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看了這個「可怕」的媽媽,我才明白什麼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媽媽好好愛自己,才能溫柔以待,溫暖孩子的心,給予孩子向上的力量。

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

監控畫面里,一位年輕媽媽的身後背著嬰兒,屋裡還有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坐在小凳子上吃飯。

但她絲毫沒有顧及兩個孩子,連扇自己耳光不說,還一把將飯桌掀翻。

她的行為明顯嚇到了小孩。

小孩慌忙站起身,端著碗躲到了一邊。

年輕媽媽為什麼突然間情緒失控呢?

原來,她等丈夫回家吃飯等了很久,最後等來的卻是丈夫喝酒不回來的消息。

這位媽媽將屋裡收拾得比較乾淨,哪怕領著兩個孩子,也做了可口的飯菜。

可是,她每天忙碌地照顧孩子、操持家務,唯獨忘了愛自己。

以至於有點不修邊幅,甚至情緒容易失控,出現了自虐傾向。

評論區里一位網友說了這樣一句:「我會生氣,但不會打自己,自己都不愛自己,何況其他。」

深以為然。

媽媽連自己都不愛,何談愛孩子,何談教育?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首席心理治療大師薩提亞寫過一首詩,其中有這樣一段:

你若不愛你自己,你便無法來愛我。這是愛的法則。因為,你不可能給出,你沒有的東西。

媽媽只有先愛自己,活成孩子的榜樣和動力,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越是拼盡全力的媽媽,越容易崩潰

前段時間,朋友在深夜發了個朋友圈。

她說:活著真累。還配了一張在天台上的照片。

雖說平時聯繫得少,但我擔心她出事,急忙發起了語音通話。

她說自己沒有想不開,只是想宣洩一下壓抑的情緒。

原來,婆婆快六十多歲,患有高血壓。每天下班後,就讓婆婆休息,自己帶兩個孩子。

輔導老大的作業,還要帶小女兒,為了孩子像個陀螺不停地轉。

當小女兒不聽話時,她一下子沒有控制住脾氣,把小女兒打哭了。

丈夫進來哄孩子,還怪她脾氣大。

直到家人都睡著,她才一個人躲在衛生間裡哭了起來。

普通媽媽越拼命,越容易崩潰,連明星媽媽也是如此。

記得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有這樣一個片段。

拳王鄒市明的妻子冉瑩穎,為新家準備了一個派對,還叮囑老公回來參加。

老公卻因為有訓練任務,沒能回來。

冉瑩穎知道時很難過。可她收拾好心情,依然熱情地招待大家。

派對圓滿結束後,她又開始收拾整理……

一個人的時候,她終於扛不住了,失聲痛哭。

她說:「當人群散去以後,我忽然有點覺得我變成了我媽,還是又當爹又當媽……

在忙碌中崩潰的媽媽,是很多媽媽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心理學上有個「踢貓效應」,指的是壞情緒會傳染給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進而產生連鎖反應。

當忙碌的媽媽的生活里充滿了忙碌時,稍微有點不順心,就很容易崩潰,並將崩潰後的壞情緒反饋到孩子身上。

這種壞情緒是消極悲觀,或是生氣發火;是情緒暴力,或是怒吼打罵。

不管是哪種壞情緒,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

媽媽越想拼了命付出,越是容易崩潰,反而更加照顧不好孩子,甚至傷害孩子。

自私的媽媽,才有餘力愛孩子

曾在網上看過作者子夜海藍講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蘇秦,名牌大學法律系畢業。

為了孩子,她當起了全職媽媽。

她辛苦付出一切,得來的卻是孩子不聽話老公不回家的結果。

就拿孩子填報高考志願來說,她想讓孩子考法律系,但孩子喜歡寫小說,想學中文。

當她得知孩子最終報了中文系後,終於怒不可遏地發火了。

「媽媽都是為你考慮,你怎麼不明白?」

「媽,我知道您很辛苦,可是我真的不想讓你為我付出一切。我小心翼翼的拼命努力,稍有懈怠就有一種負罪感……」

打那以後,蘇秦決定做出改變。

她上了廚藝班,兩年後,成了美食專欄作者。

女兒寫的小說出版了,就連老公也按時回家了。

相信很多媽媽都和蘇秦一樣,為了孩子無私付出所有的愛,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忽視了自己。

