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百億核酸產業大躍進:暴富之後,沒有未來

新冠兩年間,伴隨疫情而來的巨額的訂單、潑天的富貴,各種實打實的造富神話接連上演,將核酸檢測這個單一檢測項目的營收從不到十個億直接帶到數百億,相關從業人數則達到了十幾萬……

尤其是5月以來,國家相關部門提出,在大城市要建立步行15分鐘的核酸採樣圈,為中國即將進入的常態化核酸時代勾勒了形象,也勾勒出了即將到來的巨大的核酸檢測訂單。

然而,一年數百億市場的美好未來背後,是這個三四千種檢測項目中曾經高冷的小品種,變成了標準件,也變成了白菜價。公立醫院從大規模檢測中逐步抽身,社會採樣隊伍異軍突起,但後方的大型檢測機構、投資者卻已不再留戀。

「現在掉頭已經晚了」,也許是明年,也許是後年,相關企業將經歷一段「磨難期」,因為所有傳統核酸檢測項目加起來也無法裝滿已被撐大的口袋,沒有人能回答,買下的設備,擴建的廠房,應急招聘和培訓的員工,該作何處置?

一個註定的結局和一個幾乎可以預見的窗口期,仿佛又給予了這個在不確定中魔幻般長出的產業一定的確定性。既然已註定回到幕後,面對行業現實,「沒有氛圍」,政策、人才和資金仍有缺口,這個習慣於靠銷售模式打天下的產業又將去向何方?

十年不開張的小眾賽道

新冠之前,在擁有三四千項檢驗項目、號稱千億藍海的體外診斷市場中,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新冠核酸檢測所在的病原體核酸檢測都不像是有市場前景的業務。

一方面,像新冠核酸檢測這種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對機體及外來病原體的核酸物質或其表達水平進行檢測的分子診斷技術,還未成為檢驗主流。實際檢測產業中,項目占超九成的生化、免疫診斷、血檢才是最重要的細分市場。

另一方面,即使在分子診斷中,在後來的基因檢測熱潮中,明星業務也是新一代技術與百億產前診斷和腫瘤基因檢測新市場,而非病原體核酸診斷。在新冠之前,與病原體有關的核酸診斷項目,幾乎看不到「形成規模」的可能。

2019年,據第一創業證券預測,國內分子診斷市場的整體規模約66億,pcr市場約占一半,而這其中,包括儀器在內,與病原體有關的核酸診斷市場不過10億的規模,以HBV(B肝)、HCV(C肝)、HPV(人乳頭瘤病毒)、呼吸道病毒檢測為主。

而在新冠核酸檢測中,用於進行病毒核酸擴增的PCR技術是一種成熟於上世紀末的檢測技術。長期以來,PCR檢測是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基因檢測公司的必備項目,但由於需求量小,「提取擴增核酸」在實驗室中是一種相對高冷的業務,需要有一定年限的實驗員才能接觸到核酸操作,因為「對專業背景要求也比較高」。

彼時,第三方醫學實驗室(ICL)的生存空間在二級及以下基層醫院和民營醫院中,在特檢專業化中。檢驗科作為醫院的一大收入來源,在取消藥品加成、兩票制等改革背景中顯得尤為可貴,三甲醫院作為醫療服務的主力對檢驗業務進行外包的意願不高。從歐美學來的三方檢驗模式植入國內出現了水土不服,疫情之前,普檢項目已是紅海。

2017年,我國的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已達689家,區域病理診斷中心185家,但ICL整體滲透率僅為約5%,而海外成熟市場的滲透率均超40%。

「規模經濟」是ICL的最基本邏輯。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希望能將小醫院沒錢做、三甲醫院做不精的檢驗項目統一起來,要把物流體系統一規範起來,利用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因此,跑馬圈地對ICL尤為重要。

2018年,迪安診斷、金域檢測、艾迪康、達安基因四家龍頭企業就占據了70%的市場。激烈的競爭讓一些小型檢驗機構瀕臨淘汰。

在疫情之前,體外診斷行業的種種尷尬已經顯現,靠銷售模式打天下的上游設備和儀器面臨著國產化的難題,「國產設備故障率高,試劑能用但不穩定,今天一個值明天一個值」,「一些銷售出身的老闆本身就不重視技術研發,員工激勵做得不到位」。

