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央視,當年也曾被領導人贈言"群眾喉舌,輿論監督"。只是時過境遷,現在只剩下標語"央視姓黨,絕對忠誠"。
編者按/媒體的職責在於為公眾追尋真相,守望社會公義。這個核心價值並不是哪個年代的教科書句子,無論是西方的新聞專業主義,還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這點都不可被抹殺。即使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央視,當年也曾被領導人贈言"群眾喉舌,輿論監督"。只是時過境遷,現在只剩下標語"央視姓黨,絕對忠誠"。這些標語的轉換,也許是當下中國媒體環境的一個寫照和注釋。縱使如此,只要還擔著媒體或者媒體人的頭銜,就需在各自的崗位上想辦法守著本分。正如獨立媒體人江雪所言:哪怕我們往前一毫米,這次我們往前了一點了,下次我們能往前再一點。近日西安終於迎來疫情收尾階段,但願仍被封城所限的市民可以早日解封,回歸正常生活。藉由這篇媒體觀察,讓我們回顧那些在封城過程中發不出的故事和聲音,照見當下媒體的失語困境,或可反思我們如何往前多一毫米。
西安自2021年12月23日封城以來,次生災難層出不窮,買菜難、買饅頭小伙被防疫人員群毆、孕婦流產、父親心絞痛猝死等事件引發社會強烈關注。
但機構媒體幾乎沒有發布深度報導,這與網上洶湧的民意形成強烈反差。"父親心絞痛猝死"事件中,當事人在微博、小紅書發帖稱,她父親突發心絞痛,遭多家醫院拒診,父親最終搶救無效去世。事後,僅《澎湃新聞》一家機構媒體發表採訪報導,當事人口述了父親的送醫經歷,並質疑"保全說,他在盡他的職責;接診的護士說,她在盡她的職責;醫院說,他在履行他的職責。(從)所有的防疫防控的要求(來看),每個人都沒有問題,到底有問題的是誰?""有聲音我們才能改進,我們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這篇題為《疫情中的"少數"》的報導發出不久便遭刪除。隔日,《澎湃新聞》在旗下公眾號再次發出這篇報導。
發出後不久便被刪除的西安報導(圖:作者提供)
另外有一家自媒體《風雪讀書社》也在公眾號發布了題為《等待核酸的6小時:西安封城夜我永遠失去了父親》的報導。這是一篇標準的深度報導,用5千字篇幅講清楚了父親發病後如何被多家醫院拒診、抵達醫院後空等核酸檢測結果、將近7小時醫院沒有人對父親採取任何的急救措施。相較於《澎湃新聞》簡要的問答體報導,這篇報導更加詳盡、深入。事後得知,這是一篇由年輕記者燕青撰寫、江雪編輯的報導。因各種原因,只能刊發於自媒體。隨後被鳳凰網等轉載。
"孕婦流產"事件至少發生了3次。12月29日,一名懷孕6周的孕婦被多家醫院拒診而流產。1月1日,另一名懷孕8個月的孕婦在醫院門口等待2小時流產。兩名孕婦都在微博發帖,講述自己遭拒診而流產的經歷。《中國新聞周刊》《新京報》分別發表了採訪到孕婦本人或家屬的快訊視頻,家屬簡單回應了正在住院治療。沒有媒體繼續跟進。
還有一名懷孕39周的孕婦,在有核酸檢測結果的情況下,依然被醫院拒診,不幸流產。孕婦在微博"郭玲LL"發帖講述自己的流產經歷,沒有媒體跟進採訪,目前微博也已刪除。
部分微博截圖(圖:作者提供)
中國的媒體生態中,每當發生新聞事件,各家媒體會第一時間發出快訊,篇幅常常在千字左右,甚至只是一條微博或一支短視頻,簡要地說明事件經過,採訪當事人的最新情況。而後,各家媒體的深度報導部門會跟進,更深入地採訪當事人,以及進行周邊採訪,再綜合此前的報導,發出一篇4000-8000字的深度報導。深度報導不僅需要講清楚事件經過,還必須有信息增量,常常需要多次、數小時地採訪當事人。
非虛構媒體也會尋找自己的報導角度,用更長的篇幅講述一個好看的故事。往往,非虛構報導的傳播效果最好。比如河南水災事件中,《故事硬核》寫的《災後鄭州:當一座都市忽然失去了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