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李清照晚年最經典的一首詞,​開頭14個字,驚艷后世900年

李清照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一才女」。中國的女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只有宋代的李清照一人。

李清照的人生分為兩部分,「靖康之變」前和「靖康之變」後。

「靖康之變」前,李清照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女,出身官宦世家,衣食無憂,才華橫溢。嫁給趙明誠,夫婦二人志同道合,婚姻生活美滿。

可一切悲劇都發在1127年,「靖康之變」發生,北邊的金國南下攻宋,擄走了宋徽宗、宋欽宗,北宋滅亡。

李清照所有的美好化為烏有,國破、家亡、夫死,李清照流落到南方,承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苦痛。

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清照寫下了一首名作,開篇用7個疊詞,14個字,字字錐心,驚艷了後世900年。

這首詞就是李清照的名作《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一開頭就使用七個疊詞,這在前人的詞賦作品中,可以說絕無僅有。

可是,李清照寫下的這七個疊詞,十四個字,卻如石破天驚一般,讓人驚嘆不已,感動了後世無數讀者,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

這14字字,緩緩讀來,只覺齒舌音來回反覆吟唱,徘徊低迷,婉轉淒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瀰漫開來,久久不散,餘味無窮。

讀者從這14個字中,似乎看到了那個國破、家亡、夫死、文物散佚,人生無限悲涼的李清照。

詞的上片寫李清照的心境。李清照苦苦尋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叫人悽慘悲戚。再加上這種乍暖還寒天氣,詞人連覺也睡不著了。想到這一路的人生經歷,越想入眠就越難以入眠,於是詞人披衣起床,喝一點酒暖暖身子再說吧。

可是寒冷是由於孤獨引起的,獨自飲酒只會覺得分外淒涼。端著一杯淡酒,而在這天暗雲低,冷風正勁的時節,卻突然聽到孤雁的一聲悲鳴。

那雁兒似乎像舊時相識的大雁,可是舊日的一切都回不來了,失去了家園、去世的丈夫,還有那些散佚的珍藏,往日所有的美好,都再也回不來了。

詞的下片由秋日高空轉入自家庭院。園中開滿了菊花,秋意正濃。可自己無心看花,雖值菊堆滿地,卻不想去摘它賞它。

詞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時的日子多麼美好,詩詞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在受這無邊無際的孤獨的煎熬了。

獨對著孤雁殘菊,更感淒涼,珠淚盈眶。怕黃昏,捱白晝。對著這陰沉的天,一個人要怎樣才能熬到黃昏的來臨呢?漫長使孤獨變得更加可怕。

好不容易等到了黃昏,卻又下起雨來。點點滴滴,淅淅瀝瀝的,無邊絲雨細如愁,下得人心更煩了。

急風驟雨,孤雁殘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詞人的哀怨重重疊疊,直至無以復加,不知怎樣形容,也難以表達出來。於是詞人再也不用什麼對比,什麼渲染,什麼賦比興了,直截了當地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簡單直白,反而更覺神妙,更有韻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連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稍覺失色。一江春水雖然無窮無盡,但畢竟還可形容得出。而詞人的愁緒則非筆墨所能形容,自然稍勝一籌。

這首《聲聲慢》是李清照的傳世名作之一,不僅僅是因為首句引人讚譽,更是因為詞中所表達的悲愁,讓千百年後的人讀來,依然被震憾感動。這是李清照詞作的魅力,更是她才華的體現。

詩人不幸詩家幸,在經歷人生的極致苦難之後,方能有此佳作。詩詞君有時想,如果命運能對李清照再溫柔些,我們不讀這些佳作,又何妨呢?可歷史沒有如果,好想抱抱李清照,告訴她:您真是個可敬的人。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古詩詞文苑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20/172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