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綠色情報員:欲望非洲(上) 中醫藥的掘金熱

中醫藥產業在非洲迅速擴張,當地民眾在零售通路購買中藥保健品。(法新社

非洲,是中醫藥的第二個大陸。近年來,中國透過一帶一路打通進軍非洲的經脈,大舉輸出中醫藥產業,中非的中藥貿易活絡翻漲,一如武俠小說主角的任督二脈被打通,內力突飛猛進。

僅管這幾年中國在非洲各國的投資銳減,工程建設接二連三停擺,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在中非貿易整體下滑的情況下,雙邊醫藥貿易額逆勢增長至16.02億美元,同比增加近14%。事實上,2013年起中醫藥跟著一帶一路走出去,在「以醫帶藥、以藥興產」的戰略下,2017年,中非之間中藥進出口總額上看8,000萬美元,較5年前增長了兩倍。

一帶一路打通中藥節點

 

 

中國政府透過一帶一路輸出中醫藥產業,近年中非的中藥貿易額不斷翻漲。(路透社)

英國環保組織「環境調查署」(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 EIA)11月發布調查報告指出,中醫藥產業在非洲迅速拓展版圖,目前約有2,000位中醫師在非洲45個國家執業,中醫藥企業、診所積極在非洲各地設點;中非論壇大力支持中醫藥和非洲傳統醫學合作交流,這一場COVID-19大流行更讓中國政府能夠強化中醫藥在非洲的推廣。

「我們知道傳統醫學是許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在非洲及其他地區的醫療保健中發揮重要作用。」EIA野生動物倡議家Ceres Kam憂心忡忡說,「我們非常擔心,中醫藥在非洲大規模擴張將會引爆連鎖效應,正如中共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浮現的問題,當含有野生動物藥方的需求急劇增加,會進一步導致更多物種受到威脅或滅絕。」

這份調查報告沒讓長期關注動物保護的作家上田莉棋感到意外,她曾經在奈米比亞、南非和馬拉威的動保中心擔任志願者,她表示,非洲動物盜獵的最終買家以亞洲人居多,根據一些調查統計,越南和中國是最主要的藥用市場,其他亞洲地區包括新加坡、香港、泰國、寮國則扮演重要的交通中轉站或轉運港角色。

八成非洲人仰賴傳統醫療

 

 

英國環保組織EIA最新報告發現,非洲各地零售點公開銷售含有動物成分的中成藥。(截自EIA調查報告)

「現在很多非洲國家都歡迎中醫藥,以我的國家布吉納法索來說,很多人喜歡針灸,主要原因是非洲也有傳統醫藥,所以大家不會排斥中醫藥,把它視為替代醫療(alternative medicine)。」台灣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江德曼(Thiombiano Dramane Germain)以流利的中文說,「世界衛生組織分析中醫在非洲受歡迎的原因,80%的非洲人仰賴當地傳統醫療,大家相信傳統醫生。」

本身是中醫師的台灣衛福部駐史瓦帝尼大使館參事黃林煌認為,中醫藥和非洲傳統醫藥在草藥上有相似之處,非洲傳統醫藥大量使用當地生長的植物,辣木是其中常見的一種,不過卻少用動物和礦物,中醫藥相對較喜歡使用動物和礦物。

「我得過瘧疾可能有1、200次,每年7、8月雨季的時候,因為蚊子多,我都會得瘧疾,媽媽會從後院拿些樹葉、樹皮,然後煮給我喝。」江德曼聊起個人經驗,「我認識的人90%通常都會先以傳統方式治療瘧疾,通常就好了,除非身體免疫力很差,才會送去看西醫。」

江德曼的博士論文聚焦在「中國大陸對非洲外援」,他認為中醫藥「接地氣」也是重要關鍵,「之前布吉納法索蓋中醫中心,找了非洲有名的傳統醫生一起互相交流意見。另外,我在家鄉遇過很多中醫,他們會努力講當地的語言,所以不會有隔閡。」

無證中醫和假藥問題叢生

 

 

無證中醫師是非洲中醫醫療體系的病灶之一。(法新社)

不只是非洲人,中國人也是龐大的中醫藥消費族群。黃林煌指出,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參與非洲各國的工程建設和資源開發,把中國的工程師、工人整個搬過來,加上很多中國人也來投資設廠,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些中國人來到非洲,就會有中醫藥的需求。