而在這種種未解決的困境都在突如其來的新冠檢測大潮中被稀釋了,只有這項成熟度極高但曾經因為應用規模小、「價格降不下來」、「對從業人員技術要求度高」且投產比低的邊緣項目被無限放大,並成為了近兩年百億新冠檢測市場的起點。

開張吃十年:掙到了過去10年、20年都賺不到的錢

4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中國已經完成約115億人次的核酸檢測,這意味著平均每個中國人做過8.02次核酸檢測。

百億次檢測的背後,我國核酸檢測能力從2020年3月的126萬管/天,增長到今年5月的5700萬管/天——兩年來,中國幾乎從無到有地創造出了世界最大規模的核酸檢測產業。

儘管在近期集采和調價的壓價聲中出現了利潤變薄的聲音,但多位從業者告訴八點健聞,這只是「賺多與賺少的差別」,與之相對應的,是檢測量的提升,絕不代表沒錢可賺。

而在此之前的兩年間,「企業可能掙到了過去10年、20年都賺不到的錢」。

金域醫學在2021年年度報告中寫道,「近兩年來,由於新冠疫情暴發,作為病毒感染檢測的標準方式,核酸檢測需求大幅增加,部分『殭屍型』第三方醫檢企業被激活,也讓區域性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快速發展」。

在疫情之前,這部分「殭屍企業」,沒有業務量,房租、人力、機器是純投入成本,「以前一次PCR要80-150元,那時並非暴利,因為量比較少,設備100萬左右一套,裝修100萬,人員上最起碼配備2-4人。整體投入巨大,但如果一周做不了幾十份檢測,那就是在虧錢」,病毒學專家常榮山告訴八點健聞。

以「億」為單位的新冠核酸檢測,塑造了整個產業鏈。2020年,率先通過核酸試劑審批的華大基因、聖湘生物、達安生物、東方生物全年營收增長在199%-1203%不等。

兩年間,ICL企業增加了200多家,融資事件屢見不鮮。5月18日,靠疫情扭虧為盈的雲康集團於港股上市,其招股書中寫道,2020年和2021年COVID-19檢測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3.6%和56.8%,兩年間核酸檢測收入約為15.3億。

2020年8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了《進一步推進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全國所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傳染病專科醫院、各級疾控機構以及縣域內至少1家縣級醫院具備核酸採樣和檢測能力」,兩年後,中國有1.3萬家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展核酸檢測。一家縣級醫院,可能做不了無創DNA產檢,但大概率可以做核酸檢測。

公立醫院之外,截至3月底,全國建設了100家公共檢測實驗室、780家城市檢測基地,第三方醫學實驗室超過820家。

早期完成投入的頭部公司已進入躺賺模式,機器越轉越快,人員越用越少,「核酸檢測交由專班營運即可」,成本越來越低。

兩年間,像口罩一樣,檢測企業經歷了一波出海游,「去年海外疫情暴發時,出現了巨大應急需求,此時,國內產鏈業影響不大,就打了個時間差」。就連經銷商也賺了個盆滿缽滿,一位經銷商感嘆,「看別人做新冠出口,之前一年20多萬,這幾年動不動就80萬」。

後常態化核酸時代,巨大的產能誰來接盤?

3年間,籍這個小品種之力,整個行業迅速走完了其他行業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周期,大部分企業嘗到了成長的甜頭,然而,這個天量的單一需求會給這個依靠技術驅動的產業帶來什麼?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盈利需要規模效應來壓縮成本,但多數從業者卻不得不承認,因為提取、錄入等環節自動化程度不高,導致,巨量的核酸檢測工作幾乎變成了一個人力密集型的「苦力活」。

一位相關的從業者向八點健聞提出了自己的擔憂:「這只是一次性的單個業務的猛增,卻不是實驗室長遠能力建設的積累,實驗室並不會因為做了新冠核酸檢測的工作,能力水平得到什麼樣的提升的。」

