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心理學家:父母有效期只有10年,教育孩子別留下遺憾!

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小女孩在遊樂場尿褲子,媽媽第一時間不是給孩子換褲子,而是站在一旁居高臨下指責孩子好半天,直到周圍的人都看不下去出來制止。然而可悲的是,這位媽媽並沒有覺得有任何不妥,反而怪他人多管閒事:「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與你有什麼關係」?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看到這一幕難過很久,為了小女孩的處境感到難堪,為了這位媽媽的不懂教育可悲。作為父母應該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而不是像她一樣,在孩子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指責。

不確定小女孩的媽媽未來想到這一幕,會有怎樣的想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種難堪與責罵,一定會在女孩的記憶中留存很久。

01、父母有效期只有10年

心理學家教授李玫瑾說:「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教育一旦過期,就會成為孩子終身的遺憾。」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會認為自己有大把的時間陪伴他們,卻不知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圈後,會逐漸遠離父母。到那個時候,很多教育的機會就錯過了。

就像上文的小女孩,對於孩子來說尿褲子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對於大小便孩子還沒有足夠的控制能力,是屬於他們年齡的一種特徵。

然而,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媽媽沒有給予孩子安慰與引導,而是給孩子很多的責罵。

這種做法:一方面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在未來的日子中因為這件事情變得更加膽小;另一方面也會因為恐懼而影響孩子正常小便。

這就是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缺失,一旦錯過正確的教育時機,就會變成孩子的不幸,且這個不幸會伴隨孩子一生。

02、抓住教育的三個階段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在這10年中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孩子,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是一個大難題。畢竟人人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因此建議父母抓住三個黃金時段。

第一個階段:0-3歲給足孩子安全感

育兒專家說:「早期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就像搭積木一樣,最下面的越穩定,積木搭建的就會越高,因此父母要在這個階段父母要給足孩子安全感。

同學王璐在孩子1歲時離家外出工作,直到6歲才回來孩子身邊。結果發現,女兒一點都不快樂,而是謹小慎微,心思敏感。對於沒有陪伴女兒成長她感到非常後悔,但錯過的時光與陪伴已經無法彌補。

第二個階段:3-6歲給孩子言傳身教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六歲以前是人格養成重要時期,凡人生需要的重要習慣傾向、態度多半是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這個時期培養的好,以後只要繼續培養,自然會成為社會的優秀份子。」

3-6歲是孩子性格、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而這個階段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父母擁有好的習慣,孩子也會有好的習慣;如果父母懶散、愛說髒話,那麼孩子也會成為復刻版。

Tips: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個性給予正確的引導,不要用刻板的方法來教育所有的孩子。

第三個階段:6-10歲給孩子更多的尊重

很多孩子進入小學後,開始被「學業所累」。同時也經常會看到家長在輔導孩子時,對孩子爆粗口或者打罵。然而這種教育方法並不會讓孩子變得有多優秀,反而會因為這種教育變得更加「遲鈍」。

其實,這個發展階段,孩子在慢慢長大,他們的認知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小時候說一是一,而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因此,父母要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讓他們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孩子會更有自己的主見,未來會更好。

03、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養分

之前看到這樣一段話:「孩子就像一棵剛剛萌芽的小樹苗,而父母則是辛勤看護的園丁。不僅給予孩子愛的澆灌,還用良好的家庭教育作為孩子茁壯成長的肥料,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的確如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無論是人格還子學業,大多都是優秀的;沒有良好教育的家庭,是無法培養出健全孩子的。而家庭教育的好壞關鍵在於父母。

有人說:在中國最應該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這句話我很贊同,如果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就像那位不分場合「教育」孩子的媽媽。

父母也許太忙沒有時間,但對於孩子的教育請不要掉以輕心。別忘記父母的教育有效期只有10年!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句話是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說的,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也是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影響我的話。

凌晨媽媽來叨叨:

很多人認為自己不會教育孩子,沒有一個父母天生就會做父母,更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會教育。最好的教育是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孩子才能變得更加優秀。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凌晨媽媽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19/169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