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兩個不一樣的故事

作者:

復旦教授周予同

周予同文革落難

周予同是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文革中因為早期的一次發言,被上級領導首先點名,將他作為靶子拋了出來供群眾批判,從此永世不得翻身,忍受了種種難以想像的侮辱和苦難,直到瞎眼、中風、長期癱瘓而病死。

1965年,內部討論吳晗的《海瑞罷官》,他在《文匯報》編輯部舉行的座談會上,憤激地說,如此全盤否定一部歷史劇,「將來要研究中國的歷史,只好取材於外國資料了」。會上,他公開說吳晗是好人,是清官,痛斥姚文元「亂箭射人」,「亂打一通」。這一下,可就闖下大禍了。

他早年在商務印書館主編過一段時期的《教育雜誌》,1934年發表了《中國現代教育史》一書。文革一來,有人翻他的老底子,從這部書附錄的「大事記」中找到一些字句,給他扣上「反共老手」的帽子。《文匯報》為此還用一個大版,刊登以《反共老手》為題的文章,批判周予同。

周家住宅在馬路邊上,有人就在他家住宅前面的牆上,用黑漆刷上「反共老手周予同」七個大字。來上海串聯的各路紅衛兵路過他家住宅,都可以進去「抄家」,把他拖出來跪在門口批鬥;家中所有財物、所藏圖書和日常用品都被抄光,屋裡連一隻鐘錶都沒有。他當時是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上海歷史研究所副所長,他妻子為了掌握時間,到復旦大學會計科借錢,買了一隻小鬧鐘帶回家中,豈知還不到一個小時,一隊紅衛兵闖了進來,又把這隻小鬧鐘抄走了。

後來批林批孔運動開始,他被山東曲阜來的造反派拖走,押解到曲阜孔廟中大批大斗,就因為他是研究經學歷史的專家,就憑空給他戴上了「尊孔」的帽子,還說他1961年到曲阜參加孔子學術討論會時,曾對孔子像三鞠躬,是孔老二的孝子賢孫。批鬥結束後,他從曲阜批鬥現場回到家中,便突發中風,此後長期癱瘓在床,直到病死。

周培源晚年追悔

還在上中學物理課的時候,何祚庥院士就聽說「全世界只有12個半人真正懂得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其中那「半個」,就是周培源教授。

1949後建國初期,于光遠在中宣部科學處主持工作,于光遠是周培源的學生,會經常找周培源探討物理學發展方面的問題,有時會派何祚庥傳話,何祚庥一度成了雙方的信使。

周培源多次跟何祚庥開玩笑說:「有一些學生本來成績很好,後來忽然變成了60分主義,我就知道那準是參加了學生的進步活動了。國民黨不會找我這樣的人為他們開黑名單,當然我也不會去開什麼黑名單,否則我一開一個準。」

周培源曾在課堂上不點名地批評某些學生:「不要去忙活動,那些活動都是浪費時間,那些『唯心』『唯物』的問題是搞不清楚的。」

但是到了1952年,經過一場思想改造運動,周培源在《光明日報》發表了6000字的長文,對自己的過去做了深刻檢討,表示要重新做人,從此,他也開始積極投身於運動了。許多學生在背後感嘆說:「我們的老師真的是大幅度地進步了。」

周培源的夫人王蒂澄不像丈夫那樣積極,依然保持著自己的愛好,喜歡收集中國古字畫。每逢周末她就會去逛榮寶齋、寶古齋,挑選購買字畫。周培源後來也被勾起了興致,有段時間,榮寶齋、寶古齋進了新貨常會通知他們,有時還會派人送來字畫,周氏夫婦便拿它們掛在牆上欣賞,討論,有時幾周還不能決定取捨。