先入的、後來的都衝進來掙了一波熱錢,但核酸試劑組分是「業內公開的秘密」;實驗室建設是複製能力的提升;海外市場應急審批關閉後,該進不去的依舊進不去;技術人才、研發能力仍然是稀缺品。新冠大潮過後,一切又回到了起點。

前述從業者進一步分析:「檢測量增加,操作人員要增加,機器也要被占用。在這種情況下,幾乎很難再靠規模的增加,把邊際的成本進一步降下來,規模經濟幾乎變成了一種規模不經濟。而這種規模不經濟的另一面則是:一旦未來不需要做如此頻繁的新冠核酸檢測了,這些設備和人員馬上變成閒置。於是,等到常態化核酸的階段結束,這些積累下來的龐大產能,幾乎很難找到相應規模的替代業務。」

在整個上海,疫情期間的日核酸檢測能力從100多萬管增加到了850多萬管,「幾乎每一家都在想辦法擴產能」,上海某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的創始人向八點健聞介紹。在那家公司,為了完成疫情的核酸檢測,把PCR儀從20幾台擴張到了近300台,單儀器設備方面的投入就達數千萬,而(大規模核酸的需求結束之後),「你很難想到什麼別的業務能夠用到這麼多台儀器」。

從一定意義上,核酸檢測產業所面臨的退出路徑問題,曾經是同為新冠概念產業的疫苗產業思考過的問題。2020年時,疫苗產業曾經擔心,如果新冠結束了,這些新冠疫苗生產線會不會被閒置?然而後來卻發現,疫苗註定會成為一個需要每年持續接種的品類,而核酸檢測產業,卻不一定有這種幸運。

不管是為擴張的產能找一個出路,還是為實驗室進一步發展尋找更好的著力點,目前看來,留給這個行業的時間窗口也許並不長。有流行病學專家告訴八點健聞:考慮到要退出嚴格的物理隔離政策,需要高效的疫苗和疫苗接種率達到相當的程度,而要達成這些目標,1到2年也許是個合理的時間,而這,正是留給三方實驗室們找到出路的時間。

迅速膨脹的巨量市場、幾乎確定的結局和可以預見的窗口期,又給予了這個在不確定中魔幻般長出的產業一定的確定性。那就是,裹挾其中的人們幾乎都知道,這樣的市場不可持續。據悉,相關領域的投資人們目前已「都投下一個熱點去了」。

對於身在其中的企業,關注產業動態,在疫情期間快速推出上海疫測達平台的中國信通院上海工創中心數字健康事業部張宇鳴總經理介紹,「進入比較早的公司,可能成本已經收回了,面臨的問題只是將來如何消化本次擴張的產能」,而頭部企業疫情前技術能力強已經在其他各賽道也充分布局,他們時刻關注需求退潮後的業務切換出路。

一位某國內Top3ICL機構的從業者向八點健聞透露:「新冠檢測方面繼續維持之外,他們的重心早已轉移到了以分子診斷為核心的特檢類項目」,後者有更高的技術要求、更高的利潤,以及廣闊的增長空間。

這位從業者認為:隨著新冠檢測價格逐步下調,行業內規模小、技術單一的小型第三方醫檢機構開始逐漸拋售,行業有望出現一輪洗牌,而後進一步趨向集中化,這也是國際上ICL產業的發展趨勢。

提升產業的集中度,為提升滲透率打下基礎,幾乎是訂單量暴漲的疫情時期為這個產業留下的最好的「遺產」了。

然而,這些遺產的背後,巨量的市場,卻並沒有在這個領域完成真正的人才和技術積累。

疫情之前的體外診斷領域「整體氛圍並沒有起來」,一位行業投資人舉了創新藥的例子,「創新藥是因為人才回國和投資熱潮,帶動了整個行業」,但在體外診斷領域,「疫情只是讓相關企業解決了資金問題,但大多企業還缺乏很好的員工激勵機制,人員待遇和更多的優秀人才流入的仍是難題」。

一場新冠疫情為這個產業送來了潑天的富貴,但這個故事的主角,那個曾經默默無聞的核酸檢測產業,卻幾乎不可能經此一役便開始雄霸舞台中央。於是,結局只能是一場後勁乏力的曇花一現和一地雞毛。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八點健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21/175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