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孫立平:無知是缺少知識,愚蠢是無力把握知識,愚昧是拒絕知識

作者:

前一段時間,我們曾討論過愚蠢是一種道德缺陷的話題。由此就引起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如何理解這句話中的愚蠢這個詞。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覺得那句話中的愚蠢,更準確地,也許應當理解為愚昧。下面就幾個相關詞的含義和區別,談談我的理解。

我先杜撰一個例子,以形象地表達我的看法。假如,最近市面上有一種農藥嚴重超標的蔬菜,在消費者中,對此議論紛紛。於是,出現幾種反應:

甲:沒聽說啊,真的嗎?不可能吧,沒事兒吧。

乙:我也聽說了,我問賣菜的小販了,他說沒問題,他們自己也吃這個。

丙:別聽他們瞎說,那麼多人吃,哪個吃死了?蔬菜不打農藥行嗎?我就不信那一套。你不吃我吃。

這三種反應,我們可以分別視作為無知、愚蠢和愚昧。

什麼是無知?

無知是指缺少知識,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狀態。應當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程度的無知者,都會在某些方面甚至非常多的方面缺乏知識。事實上,即便是卓越的學者,即便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擁有的知識也只是滄海之一粟。特別是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就更是如此。

那麼,為什麼有人被指無知,而有的人卻不會受到這樣的指責呢?這裡指的是必要的知識,應該知道的知識。其實,世界上許多知識,甚至絕大多數知識,我們是沒有必要知道或掌握的。晶片那麼熱,但我們普通人掌握晶片製造的知識,既不可能,也無必要。但對晶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有個大概而模糊的了解,在很多情況下是應該的,即使只是作為一種生活常識。

無知並不意味著愚蠢。在很多情況下,即使是被稱為無知的人,也主要是因為缺少接近某些知識的機會。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被稱之為無知的人,可能還是相當聰明的。其中的有些人,會有很強的求知慾,也懂得尊重甚至敬畏知識。甚至,有的被稱之為無知的人,比所謂有知識的人還愛學習,還更尊重知識。

還有一點很重要,無知的人是可以被說服的,他們往往並不排斥講道理。以上面的消費者甲為例,你告訴他相關的知識,他一般並無接受的障礙。而且前面說過,我們每個人在許多問題上都是無知的,但這通常並不會造成多大危害。從上述意義說,無知並不可怕。

什麼是愚蠢?

在這一點上,我現在的理解與朋霍費爾不同了。從根本上說,愚蠢是一種能力或智力上的問題,是指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不足。它的對應詞是聰明。

有人說,蠢人總是自以為是,自鳴得意。其實,有的時候是這樣,有的時候並非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愚蠢而謙虛者,大有人在。因此,自以為是,不是愚蠢的根本性特徵。那麼,愚蠢最大的特徵是什麼?是隨波逐流,是人云亦云,是缺乏應有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對於複雜事物的理解能力。在特定的條件下,群體性的這種特徵會對歷史進程產生重要影響。

這裡有一個問題需要澄清,這就是蠢人與蠢事的關係。雖然在許多時候蠢事是由蠢人做出來的,但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聰明人做蠢事。比如,我們有時會看到,非常聰明的人,可能會相信一些荒誕不經的事情,做出一些異常荒謬的蠢事。David Robson就曾經寫過一本書《智商陷阱》,專門討論過這個問題。

這裡最關鍵的,是智商與理性之間的關係。該書作者認為,智商是一種能力,而理性是一種規範。智商如同汽車的發動機,而理性如同開車的行為。所以,一個人可以既非常聰明,又十分地不理性。因為儘管他們有很好的邏輯思考能力,但是很多時候他們並沒有使用這種能力,而是選擇相信自己的本能直覺。

塔奇曼在《愚政進行曲》等著作中,更是提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最聰明的人為何做出最愚蠢的決定?在拿破崙希特勒、當年的日本執政者身上,都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盲目自信,剛愎自用,自負的衝動,都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愚蠢即是智力的問題,也是情勢的產物。

什麼是愚昧?

朋霍費爾所說的愚蠢是一種道德缺陷,我更願意主要從愚昧的含義來理解他所說的愚蠢這個詞。比如,我原來那篇文章《愚蠢:對自己可能是一種危害,對他人可能是一種罪惡》中的愚蠢這個詞,可能理解為愚昧更為合適。

人們往往將愚昧與愚蠢混為一談。實際上,這兩者並不完全相同。如前所述,愚蠢是指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不足。而愚昧的特點則是拒絕信息,拒絕知識,固執己見,難以說服。

前一段時間有個說法:最可怕的不是沒有思想,而是滿腦子標準答案,說的就是這種意義上的愚昧。

你說他笨吧,其實並不見得笨。有的腦子很靈光,有的甚至其專業知識可以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前面說,一個很有成就的科學家,在另外的一些方面卻很愚昧。智商與理性的分離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固守某些偏頗的、已經過時的知識,固守自己的一些信念或成見。這些知識和成見已經在他頭腦中形成了種種固定的答案。更重要的是,他對這些答案堅信不疑,甚至說起來頭頭是道。

這種現成的答案,有的是外部灌輸給他的,有的則是在外部灌輸答案的基礎上,由他自己進一步的思考形成的。所以有人說,這種人懶於思考,是不對的。他們有時還真的不是不思考。只不過那種思考大多屬於令人發笑那類的思考。

在大多數情況下,愚蠢常常會伴隨著一個優點,即多少有點自知之明:他們往往不太自信,對別人的看法不是拒絕,而是太不拒絕;不是不接受別人的觀點,而是太容易接受別人的觀點。比如那個消費者乙,別人說什麼,他可能就信什麼。消費者乙的信要比消費者甲的信,要更為盲目。但這樣的人,即使是盲從的時候,一般也不會過於極端。

愚昧可以造就極端,這也是愚昧的最可怕之處。愚昧之所以能造就極端,在於其對自己僅有的可能偏頗的想法與答案深信不疑,甚至有極深的感情投入。這樣,在遇到這個想法之外,特別是偏離這個想法與答案的言行的時候,就會怒火中燒。這樣,我們也就可以理解,愚昧,是最難溝通,最難說服的。

有人會問,愚蠢與愚昧會同時共存嗎?我想,應當會的,甚至常常會的。也許這才是朋霍費爾所說的那種愚蠢的全部含義。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孫立平社會觀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06/170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