「以南非來說,據說有將近100萬中國人,所以當地中醫藥發展非常快,很多中醫師在南非開業,北京同仁堂也來這裡拓點,當地也有很多中藥房,賣一些中藥產品,像是壯陽藥、減肥藥等。」黃林煌在非洲住了10個年頭,他觀察到非洲各國的中醫藥發展隨著中國人口而有不同,「比如說史瓦帝尼、幾內亞披索,中國人比較少,中醫藥產業發展相對緩慢。」

EIA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政府不但和許多非洲國家簽署正式協議以支持中醫藥發展,同時也爭取某些國家在法律上認可中醫,如奈米比亞和南非。以南非為例,2001年通過聯合健康法,由聯合健康總署對中醫師和針灸師註冊管理,發放執業執照。

不過,非洲大部分國家的法律並未認可中醫,也缺乏相關認證法規,來自馬里的中醫師迪亞拉(Diarra Boubacar)接受《北京周報》訪問時表示,「隨著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不斷增加,中醫藥也隨之而來,其中很多無證的中醫醫生、不合格的養生專家和他們的假藥假產品也到處可見。」

黃林煌也看到當中的無證照亂象,甚至中國人開的中醫診所內有西醫師,由於南非實施公醫制度,只要擁有合法的身份證件就可以極低的費用就醫,不過,南非有幾十萬中國人沒有取得合法居留證件,所以他們可能選擇到中醫診所就診,而西醫師也許私底下會進行西醫診療。

中藥是非洲動物的致命藥?

 

 

專家憂心,隨著中醫藥市場愈來愈接近來源地,可能威脅瀕危物種的未來。(路透社)

中醫藥爭議不休的還有動物入藥,EIA研究調查人員走訪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尼斯堡發現,零售店銷售含有動物成分的中藥產品或中藥材,包括虎骨、龜殼、犀牛皮等,有些產品外包裝還放上穿山甲圖片以宣傳療效,當地市集還公開販售象皮、穿山甲鱗片。此外,研究人員從網絡平台搜尋也發現,多款中藥產品含有象牙、象皮,而根據《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貿易公約》(CITES)的資料庫顯示,辛巴威和南非是出口象皮至中國的最主要國家。

「雖然大多數中醫療法以植物為基礎,但是有些製藥公司繼續從受威脅的動物中提煉成分,加劇了這些物種的生存壓力。」Ceres Kam語重心長說,「中醫藥對受威脅物種的利用可能進一步刺激需求,並助長野生動物犯罪,最終導致過度開發。」

中醫藥市場已經越來越接近動物來源地,某些中國企業還計劃建構從採購到販售的完整供應鏈,黃林煌表示,這是一個隱憂,中國的產業連結近動物來源地,可能再帶回東方市場,比如說犀牛,中國、東南亞等國家還在使用犀牛角,這幾年南非每年仍有數百頭犀牛被獵殺,活活被摘除犀角。

「當中藥需求量增加,這些動物的生存壓力肯定會增加。」上田莉棋說,「回顧象牙貿易歷史,象牙貿易曾經很長時間被禁止,後來CITES一度把象牙貿易列為合法,大象的盜獵數字出現誇張急升,所以合法的動物貿易是否會助長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兩者似乎會同時增加,以象牙例子來看,設立商業機構勢必會對物種和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帶來負面影響。」

隨著中醫藥在非洲加速拓展,江德曼認為,這對野生動物可能會有一些影響,非法獵殺可能會成長一些,但影響力沒有那麼顯著,畢竟才剛開始,當地民眾對野生動物消費模式也不會這麼快跟著改變,因為很多非洲種族的圖騰信仰具有動物元素,有些動物是神聖且不可屠殺,傳統文化根深蒂固存在非洲人生活當中。

EIA報告也指出,有些中國貿易商開始在亞洲販售含有非洲傳統醫藥成分的保健品,例如辣木籽和育亨賓(Yohimbine)樹皮。江德曼表示,龐大的中藥保健消費人口,可能挾帶過度消費的壓力,不過,非洲動植物還同時面對地球暖化、環境污染等巨大威脅,地球暖化導致乾旱,樹木無法生長,甚至沙漠化,嚴厲衝擊自然生態。

中國要擦亮中藥名片,把中醫藥推向國際新路子,上田莉棋提出良帖,「以動物藥方來推廣中藥,對中醫藥的前景沒有多大幫助,一來動物資源愈來愈少,二來對其他文化而言,接受程度也會不高,中藥產業要朝科學化發展,驗證很多動物肢體不是那麼有效,或是以草藥替代動物,這可以讓中醫藥走向更遠的未來。」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24/168707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