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郝平:房地產稅低調落地 共同富裕出師不利

作者:
中共國是個嚴重的造假大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鑽政策空子吃紅利者永遠大有人在。假如房地產稅是按人均40平方米以上來徵收,一家三口120平方米免徵,那120平方米以下的戶型將漲價,並且戶籍造假將會盛行,花錢給派出所買個設籍人名,以增加家庭戶人數而避稅。

中共將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徵收試點

10月23日,第1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1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宣告極度難產的房地產稅終於落地。

作為一項事關國家宏觀經濟發展與國計民生的新興改革措施,按照中共一貫自吹自擂的文宣特性,本應拔高腔調、大肆炒作一番。相反,房地產稅落地相當低調。

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審議發布了三個主席令,公布8位省級卸任大員履新人大閒職通告,房地產稅只是本次會議中一項不經意的議程,新華網、人民網等頭條發布的是習近平在黃河入海口、山東勝利油田考察的消息,只是在滾動新聞條中放置了房地產稅試點工作消息。住建部和財政部網站沒有提及房地產稅試點消息。各類財經媒體通稿發布新華網消息,不做解讀。

一度沸沸揚揚、喧囂塵上的房地產稅誕生了,卻毫無呱呱墜地的鮮活氣息,是何原因?其發展趨勢和政策結果將會如何?

1.房業增速減緩,房產亂象治標不治本

中共喊房住不炒已經喊了5年了,效果甚微,房價依然高出收入,一線城市的收入房價比占據世界大城市領先地位。增收房地產稅是政府抑制房價的一個策略。但實際效果能不能達到呢?

政策實施的短期內會抑制房價上揚,尤其是二手房,會表現出搶拋,價格滑跌,甚至會出成屋產板塊股市短期利空的現象。但長期來看,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據財經學者任澤平的調研,2020年中國城鎮住房套戶比為1.09,其中,一線、二線、三四線城市分別為0.97、1.08、1.12。

也就是說,一線城市房產仍有需求空間,加上一線城市人口流動性較大,租房和買房的市場需求對價格的彈性小,房價增長是趨勢,但增速趨緩。三四線城市房價受到的影響可能要大一些,房價的地區性差異仍很大。

採用增稅降低商品的價格並不符合經濟學的一般規律,上海和重慶從2011年已經實施了房地產稅試點,上海2017年-2020年四年年均房地產稅達208.28億元,但上海2021年上半年房價成交仍在4萬元一平方米左右。美國實行房地產稅多年,東西海岸的房價比中部地區房價要高,也是因為市場供求因素導致的。

中共目前的房地產稅明細仍未出台,應有地方出台。估計只是在房產保有階段徵稅,而不是在交易階段徵稅。稅負是可以轉嫁的。多套房主會把稅負轉嫁到租戶頭上,租戶會把租房成本的提高轉嫁到其它服務和商品上,不同程度的通脹會顯現出來。

另一方面,儘管城鎮住房套戶比為1.09,但家庭財富分布並不均衡。據央行《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數據,最低20%家庭所擁有的資產僅占全部樣本家庭資產的2.6%,其中最高10%家庭的總資產占比為47.5%。而在家庭資產中,住房占實物資產的70%。

由於中國人的家的概念較重,無自有房屋的家庭會形成房產需求市場,但這種市場的分布隨著家庭財富分布的不均衡也從而體現出不均衡的差異來,也會導致房價的差異。

中共國是個嚴重的造假大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鑽政策空子吃紅利者永遠大有人在。假如房地產稅是按人均40平方米以上來徵收,一家三口120平方米免徵,那120平方米以下的戶型將漲價,並且戶籍造假將會盛行,花錢給派出所買個設籍人名,以增加家庭戶人數而避稅。

一些家庭的房產分布在不同的省份和地區,是按劃一標準來徵稅,還是執行屬地徵稅標準?徵稅是按市價還是按購置價,有無折舊?如按市價應怎樣核算?核算認證頻次為多長?房產信息是否全國聯網?這一系列的政策具體執行細節都會給本來就亂象迭出的房產業帶來進一步的混亂與低迷。

2.地方債務轉嫁居民債務,社會矛盾風險係數增加

中共課稅房地產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實現地方政府財收對土地出讓金依賴的解脫。

2019年土地出讓金占地方財政總收入的41.8%,2020年地方土地出讓金破8,達到84142萬億,占DGP的8.4%。這8萬億是否可以通過開徵房地產稅而實現利稅流轉?

