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如果道光帝重用林則徐,就可以打贏鴉片戰爭嗎?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 

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這個名詞給予了國人太多太多屈辱和不堪回首的含義。有許多人認為清朝在鴉片戰爭中失敗在最重要原因,在於昏聵無能的道光帝罷免了林則徐,致使這位最令洋人膽寒的大清名臣失去了力挽狂瀾的機會,如果此戰由林文忠公掛帥,定可馬到功成。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如果道光帝重用林則徐,就可以打贏鴉片戰爭嗎?

英軍怕林則徐?英軍:我們咋不知道?

說重用林則徐就能打贏英軍的人們,最愛引用的一個例證就是「夷人懼怕林則徐」。其實不僅是現在,在當時這種論調就已經是屢見不鮮。

比如英軍登陸廣州灣時,當地民眾在發布的《盡忠報國全粵義民諭英夷檄》中質問來犯的英軍:「爾自謂船炮無敵,何不於林制府任內攻犯廣東?」

而當戰爭結束後清人撰寫的3部知名度最高的戰爭紀實性著作《道光洋艘征撫記》《夷氛聞記》和《中西紀事》中,它們的作者魏源、粱廷枏、夏燮也無不認為林則徐是「該夷所畏懼」。

《中西紀事》全書二十四卷,記載鴉片戰爭前後至咸豐末年中外關係的史事

那麼,英國人到底怕不怕林則徐?答案是否定的。在英國議會就是否發動戰爭的辯論中,反戰派所提出的兩大於戰爭不利理由,一是這場戰爭將會被世人認為英國在為毒品貿易保駕護航,一是這將開創以暴力手段解決經濟糾紛的不義先河,沒有一個提到林則徐;

而在正式宣布對中國發兵後,以外交大臣巴麥尊(現多譯為帕默斯頓或帕麥斯頓)為代表的強硬派更是發出狂言:「對於中國這樣的軟弱政府,勇敢地動武,可以收到意外的效果。」「若對中國動武,大英帝國的唯一犧牲,就是晚半年拿到茶葉稅。」(《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鴉片戰爭》第二冊)不難看出,作為當時資本主義世界的龍頭老大,通過工業革命一舉成為最強工業國的英國根本就沒有把大清放在眼裡,更何況一個林則徐?

 alt=

第一次鴉片戰爭 示意圖

至於有人說英軍在一開始沒有進攻防守嚴密的廣州,而是轉而北上,這正是懼怕林則徐的表現。對於這一點,只能說主觀性居多。實際上英軍在戰前的規劃中,就明確制定了「有效的打擊應當打到接近(清朝)首都的地方去」的作戰方針。因為他們知道清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也只有在北方製造出足夠的威脅,「打得(清朝)大皇帝服勁了,我們才能爭得賠償與通商」(《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鴉片戰爭》第二冊)。

可見從一開始,英軍就沒想著把林則徐當對手。他們很清楚在清朝的體制之下,怎麼行動才是於己最有利的。英軍千里迢迢勞師遠征,為的就是增加通商口岸。而當時的廣州本來就是大清唯一一個通商口岸,英軍能捨得把這裡作為戰場嗎?縱觀整個戰爭,英軍也沒有占領廣州(真正占領廣州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其後來向廣州的進攻,是為消除奕山所部的威脅(英軍認為議和期間奕山「主動挑釁」,他們只能「被迫還手」),而並非以占城為目標。

故而,所謂英夷怕林則徐,在當時並非如此。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海上戰鬥場景 

戰前布置:林公的水平只能如此

誠然,正如中外學者一致認為的那樣,林文忠公是那個時代中國最傑出的精英。他在廣州厲兵秣馬、整軍備戰,修炮台、造戰船、練兵勇、置器械,的確大大增強了廣州灣沿海清軍的防禦水平。然而後來的戰事證明,這些在當時看來最為強悍的岸防體系,在英軍的堅船利炮面前是相當的不堪一擊。這說明,從林公身處的年代來看,他所有的戰爭準備,並未脫離當時士大夫的思維範疇

例如他曾向道光帝上疏曰:「夷兵除槍炮外,擊刺俱非所嫻,而其腿足裹纏,結束緊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無能為,是其強非不可制也。」「……該夷無他技能,一仆不能復起,不獨一兵可手刃數夷,即鄉井平民,亦盡足以制其死命。」(《林文忠公政書》)以我們今天的認知來看,這樣的觀點不但是錯的,還帶有明顯的時代局限性,但那時這卻是對西洋事務最有了解的知識分子所提出的觀點。

 alt=

林則徐向清朝道光皇帝奏報收繳鴉片情況奏摺

實事求是地講,林公的戰前謀劃和備戰措施,雖然在其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了最好,但其在軍事理念、戰爭指導和對敵情的判斷等方面,相較於後來失陷的定海、鎮海、寧波等地的守將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用郭廷以先生的話說,那就是「不外倚弓、矢、刀、戟、藤牌、鳥槍、扛炮、噴筒而已」(《近代中國史綱》)這些仍然處於冷兵器時代的武器裝備,在英軍的眼中基本上不值一提。

廣州內河之戰中,英軍僅一天時間,就攻陷沿途清軍炮台三十餘座,繳炮400餘門,而自己僅傷亡13人——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左圖為清朝的大型兵船,右圖為英國的兵船 

林公的悔悟:我們真的贏不了!

其實,在戰爭中後期,林公被貶至浙江參與籌劃海防時,就已經清楚地了解到了中英之間的巨大差距。後來,他便在對友人的信中明明白白地寫道:「彼(英軍)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大陸之放排槍,連聲不斷。我放一炮後,須輾轉移時,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既遠調百萬貔貅,恐只供臨敵之一哄。」(《致姚椿、王柏心》)

應該說,在那個全國上下無不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時代,林公能準確認清差距、承認失敗,足見其無愧於「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之稱。所以道光帝無論是否將林公革職,都無法改變鴉片戰爭的最終結局。

鴉片對國人的毒害

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潰》一書中曾說道:「處在失敗中的人們,找不到勝利的跡象,最容易產生某種希望。林則徐就是這種希望。而且,局勢越危急,戰爭越失利,這種希望之火就越放光芒。由此,一個神話誕生了。一個林則徐不可戰勝的神話,占據了當時許多人的心,並流傳至今。」正所謂「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清朝已經全面被工業化、市場化、貿易化的世界潮流所拋棄的大背景下,僅憑林公一人之力,是絕無可能挽狂瀾於既倒的。也正因如此,鴉片戰爭的歷史教訓將時刻警示著我們這群後來人:固步自封終將導致落後挨打!

————————

參考資料:

〔1〕《天朝的崩潰》 茅海建

〔2〕《「民族英雄」林則徐》 馮愛

〔3〕《近代中國史綱》 郭廷以

〔4〕《鴉片戰爭前英國對中國的擴張活動》 林慶元

〔5〕《那一次,我們挨打了:中英鴉片戰爭全景解讀》 端木賜香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歷史D學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10/1694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