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上海人膜拜張愛玲 只因其慧眼識中共

作者:

近日,上海人開始拜起張愛玲,並稱她為「跑路天后」。(公有領域)

上海封控下出現的種種吃不上飯、看不了病的慘況,也在喚醒無數身處歲月靜好的上海人、中國人。近日,上海人開始拜起張愛玲,並稱她為「跑路天后」,遙想她當年若不「潤」(Run的中文諧音,在上海封控期間成為爆紅字),一定會遇上什麼迫害。此外,在微博上,還有網友貼上張愛玲的照片,並寫上「拜祖師爺」、「祖師爺保佑我」,或是「拜了能保佑我潤嗎」等留言。

張愛玲是民國時期上海文壇四大才女之一,她出身名門,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李鴻章的女婿,祖母李菊耦乃是李鴻章的長女。此時的上海人膜拜起了張愛玲,無疑是因為她慧眼識中共,也因此表達自身對中共的不滿。

張愛玲是如何慧眼看穿中共的呢?她本名張瑛,父親張志沂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曾前往英國,較為歐化。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張愛玲,先是在私塾學習,後進入貴族學校。

早在中學時,張愛玲就顯示出了其文學天分,在一些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小說。19歲時,張愛玲前往香港大學文學院讀書。1941年底,日軍占領香港後,張愛玲回到上海,就讀於聖約翰大學,後因為經濟原因輟學,此後通過從事文學創作謀生。

在1943年和1944年的兩年中,張愛玲因發表《沉香屑》、《傾城之戀》、《心經》、《金鎖記》等中短篇小說,而在上海一舉成名。從那些流淌的文字中,你會感覺到她對世態人情的把握是如此的精緻、圓熟、冷靜而又充滿世俗的情趣。或許正是這份睿智,這對世事的洞察,幫助她逃避了人生的劫難。

1949年中共建政前,張愛玲因道聽途說而對中共「解放區」產生某些幻想,為此寫過《十八春》和《小艾》兩篇小說,對中共有正面評價。也基於此,在1949年後,她抱著觀望的態度留在了上海。中共自然忘不了將這位上海灘著名的作家「收歸旗下」。

1950年七八月間,在中共御用文人、上海文化官員夏衍的安排下,張愛玲隨上海文藝代表團到蘇北農村參加土改工作。這兩個月的生活,是她和中國大眾距離最近的一段歷程,但也是她感到最尷尬和痛苦的一個時期。她所看到的「貧窮落後」、「過火鬥爭」與當時要求的「寫英雄」、「歌頌土改」相去甚遠,她在寫、不寫、寫什麼之間困惑不已。

她承認自己寫不來「一般所說時代『紀念碑』式的作品」,而且「也不打算嘗試」。她感覺到自己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其敏銳的洞察力使她萌生了去意。加之與胡蘭成的關係,周圍不斷將其視為「文化漢奸」的言論和來自政治方面的威脅,最終促使她決然離開了中國大陸。

1952年7月,32歲的張愛玲拒絕了夏衍的挽留,以「繼續因抗戰而中止的香港大學學業」為由隻身去了香港。她後來多次仔細回憶這段經歷。例如,過了羅湖橋就已出境,但是她的腳夫認為還不夠安全,撒腿飛奔,穿過一大片野地,一直跑到小坡上兩棵大樹下,才放下行李,笑道:「好了!這不要緊了。」其後她又前往美國,並以七十四歲的高齡善終。

就在張愛玲走後不久,中共在大陸掀起了一個又一個運動。假如張愛玲留在大陸,1957年的「反右運動」肯定逃不過,更遑論後來的文革。而留在大陸的許多文人都慘遭迫害,有的如傅雷、老舍選擇了自我了斷。

假如她留在大陸,以她的傲氣,或許亦如一般,抱著「士可殺不可辱」的信念。然而,張愛玲就是張愛玲,她對時局的洞察力讓她擺脫了噩運。

在張愛玲離開大陸前往香港後,她創作了兩篇小說《赤地之戀》和《秧歌》。目前,儘管張愛玲的其它小說都可以在大陸公開出版,但這兩篇卻始終被中共封殺,原因就在於內容反共。

《赤地之戀》的時代背景是土改、三反運動和韓戰,小說真實描寫了中共對人性的摧殘與控制,在控制整個社會的黨面前,個人沒有容身之地,更不用說自由意志了。而《秧歌》則表現了中共暴力土改的殘酷,農民在飢餓中反抗,以及農民的反抗如何被瓦解,最後淪為政權的奴隸。「秧歌」這一意象是暗喻人民被迫出來的笑臉和假裝的幸福,揭示在政治高壓下農民的靈魂扭曲。

張愛玲在小說中預言道:「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正如她所預見的那樣,中共統治七十多年來,中華大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人民也一直在被蹂躪。而睿智的張愛玲選擇轉身離去,以及其留在大陸的同時代人的悲劇,都在告訴如今的上海人和中國人:遠離中共才能自救。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23/173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