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成都一家人外出慶生 哈士奇"拆家"損失200多萬

主人離家8小時,哈士奇瘋狂地「拆起了家」,衝進書房,打翻墨盒,甚至將價值百萬的古董級墨硯摔碎……這是寵物醫生汪楊此前診斷過的「寵物心理疾病患者」。雖然過去許久,他仍記憶猶新。

近日,一隻啄羽自殘的鸚鵡在寵物圈傳開,寵物心理疾病的話題再次受到關注。事實上,你可能不知道,你眼裡那些活潑可愛的寵物,它們也有著豐富、敏感的內心世界。它們的「異常」,可能不全是由病理原因所導致,而正是心理原因。它們會抑鬱、會焦慮,甚至還會自閉……

在大眾收入增加、單身經濟及銀髮經濟背景的推動下,中國養寵群體規模進一步擴大。據央廣網報導,《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0年養寵人的犬貓的數量突破了1億隻,這些由「喵星人」「汪星人」構成的強大寵物消費規模,已接近2100億元。

在寵物數量持續增長之下,寵物的心理問題也開始得到關注。記者採訪發現,國內目前還未形成系統的動物心理治療體系,仍處於摸索階段,但已有寵物行為訓練師出現,他們輔助糾正寵物的不良行為,收費價格並不便宜,5-6個課時,有工作室就要收1500-3000元不等。

培訓場景

主人外出哈士奇「拆家」 藏品毀於一旦 造成200多萬的損失

雖然事情已過去許久,但成都寵一家動物醫院的寵物醫生汪楊仍對該「患者」印象深刻。它是一隻哈士奇,由於「拆家」,被主人帶到了醫院。

汪楊告訴記者,聽主人介紹,她的家裡養了兩隻狗,一隻哈士奇,一隻杜賓。一天,她們全家一起出門給家中老人慶生,由於吃完飯又去唱了歌,直到8個多小時後才返回家中,但就是在這期間,哈士奇掙脫了狗繩,然後把杜賓的犬舍打開,兩隻狗衝進家中書房,把墨打翻,黑色的腳印踩得滿屋都是。

記者向狗主人確認了此事,狗主人表示,兩隻狗在瘋玩中把家裡一隻古董級的墨硯摔碎,由於要對墨硯進行修復,對屋內的家具進行更換,還要對地面石材進行清理,此次「拆家」共造成200多萬元的損失,

汪楊表示,哈士奇的表現就是典型的心理疾病,「平時有人關注的時候很溫順、老實,但從未離人的家中人突然全部離開,它就開始變得恐慌,隨著時間變久,它從恐慌開始變成報復,隨後就開始了『拆家』。」

汪楊說,這個案例中,除了哈士奇天生好動外,居住環境的突然改變,是它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汪楊說,其實狗的心理問題很常見,「會因為有人經過門口而吠叫,這是最基礎的心理疾病,因為它恐懼,就要發出警報,用聲音來恐嚇敵人。」再比如狗護食,「只要誰靠近就會咬。」和任何狗都要打架,這也是心理疾病的表現。

除了狗以外,動物中較常出現心理疾病的還有鸚鵡。由於鸚鵡情感細膩、智商較高,也易產生心理疾病,它可能會因為主人晚歸、不打招呼等改變而產生心理轉變,也會因為改變自然生活環境,運動量變小,而變得空虛無聊,從而患上抑鬱症

汪楊表示,鸚鵡的抑鬱症有很明顯的外在表現——啄羽。醫生在用皮膚篩選、抽血送檢等方式來排除傳染性疾病或病毒感染後,再通過它啄羽的順序及羽毛掉落的形態進行排除,最後便可確定是不是由心理疾病所引起的啄羽。

針對這樣的情況,醫生們一般會通過給鸚鵡服用藥物、戴頭套、製造複雜的覓食環境等物理方法來進行「治療」,同時,醫生還會提醒主人多給予陪伴,從心理方面進行安撫。

在汪楊看來,鸚鵡的心理疾病可以通過啄羽症來表現,但許多動物有心理疾病,卻沒有外在表現,或是有外在表現,由於它們無法言語,主人未能意識到,比如狗亂咬人、牛發瘋攻擊人類等。在他看來,寵物主只有在動物有外在問題時才會找到醫生,對動物心理問題關注不多。

培訓場景

國內暫無寵物心理醫院 但寵物心理病知曉度已變高

來自廣州的獸醫陳鈺珊在昆明經營了一家寵物醫院,在她日常的工作中,也會接觸因為心理問題而產生病症的寵物。據她了解,國內目前基本沒有專門的寵物心理醫院,寵物醫院也很少開設心理門診。

她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寵物出現病症,醫生會先做全身性的檢查,例如血液檢查,看它們是否因為疼痛才出現異常,在排除所有可能的病毒、細菌等因素後,醫生才會考慮心理問題。

她也曾遇到過因心理焦慮而出現啄羽自殘行為的鸚鵡,最後她向主人詢問近況,了解主人是否養了新寵、搬了家、有新生小孩等來確定寵物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以便對症下藥。

又比如,養貓的主人新接來一隻狗,可能會導致貓產生應激反應,出現流口水、拉肚子、過度舔毛、嘔吐等現象。此時,就需要藥物和情感的雙重治療,才有可能使寵物重獲健康。

陳鈺珊介紹到,跟人類聯繫較多、能構成情感聯繫的小型哺乳類動物都容易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例如貓、兔、鸚鵡都很敏感,也最易出現心理問題。