幸運的是,當蘇秦變得自私之後,家庭更加圓滿,生活越來越好了。

一個媽媽曾給她的丈夫講了這樣一個道理:

「假設我是一台機器,24小時不間斷運轉的話,就會一直處在高耗能狀態,自然容易磨損、有噪音,容易報廢還容易出廢品。

但如果能每周保養半天,好好上油、潤滑、散熱,那在其餘的6.5天裡,既沒噪音又跑得輕快,多好呀!這可是0.5+6.5>7的好事啊!」

自此之後,丈夫心甘情願地承擔了一部分育兒任務。

的確。

媽媽要自私一些,時常給自己「放風」。

「放風」獲得的愉悅感、幸福感,會轉化為一股托舉孩子的力量。

媽媽合理的自私,是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

愛自己的媽媽,離不開3件小事

一個好好愛自己的媽媽,魅力十足。

她們都會做到下面這三點。

1、多一份樂觀

曾看過泰國的一個短片。

片中,女兒想種豆芽,媽媽說,我們可以試試看!

但她們連著種了兩次,豆芽都死了。

女兒很沮喪,媽媽卻說:沒關係,我們再試!

直到第三次,她們終於找對了方法。

媽媽問女兒:要不要再嘗試種點別的呢?

女兒開心地說道:我們可以試試看!

不知不覺中,媽媽用樂觀和堅持深深地影響了女兒。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父母給予孩子正確的思維陣地,就等於給了他面對世界的依仗。」

樂觀的媽媽,養育出樂觀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難免會遇到風雨坎坷。

積極樂觀的孩子遇到挫折時,有面對困難的勇氣,更有戰勝困難的決心。

媽媽樂觀,是孩子擁有陽光心態的底色。

2、多一點打扮

前段時間,朋友很傷心。

她說,幼兒園剛開學時,她每天接送小女兒。

可這段時間,女兒卻不讓接送了。

她笑著問為什麼,女兒說:

「小朋友的媽媽都很好看,就你最丑了。陽陽還說你是我奶奶。」

朋友呆立在原地,難受、尷尬的情緒瞬間湧上心頭。

她只有三十五歲啊!

可是看看鏡中的自己,隨意攏好頭髮,穿了一年多的黑色運動服上還沾著女兒不小心澆上的番茄汁……

自從有了二胎後,她每天都忙忙碌碌,下班後一心撲在孩子身上,壓根兒沒想著抽時間拾掇自己。

痛定思痛。

朋友開始學化妝,穿得體大方的衣服。

一番打扮後,女兒開心地喊:媽媽好漂亮,媽媽好漂亮!

心理學博士張怡筠曾說:媽媽越時髦,孩子越自信;媽媽身材越好,孩子越驕傲。

媽媽追求美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媽媽愛美,才能引導孩子了解美、懂得美。

不論在怎樣的境遇里,孩子都能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給生活添光增色。

3、多一些成長

最近,一個女孩分享的媽媽考研的故事上了微博熱搜。

#45歲媽媽考研考上重慶大學#的話題閱讀2億,討論2萬次。

據網友講述,這位媽媽在陪讀時,決定考研。

每天都會抽空看書,中午回家學一個小時,晚上七點多下班後學到深夜。

經過不懈努力,媽媽終於考上了。

無獨有偶,一條高贊評論也提及了長輩的勵志故事。

評論寫道:那年我考上大學,我媽成人高考考上本科,我姑考上研究生。她們一直是我的榜樣,我高中三年在奮鬥她們也在奮鬥。

勵志故事的背後,藏著一個真相:媽媽不斷學習成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在《陪孩子終身成長》一書中,樊登說:「你必須成長,才能陪孩子成長。」

聰明的媽媽,會把雞娃轉換為自我成長。

媽媽越努力成長,孩子越容易成功。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

母親的含義是影響,對孩子的影響既有先天植入,也有後天滲透,並貫穿孩子身上的每一個細胞。

媽媽懂得愛自己,才能眼中有光,愉悅地付出愛,給予孩子溫馨的成長環境。

媽媽好好愛自己,才能溫柔以待,溫暖孩子的心,給予孩子向上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點點滴滴。

媽媽愛自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福氣,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願每位媽媽都能好好愛自己,活成一束光。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富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15/168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