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典一口鐘」是一句提到北京就會說起的名句,可是曾經那輝煌的古都如今又在那裡呢?「世界上現存最完整、最偉大之中古都市,全部為一整體設計,對稱均齊,氣魄之大,舉世無雙!」可是,現在這座古都沒了,永遠的消失了,這個世界上再無北京城!
「里九外七皇城四」
「九門八典一口鐘」
這是一句提到北京就會說起的名句,可是曾經那輝煌的古都如今又在那裡呢?
北京擁有3500年的建城史,850年的建都史,城牆就是北京城的骨架與見證,是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
北京古城牆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始創於元代,建成於明代,沿用於清代至民國,經歷了七個世紀之久,古城牆已不見蹤影,被二環道替代蜷曲在老地方。
古城牆呈「凸」字形,城牆周長24公里,牆基寬24米,牆通高12-14米,全部為板築的夯土牆。
記得梁思成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北京:「世界上現存最完整、最偉大之中古都市,全部為一整體設計,對稱均齊,氣魄之大,舉世無雙!」
梁思成當年的北京城牆公園設想規劃草圖。此圖是在1951年初北京城建會議上,梁提供的方案草圖:宏大的城牆北京城十幾座城樓全部保留,城牆上長椅石桌路燈綠樹。
1933年至1936年間北平舊城牆。
可是,現在這座古都沒了,永遠的消失了,這個世界上再無北京城!
曾經的北京城早已在一個「拆」字的籠罩下,變得蕩然無存!如今,我們唯有通過這些發黃的舊照,冰冷的文字才能感覺受到它的雄偉,它的輝煌,它的存在,以及它的一切!
北京內城九個舊城門當中,如今僅有兩個箭樓仍然屹立。
早在明朝的洪武元年(1368年),大將徐達攻入元大都,改名北平,並開始在元大都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第一座改造的就是「德勝門」,徐達將大都北城牆上西側的門「健德門」改名為「德勝門」,並在健德門南門五里的地方新造了一座土城牆,當作防止元軍反撲的第二道防線。所以北京還有一句諺語,叫做先有「德勝門後有北京城」的說法。
後來經過明朝幾代皇帝的修繕,形成了「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北京城門構造形式。其中內城的九座城門分別為:北面的德勝門、安定門;東面的東直門、朝陽門;南邊的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西邊的西直門、阜成門。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僅保存下來正陽門和德勝門。
正陽門
1900年,正陽門城樓北面,圖是美軍進城。
修建城門的同時,又賦予了各個城門不同的功能,也就是所謂的九門走九車。朝陽門走糧車、崇文門走酒車、正陽門走龍車、宣武門走囚車、阜成門走煤車、西直門走水車、安定門走糞車、東直門走磚瓦木材車,德勝門走的是兵車。
老北京以城牆劃分,大體可分為四層,即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北京舊城有「內九外七皇城四」之說,指得是內城九門、外城七門以及皇城四門。
北京32道城門
里九外七皇城四:
內九——內城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崇文門、宣武門、德勝門、安定門、前門。
外七——外城七門:廣渠門、廣安門、左安門、右安門、東便門、西便門、永定門。
皇城四——皇城四門:大清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
龍脈口四門:大清門、端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
宮城四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上述28道全為明清時建的舊城門。
近代四門:和平門(新華門)、建國門(啟明門)、復興門(長安門)、水關門。為民國修建近代城門。
28道舊城門加上32道城門近代四門合計32道城門。
南門---天安門,北門……地安門,西門---西安門,東門---東安門,目前,北門,西門,東門均已不存。
北京紫禁城南面有午門,為正門,北有神武門(明稱玄武門),東面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所以北京又叫四九城,只可惜這些城門樓子早被拆的所剩無幾……
歷史上明城牆全長24公里,始現存的崇文門至城東南角樓一線的城牆遺址全長1.5公里,是原北京內城城垣的組成部分,是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標誌。
內城九門
崇文門——稅務之門,走酒車
北京崇文門城樓南面瓮城內
相比崇文門,老北京人更喜歡叫它:「哈德門」,這源於元朝時文明門附近有一座「哈達王府」,「哈達」又訛傳諧音為「哈大」、「哈德」,哈德門的叫法在民間一直由元朝延續到民國,如今您依舊可以看到以這個名字命名的飯店。
據說當年為了不讓「北新橋鎖著的蛟龍」聽到鐘聲,全北京的城門都是敲鐘的,只有這裡是打典報時的!
1950年拆除瓮城,1968年崇文門徹底被拆!
朝陽門
糧食之門,走糧車
元朝時稱:「齊化門」,明朝修繕後改稱「朝陽門」。是老北京的「糧門」,漕運時代北京城之糧皆從朝陽門運入,因此城門洞內刻有谷穗一束,每逢京都填倉之日,往來糧車絡繹不絕。老北京也因此留下了「朝陽穀穗」這麼一景兒。也正因此故,您現在還能在朝大陸區看到很多帶「倉」字的地界兒,如祿米倉、海運倉、新太倉等。
1915年經過一次拆除,1953年拆除城樓,1957年又拆除箭樓。
東直門
建材之門,走運木材之車
元代稱:崇仁門,永樂十七年(1419年)改名為「東直門」。正統元年至四年(1436年—1439年)重建城樓、箭樓、瓮城。
東直門古代多走運木料的車。在明朝初期建設北京時所需的木材大多由此門運送進北京城。清朝時南方的木材常常儲存在東直門外,因此北京城所需的木材大多從東直門運進北京城,因此東直門又俗稱「木門」。
1915年因修築環輕軌路將瓮城和閘樓拆除,1927年將箭樓拆除。1965年整個東直門城樓被拆除。
安定門
奏凱之門,走糞車
安定門箭樓北側,1915年拍攝
「出德勝,進安定」,是一句北京人都知道的古語!其實關於安定門在古代的用途一直有兩個說法,一說:在過去「王師」外出征戰,奏凱回城之時要走安定門,寓意天下安定,當然這是打了勝仗,要是打了敗仗~,好像也得走安定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