制,於是在夏普的辯護下,薩默賽特來到英國的那一刻就已是自由人。

這個案件常常被錯誤地當做是英國廢除奴隸制的開端。

不可否認的是,該案件的確在效果上起到了推廣廢奴主義思想的作用,但實際上,其只涉及將某人帶到英國進行奴役是否合法的問題。

威倫茨指出,不能因為這一個孤立事件就認為英國民眾當時已經普遍反對奴隸制,這更不能表明英國已經開始準備在所有殖民地進行廢奴。

對於威倫茨的批判,《紐約時報》主編西爾弗斯坦(Jake Silverstein)不以為然。他反駁道,薩默賽特一事傳到美國時引起了巨大轟動,令當時的美國南方奴隸主們憂心忡忡,而美國脫離英國正是為了擺脫英國的廢奴主義傾向。

漢娜–瓊斯(左下)和西爾弗斯坦(右上)等人在視頻連線中。

威倫茨於是拿出了更詳細的證據。

他發現,當時美國南部只有6家報紙報導了薩默賽特案,這些報紙一共只發布了15篇文章報導此案,且大部分都在報紙的第四頁到第六頁,以小字體呈現。相較之下,這些報紙當時更多報導的是丹麥女王與宮廷醫生有染的八卦新聞。

這說明了薩默賽特案在北美有影向,只不過,這種影向遠遠沒有漢娜–瓊斯和西爾弗斯坦描述的那麼大。

《維吉尼亞公報》對薩默賽特案的報導。

不管從史實上還是邏輯上,漢娜–瓊斯重寫美國歷史的企圖都站不住腳。

2019年12月,威倫茨和其他一眾歷史學家給《紐約時報》寫信,向《紐約時報》提出漢娜–瓊斯等人的文章存在大量史實錯誤。但這封信當中的建議被西爾弗斯坦忽視。

2020年5月,漢娜–瓊斯因該項目獲得普立茲獎。

4個月後,對於「1619項目」的質疑再次出現,越來越多的歷史學家提出,「1619項目」不是歷史,而是陰謀論、洗腦、宣傳,是意識形態對歷史的綁架。

美國政界馬上支持了這種觀點。

2020年,時任總統川普針對「1619項目」建立了1776委員會,重申過去的美國建國史。川普1776委員會的報告,最終在2021年被現任總統拜登停止。

關於川普1776委員會的漫畫。

1776委員會終止了,但「1619項目」的日子已然不好過,它受到了各方指責,《紐約時報》也悄悄修改了過去文章的措辭,承認這些文章存在問題。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明白知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21/1662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