為收藏字畫,王蒂澄生活節儉,困難時期成了北大、清華唯一患浮腫病的教授夫人。1980年代末,周培源夫婦將收藏的145幅元明清字畫無償捐獻給了家鄉的無錫市博物館。

1956年,在周恩來的提議下,周培源被任命為北大副校長。第二年整風期間,周培源沒有像一些高級知識分子那樣因有職無權而鳴放,他在北大是有職有權的,因為他遇到了江隆基。

江隆基是北大黨委書記兼副校長,是北大的實際主政者,早年留學日歐。江非常尊重知識分子,認為最好的團結就是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周培源與他共事非常愉快。

1959年1月,江隆基被調離北大,前往蘭州大學擔任黨委書記。燕南園幾乎傾園而出,為他送行。周培源默默無語,王蒂澄竭力安慰江隆基的夫人宋超,兩家的女孩難捨難分。

1978年初春,江隆基的夫人宋超來京申訴,此時江隆基早已在文革中被迫害至死。

1966年6月17日,受工作組支持的左派學生到江隆基家中,把61歲的江隆基一路拖著跑到操場,左派學生把桌子和凳子層層相疊,搭成高台,讓江隆基跪在上面,接受批鬥。

5天後,甘肅省委告訴蘭州大學學生,他們已經做出撤銷江隆基職務的決定。隨即,蘭州大學召開鬥爭江隆基的大會,對他罰跪、戴高帽子,再施以拳打腳踢,遊街示眾。

6月25日上午,甘肅省委召開萬人大會,正式宣布「撤銷江隆基的黨內外一切職務」。當天下午,江隆基被毆打致死。

宋超來京後,周培源去招待所看她,談到當年的情景,兩人都流下了眼淚。隨後,周培源給時任北大黨委書記的周林寫了一封信,附上了關於江隆基的兩份材料。在沒有得到答覆的情況下,他在6月9日的一次會上向學校黨委常委和其他領導散發了這兩份材料。作為回應,周林則寫了一份「情況說明」。兩人出現了意見分歧。

1978年4月,在時任中組部部長胡耀邦的大力推動下,中共甘肅省委為江隆基徹底平反昭雪,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

這一年,76歲的周培源出任北大校長。他很珍惜這個晚來的歷史機遇,希望能像蔡元培那樣在北大開創一個新局面。

這樣的願望後來沒有實現,當時的北大,派系林立,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撥亂反正談何容易。更何況,現實環境早已經不是校長負責制和教授治校了。對此周培源只能徒喚奈何,黯然神傷。

1980年10月,在家人和親友的勸說下,周培源經過慎重考慮,辭去了北大校長的職務,轉而擔任了中國科協、全國政協、九三學社主席、副主席的工作,把自己從一個科學家變成了社會活動家。對此,他不止一次深感追悔:「這不是我這一輩子所追求的。」那些年,80高齡的他,活動之多,甚至連有人從台灣駕機歸來,他都會被邀請去參加接見。與他很親近的朋友不解地問:「你是科學家,怎麼什麼活動都得參加,不能推掉嗎?」周培源無奈地說,不去不行啊。

晚年,三峽工程成了周培源最關注的事情,他是「緩上派」的代表人物,始終堅持自己不同於主流派的主張,即便住院期間,也不顧自己患有心臟病,會與人拍著桌子爭論。

1993年11月23日晚,他和往常一樣來到客廳,此時電視正播放一檔節目,一位熟悉的科學家,在銀屏上大談有關三峽的問題,他聽後一言不發,在沉默中走回了自己的房間。

第二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樣,先在陽台上打了一套太極拳,然後下樓到老伴房間問安。說話間,他感覺心臟有些不太舒服,說,我要回臥室躺一會兒。過了一陣子,家裡人去房間叫他吃早點,才發現91歲的周培源,已經溘然長逝,永遠地睡著了。

資料來源:

1、宋春丹《科學界一代宗師周培源,為什麼卻說這一生非自己所求》

2、楊寬《歷史激流:楊寬自傳》

3、百度百科《周予同》《江隆基》《周培源》等

2022-07-10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青衣仙子的一維空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13/177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