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楊絳:到了一定年紀,不要窺望別人的窗

作者:
當你活得通透了,看什麼都順眼。

崑劇《獅吼記》中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年春天,蘇東坡邀請好友陳季常去春遊,期間安排了歌妓同行。

陳季常的妻子柳氏得知此事後,大發雷霆,讓陳季常在池邊罰跪。

蘇東坡見狀就想為好友鳴不平,不僅批評柳氏太過蠻橫,還指責她多年無所出,應該讓陳季常納妾。

一番話還沒說完,柳氏怒火中燒,開口大罵道:「呸,你唆使我丈夫在外鬼混,現在還敢干涉我們家事......」

隨後就拿著棍子把他趕出了府,蘇東坡沒想到自己反被教訓,只好狼狽而逃。

年齡越大,越明白:人生在世,千萬別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

世人千萬種,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標準,總是盯著別人的人生,終究走不好自己的路。

楊絳先生說過一句話:

「人家掛著窗簾呢,別去窺望。寧可自己也掛上一個,華麗的也好,樸素的也好。如果你不屑掛,或懶得掛,不妨就敞著個赤裸裸的窗口。

不過,你總得尊重別人家的窗簾。」

到了一定年紀以後才明白,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不多看,不多言,不多事,不多心。

01

不打擾別人的幸福,是一種善良。

《殺死一隻知更鳥》裡寫道:

「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事實上,當你真的穿上他的鞋子,走過他走的路,可能你連路過都覺得難過。

很多時候,在你看來稀鬆平常的事物,或許正是旁人心心念念的禮物。

在你眼裡不值一提的經歷,或許就是旁人得來不易的幸福。

看過一個視頻,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每天下班後,女孩都習慣去菜市場買菜,有時候,還會順便給家裡的寵物狗買點雞胸肉。

久而久之,她和肉攤老闆也慢慢熟絡起來,老闆每次招呼她都充滿熱情。

菜市場裡,有位飽經風霜的老大爺,經常拿著一個大袋子,去撿那些別人丟掉的菜葉。

有一次,她買完肉準備離開時,不小心踢到了老人的袋子。

老人聽見聲響,驚慌失措,趕忙向她道歉,她立馬解釋道,是自己不小心。

看到她手裡拎的肉,老人笑著詢問價格,在聽到數字的那一刻,又搖了搖頭,直呼太貴了。

沒過多久,她又去肉攤買肉,正巧碰上老闆在給肉分類,品質最差的放在一旁打算低價處理。

老人聽聞有便宜的肉,於是過來小心翼翼的詢問價格,老闆看了眼他,敷衍道:「五塊!」

老人又看了看那些已經不太新鮮的肉,近乎哀求地問能不能再便宜點,沒想到老闆嘲諷道:「人給狗吃都知道買好的,你可真晦氣......」

短短一句話,讓老人怔在了原地,他嘴角顫抖著一言不發,隨後落寞的離開了。

旁人眼裡廉價的肉,即使不再新鮮,卻已是他能觸碰到最簡單的幸福,可一瞬間,幸福就化為了塵埃。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但無論如何也別忘了:有一種善良,叫不打擾別人的幸福。

梁曉聲曾用四句話總結「文化」二字:

「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細想來,這四句話其實都說明了一個道理:

人活著,發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去吹滅別人的燈。

人活著,守好自己的花園就好,不要去摧毀別人僅有的一朵花。

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小確幸,美味佳肴也好,粗茶淡飯也罷,都是來之不易的禮物。

