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為何不該夸孩子聰明?斯坦福心理學教授:這3種表揚方式才最管用

1963年,哈佛大學的羅伯特·羅森塔爾博士,在加州舊金山的一所小學完成了一場著名的實驗。

充滿「謊言」的實驗

正值新學期開始,這所學校的老師被告知,有一位備受推崇的科學家要給學生們做一個測試。

當羅森塔爾到來之後,他對學生們進行了號稱是一場創新的智力測試,並告訴兩位老師,

「根據今年來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好的教師

今年學校特地挑選了一些最聰明的學生給你們教。記住,這些學生的智商比同齡的孩子都要高。

一旁的校長也再三叮囑:測試的結果不能讓學生或家長知道,要像平常一樣教孩子們。

一年過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這兩位教師所教的班級成績是全校中最優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學生的分數值高出好幾倍。

然而,校長告訴了他們事情的真相,當初那份羅森塔爾給的「潛力學生名單」,只是隨機挑選出來的,他們兩個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師,都是隨機選出來的。

羅森塔爾認為,這項研究證實了期望的影響

正因為老師在心裡認定這個學生是天才,才會對他寄予厚望,上課時給予更多關注,並給他灌輸「你很優秀」的訊息,這自然會對學生產生一種激勵作用,讓他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績。

這個效應在最年幼孩子身上體現得最明顯,他們一年之內智力分數平均增加了27%,增幅最多的是拉美裔男孩,也就是在加州經常受到最低期望的群體。

被讚美的力量

羅森塔爾將這個效應和希臘神話故事相結合,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The Pygmalion Effect)。

在神話故事中,有一名叫皮格馬利翁的雕刻家,因為愛上自己雕刻出的少女雕像,向愛神維納斯祈禱。

愛神最終答應了他的祈求,將雕像幻化為人類,與雕刻家共結連理。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向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那個人就會進步得更快,成為你預期中的樣子

在上述案例中,老師如果期望哪些學生可以表現優秀,令他們也對自己有所期待,他就會努力表現,想要活出被期待的樣子。

這是正向的加乘效應,人們會因為他人的肯定和讚美,影響自己的情緒和想法,繼而改變自己的行為,以符合他人的暗示與期待。

這也側面說明了積極的心理暗示的重要性,我們不僅要對自己懷有期待,並努力去實踐它,對其他人同樣不要吝於讚美與期待,有時候它們會轉化為一種動力,收穫驚人的效果。

該讚美天賦還是努力?

人類本性中的需求之一就是讚美,每個人都希望被鮮花和掌聲環繞,但讚美運用到親子關係中,你誇獎孩子,是因為他聰明,還是因為他努力呢?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曾經認為聰明比努力更重要,因此父母應該多稱讚孩子的聰慧。

從小智商超群的德韋克,一直在「聰明命定」的環境下成長,她也用學術上的成就來證明自己「真的很聰明」。直到自己投身於這方面的研究,才發現聰明才智具有可塑性。

她找來400名讀5年級的孩子,在第一輪測試中不斷誇獎他們「你一定很聰明」或者「你一定很努力」。

隨後,她讓孩子們自行選擇第二輪測試:繼續和第一輪一樣簡單的測試,還是更困難但可以學到很多的測試。

「聰明組」的孩子多半選擇簡單測試,而「努力組」有90%的人選擇了困難的測試;前者在測試失敗後,傾向於將之歸因為「自己不夠聰明」,後者則認為是自己「缺乏專注」才導致失敗。

到了簡單的第三輪測試時,「努力組」的孩子成績明顯有進步,「聰明組」的孩子成績卻退步了20%。

德韋克對此總結出,經常稱讚孩子的特質或才能,會讓孩子過於在意自己的表現,在面對新挑戰時顯得躊躇遲疑,害怕冒險或失敗。這種屬於「固定型思維」,因為他們認定聰明是天生的,後天不努力也沒關係。

反而是因為努力而獲得稱讚的孩子,會認為失敗是成長必經的過程,不會有太多心理包袱,也更願意嘗試,對目標也更能持續堅持。這種則屬於「成長型思維」,不僅韌性強,還強烈渴望能夠主宰自己的人生。

父母如何正確地讚美

既然讚美對孩子的影響這麼大,那麼父母該如何掌握好其中的尺度呢?

讚美孩子,不但要有真心的肯定,也要說得出具體的理由。例行、禮貌、公式化的讚美,只會在一開始拉近關係,但不會直達內心,產生真正的激勵作用。

孩子本身的天賦並不需要特別強調,為目標展現出的積極和努力的姿態,才是應該褒獎的重點。

比如孩子,做家務活時,可以告訴他「我真喜歡你主動給家裡人幫忙」,而不是一味地稱讚他的勤快;當孩子完成一幅畫作時,可以告訴他「你的用色和人物表情都完成得很棒」,而不是乾巴巴地稱讚他是個繪畫天才。

其次,讚美孩子的時候最好不要進行踩捧比較,而是鼓勵孩子進行自我比較,通過自我剖析獲得進步的源泉。

最後,讚美不需要經常發生,已有研究證實,間接性的讚美更能鼓勵孩子,因為在可預測的生活中,意外的獎勵能激發更強烈的反應。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曾敏敏老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12/173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