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化名)今年9歲,上二年級時身高突然長得很快,在班裡'鶴立雞群。家裡的親戚朋友每次見到她,都難免要夸上一句:「這孩子長得真高,身材真好!」
小梅的父母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一天早上,小梅刷完牙後突然大喊肚子疼,媽媽檢查後發現,女兒竟然來月經了!除了月經,媽媽還發現小梅的胸部也開始發育了。
她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立即請假,帶女兒去醫院檢查。檢查之後,小梅被確診了「性早熟」——性激素指標過高,骨齡已經達到12歲的水平。醫生表示,雖然小梅現在比同齡人高,但這是骨骼提前發育的結果,等到成年,身高可能不會超過一米五。
一、我國性早熟現狀不容樂觀
在中華醫學會的學術大會上,同濟醫院兒科羅小平教授指出,我國6~18歲兒童青少年的性早熟發病率約為0.43%,其中女孩的發病率高於男孩,分別為0.48%和0.38%,總數約53萬。
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只要發育得快,就是「贏在起跑線」;也有的家長工作太忙,很少關注孩子的發育情況,等到去醫院確診時已經太晚了。
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女孩在10歲前來月經也可以被定義為性早熟。性早熟的症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第二性徵過早出現,比如女孩胸部發育、身高暴長、體毛長出、初潮來臨等;男孩生育器官增大、身高暴長、體毛長出、開始變聲、出現遺精等;
2、身高在短時間內迅猛增加、促性腺激達到青春期的水平、骨齡提前,經常出現頭疼、嘔吐等症狀;
性早熟會導致孩子的骨骺線提前閉合,身高提前停止生長,成年後比同齡人矮一大截。此外,患兒的身體發育提前了,但心理髮育沒有跟上,容易產生自卑、抑鬱等心理。
二、吃出來的性早熟?
「性早熟都是吃太多炸雞、薯條和漢堡!」
「現在很多食品都含有激素,小孩吃了肯定不好。」
說到性早熟的成因,很多父母會把「鍋」甩給飲食。的確,飲食是性早熟的成因之一,但卻不是唯一因素,性早熟還與很多原因有關。
·環境因素
隨著信息的普及,孩子有機會在電視、電影、書籍上看到情愛場面,久而久之,就產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影響,促進性發育,導致性早熟。
·疾病因素
數據顯示,導致兒童性早熟的因素中,器質性病變約占10.8%,例如腎上腺疾病、腫瘤、腦積水、甲狀腺功能低下、卵巢腫瘤、睪丸腫瘤等。
·藥物因素
避孕藥的主要成分是性激素,如果家長沒有妥善保存,孩子誤食後可造成性早熟。此外,服用抗癌藥、異煙肼、酮康唑等藥物,也會增加性早熟的機率。
·肥胖
營養過剩可導致性發育提前,如果是肥胖兒童,其性早熟概率會更高。
在部分家長看來,豆漿、魚籽、蟹黃、榴槤、炸雞等食物,是「催熟」孩子的罪魁禍首。實際上,這些都是過於誇張的說法。只要能保證適當食用,均衡膳食,不把孩子吃成胖子,就跟性早熟沒什麼關係。
三、懷疑性早熟,如何檢查?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性早熟的跡象,一定要及時帶去醫院檢查。目前,性早熟的診斷主要分為3個步驟。
第一步:病史採集
詳細向醫生說明孩子的基本情況,比如年齡、出現性發育的時間、性發育的特徵、飲食結構和習慣、家族史等。
第二步:體格檢查
收集好基本信息後,醫生會對孩子進行體格檢查,包括身高、體重、甲狀腺大小、甲狀腺是否出現異常、性腺發育情況等。一般會用「Tanner分期表」來評估孩子的發育水平。
第三步:輔助檢查
為了進一步明確性早熟的病因,可能還要進行一系列輔助檢查,比如骨齡檢查、性激素水平檢查、GnRH激發試驗、性腺彩超、頭顱影像學檢查等,以便對症下藥。
目前,治療兒童性早熟的藥物主要是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包括曲普瑞林、布舍瑞林、組氨瑞林等。
四、遠離性早熟,家長須知
預防孩子性早熟,家長應該承擔起主要的責任。
控制體重,避免營養過剩
讓孩子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均衡膳食,少吃高熱量食物,還要適當運動,將體重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
少吃保健品、補品
人參、鹿茸、燕窩、蜂王漿等保健品和補品,孩子真的沒有必要吃。不少保健品和補品含有激素,甚至含有不明化學成分,對孩子的成長無益處。
保管好家中的藥品
無論是避孕藥,還是其他成年人服用的藥品,都要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以免孩子誤食,家長又不知情,最終造成性早熟。
遠離環境污染
裝修時使用的裝修材料或塑料製品,可能含有具有促進性腺發育的鄰苯二甲酸鹽,家長應注意避免讓孩子接觸。此外,合成樹脂的原料雙酚A也會促進性發育,應讓孩子遠離。
多關注孩子的發育情況
家長要多花點時間在孩子身上,對於一些不符合年齡的異常情況,要及時重視,帶去醫院檢查。
兒童性早熟的危害不容忽視,家長一定要多個心眼,保護好自己的孩子,降低性早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