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工作職業 > 正文

按摩女工為何寧肯認賣淫罪,也不願被控無證按摩

INT175:紐約市+灣區家庭護理人員(Home Care Workers)的權利

在我們經常想像的高知高收入人群外,華人社區有大批工薪甚至低收入階級群體,而他們中很多人是看護。

紐約市議會正試圖通過 INT175以結束家庭護理人員的24小時輪班制。目前,家庭護理人員只要在3餐中獲得5小時的睡眠和每餐1小時的休息時間就可以被分配24小時輪班。更可怕的是,這意味著儘管很多護理人員需要全天照顧病人,也就是看護因為顧客的需求經常24小時輪班工作,但只能獲得13小時的報酬。另外,目前的法律要求在當前護理人員休息期間,不得為被護理人員分配另一位看護。

這種非人性的工作要求不僅極具損害著華人看護的身體,還導致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一些看護的工資損失超過25萬美元。

包括INT175在內的一系列工人運動的目標是將24鐘點工作日分為兩個12小時輪班,允許護理人員休息並獲得他們目前沒有得到報酬的工作時間的報酬。而這也有利於被照顧的人,因為他們將能夠得到更好的全天候照顧。工人們目前也在為加班時的工資損失而鬥爭。

A8281:紐約市按摩工人(Massage Workers)的權利

為移民按摩工政治代表權、勞工權利呼籲的組織紅鶯歌支持A8281法案的宣傳圖。

在紐約,無照按摩工作實際上比賣淫會受到更嚴厲的懲罰。為了避免更嚴重的無照按摩指控,寧可撒謊承認賣淫罪也不承認無照的按摩工的例子並不罕見。Red Canary Song(紅鶯歌)、NYCLU(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紐約分部)和其他移民權利組織已經起草了一項法案,將無照按摩工作非罪化保護亞裔按摩工人的權利。

紐約市的華人和其他亞裔移民擁有的按摩院經常因無照按摩工作而被警方搜查。亞裔按摩院之所以成為攻擊目標,是因為一個「所有亞裔按摩工作者都是性工作者」的種族主義假設,如果警察不能指控他們從事性工作,他們會想辦法以其他原因逮捕他們,然後通過強制認罪協議起訴他們。無論按摩工作者是否確實認為自己是性工作者,或者是否從事任何類型的性工作,對亞裔女性的迷戀仍然存在並推動了警察的暴力行為。

將按摩工作非罪化將減少或消除使亞裔按摩工作者面臨警察暴力或被停業風險的警察突襲,並減少按摩工作者因為壓力接受賣淫的輕罪指控而不是無照的重罪指控。

非罪化和合法化的區別以及性工作本身的非罪化心聲時間第二期有講過,之後我們還會繼續分享我們合作的致力於為移民按摩工政治代表權、勞工權利呼籲的組織成員帶來的故事。

零工經濟(Gig Economy)

你有從滴滴、Lyft或優步搭車嗎?吃過美團、Grubhub或 Doordash帶給你的外賣嗎?讓叮咚買菜、飯糰、Weee、Instacart給你送過菜嗎?如果你對其中任何一個說「是」,那麼你已經與為零工經濟工作的獨立承包商進行了互動——零工占中國全部勞動力的四分之一。而在美國,大約36%的工人是零工經濟的一部分,其擴張速度是美國總勞動力的3倍。

與全職員工不同,零工沒有退休金、健康保險或任何福利。許多人工作時間長、遭遇暴力、甚至在工作中死亡。零工工人沒有像傳統工人那樣多的勞動法來保護他們,因為沒有最低工資要求、工傷保護或限制他們能工作多久,這使得他們更容易被從廉價勞動力中受益的大公司剝削。

作為回應,零工工人正在組織爭取更人道的勞動條件和與傳統工人相同的保護。國際外賣工人聯盟(The 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Delivery Workers, IADW)主要組織華人外賣移民工人。在更非正式的範圍內,中國的零工工人實際上是在抖音上組織起來的。

IADW是Justice for App Workers聯盟的一員。

當前的勞工趨勢

最近,「躺平(quiet quitting)」這個詞在英文社交媒體上走紅。「躺平」指的是很多事情,但基本意思和在中文語境類似,也就是員工不做超出預期的工作不爭取加薪升職,更深層面上,意味著拒絕自己的身份與工作表現掛鈎。這些員工並沒有辭職,而是惡意合規(committing malicious compliance),以強調他們之前從事的額外無償勞動。這以前被稱為「按部就班工作(work-to-rule)」,並且多年來一直被教師工會等許多工會實踐。

的確,「躺平」並不是一個新現象,也不是贏得更好勞工權利的手段。這不是拒絕不公平的工作條件,而是對過度勞累和報酬不足的三心二意的回應。相比較之下,扣留勞動力和組織罷工是員工可以用來抵抗資本主義不可容忍條件的更有效的工具。比如,星巴克、亞馬遜、缺德舅和蘋果公司成功的工會運動已經將權力轉向勞工。

同理,大家在英文新聞和社交媒體看到的「大辭職(great resignation)」等其他工作場所的趨勢並不一定表明工人權利的增加。

首先,大多數關於大辭職的討論都沒有提到自2020年以來因新冠疫情造成的數百萬工人死亡和殘疾。同樣,「躺平」不應被誤認為是工人勝利的現象。勞工權利不是被動地贏得的,躺平仍然需要滿足對工作的最低限度的期望。

世界各地的移民、零工和家庭護理人員繼續為更好的工作條件、工資和福利而奮鬥。我們希望這些正在進行的鬥爭能夠啟發聽眾,鼓勵更多打工人看向社會化的組織和集體行動的方向,而不是像「躺平」這樣的個人主義反應。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紐約時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05/179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