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關於孔子的故事,據說是出自《論語》。故事是這樣的:孔子的徒弟子貢有一天遇到了一個身穿綠衣服的老者,這個老者向子貢提了個問題,問:一年有幾個季節?
子貢回答「一年有四季」,老者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春夏秋三個季節」。於是子貢開始和老者爭論,並且耐心地和他擺事實講道理,試圖讓對方接受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事實。
孔子
但是老者非常固執,並且很生氣,大聲嚷嚷著要找孔子評理,剛好這個時候咱們的孔聖人來了,於是子貢連忙把老師請了過來,孔子微微一笑,對老者說:您老說得沒錯,一年的確只有三個季節,是我的學生弄錯了。
聽完孔子的結論,老者這才高高興興地離去。但是一旁的子貢就感到非常困惑,老師說一年只有三季,這不是在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孔子於是開導子貢說:一年的確是有四季,但剛才那個穿綠衣服的人是螞蚱所化,螞蚱春生秋亡一生只經歷三季,所以你和他講道理是沒用的,只有跟著他說是三季,這事才能到此為止,不然他可以一直和你爭論不休,白白浪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論語
子貢聽完之後,才明白原來自己的老師才是真正的「聰明人」。這個故事,網傳是節選自論語的《子貢問時》,但熟悉論語的人應該都知道,在整部論語裡面都沒有出現過這樣內容,所以這個「三季之爭」的故事,很可能只是一種類似於民間的傳說,又或者只是現代人的杜撰而已。
不過,不管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出自於孔老夫子,它都具有很好的思想意義,它既有莊子「夏蟲不可以語冰」的哲理,同時也告訴我們遇到事情千萬別只知道講道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很多事,並不是光靠講道理就能溝通和解決的。
孔子
就如同和子貢爭論一年到底是三季還是四季的那個老者,就完全沒有和他講道理的必要,所以遇人遇事,一定要有區別對待的智慧,比如有三種情況,我們就應該少講道理。
當然首先我們要明確,少講道理,並不是不講道理,更不能不懂道理,如果面對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我們用其他方式溝通解決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那我們就沒必要固執地來講道理。
比如面對家人和親人的時候,你能凡事都用講道理來分得清清楚楚弄得明明白白嗎?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里的人每個人都應該要懂道理,但家事卻不可以事事都用道理來解決,更多的,只能和家人講愛與包容,家才有家的味道。
孔子
如果延伸一下,和朋友之間,有時候也只能講感情,而不能完全只講道理,因為人必須要有一定的人情味,才能獲得情感的溫暖。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面對商場或者職場,很多時候光是講道理也沒有用處,商場有商業規則,職場有職業規則,但規則不等於道理,老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所以在商場和職場,更多的應該講「利益」,怎麼利益共贏、互惠互利,才是最好的溝通和解決方式。
最後第三種情況,在面對衝突與矛盾的時候,如果雙方已經無法心平氣和地溝通,與其講道理,不如多講法律。
孔子
往往在這種情況下,你越是講誰有道理,對方就越是講誰的拳頭厲害,而且,即便是你有理,這個時候也千萬不要大打出手,當矛盾激化變成衝突的時候,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一定要記住首先自己要遵循法律,然後再用法律的手段來應對和解決,這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通過網傳孔子三季之爭的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蠢人遇事才只會講道理,越是愚蠢的人,越只會不停講道理,而聰明人早已另有妙招,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