2021年,城鎮住宅房地產總市值約336萬億,就算是按1%課稅,為3.36萬億,實際徵稅一般不會按照市值的100%來征,還有免徵的額度,那麼,徵收房地產稅是無法完全替代土地出讓金的,但是會減緩地方政府負債壓力,降低政府債務爆雷風險,地方政府槓桿會降低,風險相應地轉嫁到居民頭上了。

按照中共的「理想」設計,房地產稅主要是針對高收入多套住房家庭徵收的。其實,這樣的打擊面也是相當大的,《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為58.4%,有兩套住房的占比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為10.5%。城鎮居民家庭負債參與率高,為56.5%,房貸是家庭負債的主要構成,占家庭總負債的75.9%。

富人受損,普通人就相安無事了嗎?富人稅交多了,就會降低消費,致使經濟疲軟,大家都少掙錢了。富人還會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去轉嫁賦稅,假如他是一個私營主,他會抬高他經營產品的價格,壓低雇員工資,購買廉價原料,甚至蓄意造假,以次充好。沒聽說過,增加賦稅會減緩社會矛盾的。

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朱海就2016年在接受鳳凰財經採訪時就說,「徵收財產稅對社會財富的創造也是很不利的,假如一個人預期他創造的財富將會被拿走,那麼他可能選擇偷懶。」

「徵收房屋稅可能會導致資本損耗,造成大量無謂浪費,正確的做法是減稅,藏富於民。」

3.經濟戰略轉型,房產業將成為過去式

房地產業將近20年來,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力引擎,這是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常態。

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住房市值與GDP比、住房市值與股債房市值比都要高,但人均住房市值卻很低。2018年中國住房市值與GDP比為356%,美國為126%、日本為208%、德國為238%;2018年中國住房市值占股債房市值比為71%,美國為28%、日本為37%、德國為66%;2018年中國人均住房市值為3.3萬美元,美國7.9萬、日本8.1萬、英國13.6萬、法國14.1萬、德國11.5萬美元。

房地產相對來說是勞力密集型產業,其所帶動的幾十個上下游產業也基本都是以勞力密集型產業為主,幾十年來,產業工人勞動力工資成本低,產業鏈條簡單,產業結構低端,政府、房商、金融業炒泡沫,哄抬起來這麼一個虛假經濟景氣。

在全球化面臨解構,國際產業鏈遷移和資本外流的窘境下,中共要想在第二個百年實現全球霸權和擴展的野心,吸引投資,攏住全球產業鏈,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同時振興國內市場,靠房地產混凝土經濟發展模式,顯然是不能適應新時代的挑戰與要求了。

不管中國的房地產背後牽扯到多少家庭債務、金融黑洞、地方財政赤字,以及背後有多少形形色色的紅色勢力,誰要是阻擋了中共走向全球霸權的戰略進軍,中共會毫不手軟施以顏色。我們看到的當前中共對房產業的拳打腳踢,經濟發展的結構性戰略轉型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中共是要把資本、人才、物資、科技集中到那些高精尖技術含量高的製造業、人工智慧、網絡科技、太空技術、醫療、生物、新能源創新、核武、軍民融合產業、環保低碳產業等在國際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領域上來。

在全球產業鏈去中共化日益凸顯的今天,中共要想在世界產業鏈重塑之前,完成逆向性對抗布局,就要在資本流向、戰略布局、結構調整以及全民的意識形態等方面全面轉軌道到符合中共全球霸權的方向上來,這就是我們看到了,為什麼中共打壓螞蟻和滴滴而力保華為,漠視恆大而拯救華融,掃蕩流量明星卻盛捧《長津湖》的又一層原因。

為達到這一目標,房業將成為過去式是遲早的事,在二十大習連任後經濟戰略轉型將會加速。

4.炒房致富變交稅致富?共同富裕出師不利,幾成共同「起義」

8月17日,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第十次會議,提出合理調節高收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紮實邁進的目標。房地產稅可能就是中共邁向共同富裕目標的第一支正規軍。

房地產稅的政策落地,預示著炒房致富的歷史帷幕將要落下,那麼,交稅致富形成的「共同富裕」時代即將到來了嗎?

然而共同富裕出征不利。《華爾街日報》10月20日、21日的報導披露,「在執政黨共產黨內部遇阻後,一項試行房地產稅的提議已從最初計劃的大約30個城市削減至10個左右。」報導還披露韓正帶頭反對擴大房地產稅徵收,原因是體制內的人、共產黨在各階層的代理人絕大多數都是有多套房產的。

果不其然,我們在10月23日看到的是一個高舉輕放、低調落地版的房地產稅政策。共同富裕出師未捷,幾乎將要演義成共同「起義」。

結尾:黨庫國庫不分,官員前腐後繼,對韭當歌

中共建黨即靠賣鴉片做黨費,之後打土豪分田地,三次土改血流成河,土地權至今仍在中共手裡。黨說要一部分先富起來,富起來的是權貴紅色家族。現在說要共同富裕,有多少人相信?

網友們紛紛稱,「土地所有權都不是老百姓的扯什麼房屋稅」。有人認為這是在:「薅羊毛」,「黨庫國庫不分,官員前腐後繼,對韭當歌」。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26/166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