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陳寅恪的學歷

作者:

陳寅恪的學問令人敬佩,但是誰能想到,他居然連個象樣的文憑也沒有!這是先生的侄兒陳封雄披露的。他說:「寅恪叔被人們尊為『教授之教授』。……他本人終其生連個『學士』學位都沒有。他在國內的學歷是『吳淞復旦公學畢業』,那時(1909年)復旦公學還不能算正式大學,也不授予學位。」(《燕大文史資料》第五輯174頁)

這與我的印象有些出入。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又查閱了蔣天樞的《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書中說,陳先生六歲入家塾接受啟蒙教育,十二歲就讀於自家辦的一所新式學堂,十三(其實還不滿12周歲)時,他與大哥赴日本求學,成為一位少年留學生。順便說一句,在《吳宓自編年譜》中,有「陳寅恪君……年十一,留學日本」的記載。吳學昭女士在整理時所加的按語是「此處疑為年十五之誤」,可謂誤上加誤。

兩年後,陳寅恪利用假期回國,與二哥一道考取官費,再次東渡日本,可惜僅僅一年左右,便因腳氣病中斷學業被迫返回。隨後,他插班考入上海復旦公學。1949年以後,陳先生在第七次交代的底稿中說,該校相當於「高中程度」。

1909年,陳寅恪從復旦畢業以後,赴德國考入柏林大學。兩年後轉入瑞士蘇黎世大學,後來又就讀於法國巴黎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中斷學業歸國。在此期間,他曾與另一位侄兒陳封懷談起歐洲的情況。據陳封懷回憶:「他在歐洲,特別是對英、德、法語言文字學術,有了深入的理解。他在這三個國家得了三個學士學位。」此說似乎有誤,陳先生好像沒有在英國求學的經歷。

1918年底,陳先生再度出國。這一次他本來要去德國,卻因為「歐戰尚未完全結束,遂先赴美國」,入哈佛大學深造。在那裡,他與吳宓訂交,吳在日記中對他多有讚譽。1921年,年過而立的陳先生再赴德國,入柏林大學研究院,直到1925年他才回國,應聘於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

據陳封雄說,抗日戰爭後期,燕京大學請陳寅恪擔任歷史系教授,他護送六叔(陳寅恪排行第六)一家前往成都就職。到校以後,叔侄倆談起歐美教育。封雄問:「您在國外留學十幾年,為什麼沒有得個博士學位?」陳先生說:「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具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

陳先生還說,自己從二十歲到德國,就立志要儘量多學幾種語言文字。為此,他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知識、找資料方面,至於有沒有學位,並沒有放在心上。這種情況在德國大學裡很普遍,大家認為,「只要能得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後來,封雄把這件事向自己的姑父俞大維提起,俞表示陳的想法是對的,所以是大學問家。俞還說:「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學位,但我的學問不如他。」

為了學問而不是學位,為了求知而不是名利,乃是陳寅恪對教育的最好解讀。這些年來,國人對考大學和考研趨之若騖,許多人是為了一張文憑和找一個好工作。對於這種現象,陳寅恪早有批判。他說:從前讀書人學八股,是為了功名富貴;如今留學生又一窩蜂地學工程技術,其希慕富貴,不肯用力學問之意,則一樣淺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工程技術是以科學為根本的,舍本求末,充其量,也只能是「下等之工匠」;何況一旦形勢發生變化,所謂最實用者,就成為最不實用的了。

這些話,對於今人應該有所啟發。

2022-03-04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老智有話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09/1718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