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抑鬱和不開心是一回事嗎?哪些人容易得抑鬱症?如何防治?

近幾年來,抑鬱症「年輕化」更為突出,教育部在《關於進一步落實青少年抑鬱症防治措施的提案》中將抑鬱症的篩查納入了學生健康體檢內容中。表現出更為注重到青少年的心理狀態發展。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到21世紀抑鬱症與愛滋病癌症並列為21世紀三大「殺手」。

以前,我一直認為抑鬱症是無事者的無病呻吟,生活都這麼忙,哪裡來的時間去傷風悲秋的,到最近陸陸續續看到一些十幾歲到不同年齡層都有的朋友來醫院開具兩到三種精神類藥物,直到自己的表弟都跟自己表示,如果不用藥都開始無法正常自主休息,但是用藥了,又影響腦部發育,思維思考遲緩,出現一些手抖現象,被動休學綴學後,開始引起我去重視這一問題。

很多人把抑鬱症和「不開心」混為一談,對於抑鬱症的界定十分模糊,我們應該如何引導抑鬱症的重點人群,去及時發現自己「不對勁」?

心情不好,不開心,相當鬱悶,抑鬱是一種情緒狀態,其英文是depression,來源於拉丁語中deprimere,是低沉,下壓的意思,表現為悲傷、憂慮、自我責備、覺得自我無價值、不願與人交往,對平時感興趣的失去愉快感,睡眠質量低,常伴失眠或是早醒。

人的情緒與生俱來,有積極的情緒和消極的情緒,積極的正面的情緒有:快樂、滿足、興奮、喜愛、驕傲等,那麼對應的消極的負面情緒就有:悲哀、失望、憂傷、厭惡、羞恥等。而就是由這些情緒組成我們日常的喜怒哀樂,也都算人之常情,自然不過的事情。

有數據表明,有大概四分之三的成年人在一生中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但這並不是就是抑鬱症。大部分抑鬱的情緒都是可以自我排遣的,但程度較重,時間較長的抑鬱可能會發展為「抑鬱症」。但並不是所有的抑鬱表現的都可以被診斷為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被用來描述心境狀態的術語,這種心境包括了長期感到悲傷或空虛,失去生活的動力,而處於這個憂鬱狀態下的人與他們交往困難,工作效率低。常表現:「憂、慮、呆、懶、退」,它在發作時有「三個三和一個一」現象,分別為:

其發作特徵表現概括為:

「三低症狀」:情緒低落、思維遲鈍、和動作減少;

「三無症狀」有:無助(無辦法)、無望(無希望)、無價值(無意義);

「三自症狀」:自責(無用處)、自卑、自殺;

「一個特點」:晝重夜輕(白天重晚上輕)。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曼將抑鬱症還稱為精神學的「感冒」,具有普遍性,可能在你還沒覺察出來時已經影響到你了,是一種心境障礙,不是大眾觀念中的「精神病」,大部分患者病情是輕度或中度,不伴有精神病性表現,嚴重的抑制症患者有時也可發生片段的幻想和妄想。

而孩子的叛逆期,請注意這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2-3歲,此時孩子剛開始自己的一些小想法與態度,自己意識萌芽期;

第二階段:7-9歲,行動上可以自主行為了,急於想要證明自己長大,就有些脫離掌控;

第三階段:12歲以上,也叫青春叛逆期。

這時候要注重父母的關愛,陪伴和思想的交流是最好的關注。還要注意孩子身邊的經歷,不過分高要求,注重外在群體交流活動,對的方面鼓勵替代責備,錯誤方面引導替代打罵。

抑鬱症一般可分為兩大類:

1.外源性抑鬱症:由外部環境事件引起。如挫折、壓力等;

2.內源性抑鬱症:由軀體內部因素引起。如某種疾病。

哪些人容易得抑鬱症?

「三高三低」者

「三高」:高收入、高文化、高職位,對自己生活標準要求有極高的人,等事與願違時,心理承受力又沒這麼高的人;

「三低」:低收入、低文化、低職位階層,這類人也容易對生活產生不滿而抑鬱;

有家族抑鬱症遺傳史的;婚姻狀況是離異、分居或喪偶的比婚姻狀況良好的更容易抑鬱;有重大突發或持續時長較長的事件影響的(如親人離世、失戀、失業、長期受虐待或車禍等);與身體疾病有關(如惡性腫瘤患者、糖尿病、腎上腺和甲狀腺疾病等)等。另外,

1.抑鬱症狀持續至少2周;

2.給當事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後果;

3.有嚴重程度標準;

4.影響到社會功能受損。

符合以上四項可以診斷為抑鬱症。

抑鬱症不是精神病,首先,自己要敢於走出來,崔永元在《藝術人生》的節目中,就曾經承認過自己得了很嚴重的抑鬱症。敢於直視面對,才是走出困難最大的勇力,也是走入健康的第一步。把它當成「感冒」「發燒」來面對,並沒有什麼見不得人。

常用的心理治療技術包括:

1.支持性心理治療:傾聽、解釋、指導、鼓勵和安慰等,避免消極歪曲的認識(如武斷下結論、以偏概全、過度引申、誇大或縮小事件真相、走極端思想等);

2.患者的教育,告訴患者治療目標,爭取主動配合;

3.認知行為治療:通過幫助患者糾正對生活境遇及抑鬱症的思維方式去改善抑鬱情緒,特別在發作急性期時還可以減輕抑鬱症狀,減少復發,急性期治療療程一般為12到16周;

4.人際心理治療:著重於患者眼前的人際和生活中各種問題,鼓勵其釋放哀傷、幫助其解決角色困擾與轉換問題,學習必要的社交技能和建立新的人際關係;

5.婚姻及家庭治療,改善家庭內部關係;

6.運動療法:適當的體育運動幫助人減少壓力;

7.動物輔助治療:通過與小動物的接觸減少孤獨感,提高生活幸福感等等。

還有能通過閱讀、藝術陶冶或必要時使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如持續服用足量藥物六到八周還無效下,要考慮更換藥物。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羅醫生健康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28/167693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