當你不能感同身受他人的悲歡喜樂時,你還可以選擇善良。

行走於世間,管住自己的嘴,不輕易打擾,不肆意妄言,是生而為人最基本的修行。

02

不羨慕別人的生活,是一種成熟。

奧斯卡獲獎短片《鄰居的窗》,講述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

一對步入中年的夫妻,在經歷歲月的打磨後,逐漸對生活失去了熱情,日子過得像一潭死水。

一次晚飯後,他們無意間透過窗戶,看到了對面樓里小兩口的恩愛甜蜜。

自那之後,窺望對面的窗子,成了這對夫妻的生活調劑品。

看著那家人隔三差五開派對、盡情享樂,他們羨慕不已,再與自己的生活對比,他們又深感苦悶。

直到有一天,妻子突然發現,對面的男人似乎生病了,剃光了頭髮,躺在病床上,沒過多久,運屍車來到樓下拉走了男人。

她從窗子裡瞧見對面的女人孤身一人站在樓下,似乎很傷心,便下樓想給予一些安慰。

女人看到她,哽咽著說:

「我丈夫得了絕症,我們一直很羨慕你們一家五口,經常看到你們其樂融融,一起吃飯,平靜又安逸.......」

她恍然大悟,原來當他們嚮往對方的生活時,自己這平淡無奇的日常,也成為了旁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光。

站在幸福里尋找幸福,是很多人的常態。

有多少人,年輕時覺得別人運氣好,找到好工作,覓得良人,婚姻美滿幸福;

隨著年齡增長,又覺得別人家孩子處處優秀,自己家孩子太過平庸;

中年以後,懷揣一顆攀比的心,仰望著別人的幸福,積攢著自己的煩惱。

看別人都是光鮮亮麗,看自己只有雞毛蒜皮。

終其一生,無論得到了多少美好,都停不下苦苦追尋的腳步,倍感煎熬。

很認同楊絳先生在書里提到的一段話: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

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把握好當下,不羨慕,不抱怨,不比較,過好自己的一生。

後半生,無法得到的,要學會釋懷;已然擁有的,請好好珍惜。

03

不指責別人的三觀,是一種格局。

羅翔教授曾談到一個很深刻的觀點:

「一個農夫來到城市,不懂交通規則,他不是蠢,他只是不太理解什麼叫交通規則;

一個城裡人到鄉下,分不清麥子和稻子,你也不能說他蠢,他只是不太理解。

所以,遇到與自己觀點不一樣的人時,就應該本著一種求同存異的心,不要帶有知識的優越感。」

人的生活環境不同,認知自有不同,懂得尊重別人的三觀,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不久前,哈佛大學開學典禮上,校長勞倫斯的演講在全網洗版了。

演講過程中,他分享了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

他上大學時,遇到一位名叫艾倫的室友,從第一印象來看,兩個人似乎方方面面都合不來。

艾倫不拘小節,他井井有條;

艾倫經常在宿舍邊聽音樂邊學習,而他喜好安靜;

艾倫痴迷的那些運動隊,他都很是討厭.....

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他們二人竟成了一生的摯友。

因為當他放下偏見後,才慢慢發覺,艾倫不僅頗有才華,還為人善良,經常幫他輔導課程。

後來的相處過程中,儘管兩個人在政治方面常有爭執,但在爭論過後,彼此都會尊重對方的看法。

相識53年,他們互相尊重,相互學習,共同度過了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

最後,勞倫斯感慨道:

「不要因為表面印象就把別人一棍子打死,要學會尊重不同意見,不但在哈佛,而且貫穿你的整個人生。」

人這一生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有人與你愛好不同,有人與你性格各異,有人和你有著相反的生活習慣,有人和你作出不同的人生選擇。

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審視別人的生活,很容易掉入「以己度人」的陷阱。

唯有收起偏見,包容差異,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正如哲學家康德所說:

「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可以儘可能地去理解。」

做一個胸中有丘壑,眼裡存山河的人,當你活得通透了,看什麼都順眼。

04

老話說的好:「別把自己的腳,伸進別人的鞋裡。」

世人千姿百態,用自己的標準,去找別人的答案,永遠是零分的結局。

生活是自己的,與其時刻觀望別人的窗子,不如靜下來好好看看自己的心。

當你把視野調整,將心態擺正,就會發現: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莫將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願你穿好自己的鞋,走好自己的路,所到之處,皆是美景。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讀書369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02/1810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