同汪楊一樣,陳鈺珊認為,現在許多寵物主對寵物的心理問題還不夠重視,「但相比於以前,至少知道寵物也會有心理疾病的人變多了。」她認為,現在雖然沒有專業的寵物心理治療中心,但寵物的主人都需要有一個相熟的、足夠了解自家寵物情況的醫生,「出現異常時能及時聯繫醫生詢問。」

成都瑞派華茜寵物醫院設有貓、狗專科以及鳥、蛇等異寵專科,但目前沒有開設寵物心理的專科,院長李代兵表示,「如果把寵物心理作為一個專科,可能養不活醫生,畢竟寵物跟人有差別,不會像人一樣有那麼多的心理疾病。」而且當前由主人主動提出寵物有心理疾病而前來就診的情況也較少。

他曾接診過一隻因接受不了自己癱瘓而啃咬自己後腿的狗,即使有痛覺,它也不停止啃咬的行為,這樣明顯的症狀才讓主人意識到是它心理上出現了問題,來到醫院後,除了對狗的傷口敷藥治療外,對於心理問題,他們只能告訴主人多陪伴、多安撫。

有的主人可能會認為,「我已經對它很好了,怎麼還會這樣?」李代兵表示,例如貓這樣思想較獨立的動物,它情緒敏感,除了要滿足物質上的需求外還需要情感上的關照,它們會敏銳地察覺到主人態度的變化,進而導致自己心理的變化。

「總體來說,主人對寵物心理健康關注的意識比以前更強了。」但李代兵依舊認為,設立專門的寵物心理醫院或門診暫時還不太現實,「養不活這個醫院,畢竟從客觀上來說,出現心理問題的寵物還是少數。」

培訓場景

寵物行為訓練師興起 讓寵物學會與人和平共處

在大眾收入增加、單身經濟及銀髮經濟背景的推動下,中國養寵群體規模進一步擴大,《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0年養寵人的犬貓的數量突破了1億隻,寵物消費規模已接近2100億元。

對於寵物心理醫院或門診的建立,汪楊持有積極態度。作為中國畜牧醫學會小動物醫學分會異寵及野生動物專科組委員專家,他認為,動物心理診療是獸醫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一個專科。這些年,他也在關注動物心理治療方面的問題,也在做相關的課題研究。

他認為,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在鋼筋水泥城市中的人們會越來越需要有動物來陪伴,養寵變成常態以後,寵物心理、病理性疾病都需要由專業醫生或專業人員來解決。針對有狂躁症、膽小症等問題的動物,這兩年,國內已發展出了專門的寵物行為訓練師來進行糾正。只是目前還未明文規定,動物心理治療是由專業獸醫獨立完成,還是由有資質的訓練師和獸醫一起配合完成。

汪楊提到,行為糾正是通過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改變動物的生活習性,如果力度掌握不好,只是受暴力控制,效果會適得其反。

在微博上擁有200多萬粉絲的寵物行為專家吳起,在上海經營了一家有關寵物訓練教育的工作室,開展寵物、寵物主、行業人才的培訓。吳起介紹,早期的動物訓練大多圍繞動物本身的習性來,比如利用它們對於食物的依賴讓它們掌握基礎指令,但現在更多採用親密的、人性化的方式,不僅要結合動物本能和品種特性,還要對寵物主做一些培訓和教育。

在他的工作室創辦的課程中,主人學習課程(狗狗與寵物主一起上課)5-6個課時費用為1500-3000元不等,通常90分鐘一節課,分為幼犬班、行為糾正班、成犬班,一個班10人左右。

培訓場景

吳起告訴記者,國外進行這種更為人性化的訓練方式大概比國內早二三十年,但近三四年,國內也開始越來越注重。吳起認為,國內現在對寵物教育的滲透率大概在13%左右,而七八年前大約是1-2%,也就是說,100個寵物主中只有1-2人會想到要將寵物送到專業的寵物培訓中心接受教育,更多人會採用自己教育的方式。

面對這種增長,吳起認為原因有三方面。首先,隨著國家對養寵的管理愈發嚴格,從品種到體型大小的限制,再到數量的限制,增加了人們對寵物培訓教育的重視,「無論主人想不想將寵物送去訓練,只要擾民了就必須要讓它學會更懂事」。

其次,隨著人們和寵物的親密度越來越高,主人希望與寵物有更好的互動,會前來學習一些與寵物的相處之道。「這類人一般偏年輕,希望以引導教育的方式來改善寵物的行為,把它們作為家庭成員來看待。」

最後,現在晚婚晚育的人不在少數,寵物主把寵物當作「子女」,喜歡把它們帶到戶外,因此寵物對外界的影響會更大,也就需要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訓,不給他人帶來困擾。

汪楊說,其實動物心理問題並沒有想像中難,當你在決定養寵物的時候,就要根據動物的習性來調整自己的時間,不去找「時間不夠」等藉口。出現寵物「拆家」的情況,多數都是因為陪伴不夠,「你越打它,它越叛逆,最後甚至出現咬人的情況,要對它們溫柔一點,出問題後不要簡單粗暴地解決。」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紅星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12/176133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