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美國的疫情,真的結束了嗎?

CNN9月23日報導美國總統喬·拜登宣布「大流行已經結束」的言論引起了一些專家的不滿和憤怒,他們認為這樣的信息可能為時尚早,而且會影響美國第二劑加強針的接種活動。

但對許多生活早已經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現在也已經回到辦公室的美國人來說,這句話可能聽起來是對的。

問題是,「恢復正常」的感覺可能因人而異,這取決於個人的情況以及他們判斷大流行結束的標準。CNN邀請了三名來自受大流行影響的美國社會不同領域的學者,評估大流行在公共衛生、教育和經濟界中「結束」的程度。他們是這樣說的。

公共衛生:並不是非黑即白

受訪者:麗莎·米勒(Lisa Miller),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院流行病學副教授

在回答大流行是否已經結束的問題時,拜登總統明確地回答了「是」,但這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

誠然,由於接受疫苗和感染而獲得了廣泛免疫,美國現在的情況甚至與一年前也大不相同。但作為一名流行病學家,我認為美國每天持續發生350至400例死亡,世界上其他國家每周有數以百計的人死亡,這仍然構成大流行。

我理解拜登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所面臨的需要,他試圖簡明扼要地說明國家的現狀,並提供一些希望和安慰。但在公共衛生專家裡,仍然沒有人能預測病毒將如何變異和進化。這些變異可能會降低病毒的危險性,但也不能排除另一個可能,那就是下一個變異的危害更大。

歸根結底,你如何形容當前的形勢都無關重要,重要的是,新冠仍對世界構成重大、持續的風險。無論是否現在還屬於大流行,都必須繼續投資於研發疫苗,並加強醫療和公共衛生系統的準備工作。隨著新冠的影響逐漸消退,決策者可能會忽視這些重要目標。

經濟:回歸新常態?

受訪者:威廉·豪克(William Hauk),南卡羅萊納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作為一名經濟研究員,我可以談談新冠大流行對經濟的衝擊及其揮之不去的影響。

好消息是,大流行對經濟最嚴重的影響已經結束了一段時間了。2020年4月,隨著疫情肆虐,失業率飆升至14.7%的戰後高點,而2022年全年的失業率一直在4%或更低。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份的就業報告中,美國就業總人數首次超過了疫情前的高點。

雖然勞動力市場已經基本恢復,但美國仍將在一段時間內感受到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

在計算機晶片等一些關鍵領域,供應鏈仍然存在困難。儘管我們可能預期這一領域會出現更強勁的復甦,但烏克蘭戰爭等地緣政治問題仍在造成問題。因此,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全面復甦,並可能阻礙遏制高通脹的努力。

最後,由於疫情,許多美國人可能正在重新審視他們的工作與生活。勞動力總數表明,去年年底出現的「辭職大潮」可能更多的是一種職位重組。然而,「悄然退出(quiet quitting)」——員工限制自己的生產力、不再嘗試在職場中「超越」的現象——可能會讓許多人得出這樣的結論: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像新冠疫情之前那樣高了。

因此,儘管對經濟而言,新冠的「大流行」階段可能已經結束,但即使新冠只是「地方病」,我們也可能要適應像更多工人開始消極怠工這種新常態。也就是說,我們不再處於緊急狀況,但我們正在恢復的常態可能在許多方面仍然不同於新冠疫情前的世界。

教育:大流行加劇了差距

受訪者:歐韋恩(Wayne Au),華盛頓大學博塞爾分校教育學教授

雖然公立學校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正常」營運,沒有強制佩戴口罩,恢復使用州統考等測試來衡量教學質量,並且基本上不再提供網課教學,但學校尚未結束疫情。

許多學生在家裡面臨的大流行引發的創傷,包括朋友和家人去世、新冠長期後遺症的影響、父母工作不穩定感帶來的孤立和焦慮,以及獲得醫療保健機會方面的不平等,在他們今天返校上課時依然存在。

許多學生不得不重新學習如何在社交和學術環境中與他人相處。此外,低收入家庭的很多學生在之前一兩年的遠程教育中,由於資源和技術方面不公平,出現了學業落後,他們仍然需要迎頭趕上。

目前在教育成果方面的差距與大流行之前一樣,出現在種族、階層和移民的交叉路口。大流行以同樣的方式加劇了普遍的社會經濟不平等,它也同樣擴大了已經存在的教育不平等。

此外,與大流行有關的教師和學區壓力導致全美各地人手短缺,增加了學校和教室學習的不穩定性。

新冠大流行加劇了這些問題,並可能在未來幾年影響學生,尤其是來自低收入背景的學生。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紐約時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26/180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