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
有點離譜了。
-1-
假期差不多過半,各地疫情散發,感覺旅遊差不多又要歇菜了。
不過,民宿卻逆風飛翔,擺出一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架勢。
最近,看到報導:
京郊遊貴過歐洲游。
原因主要是民宿價格飆升,國慶價格普遍在2000+,有的別墅民宿一晚要7000塊,比以往價格貴太多。
這價格,玩一天就貴過新馬泰,玩個七天貴過歐洲游,實在是太不划算了。
我在北京待過幾年,每到五一、十一,誰要去古北水鎮啊,自駕去內蒙看看草原,穿穿沙漠不香嗎?
但是沒有辦法,你去不了新馬泰,更去不了歐洲,甚至連內蒙都去不了。
所以,疫情催生的這個周邊游新風口,總結一下:
消費在降級,價格卻升級,還供不應求。
這看起來有點畸形了。
-2-
難道這就是旅遊內循環?
我們試著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作為消費者,我身處包郵區,這幾年就沒出過,周邊都玩膩了,確實發現民宿價格虛高,以莫干山為例,別說國慶,周末去都要1880,感覺小紅書嚴重推高了旅遊成本。
實際的體驗,一言難盡。
有好的地方,但是值不起這個價格,兩天周末下來,交通加食宿,夠我去港澳玩一圈了,要是算上周邊多玩幾天的話,可以去京都奈良包車遊了。
總的體驗就是:
消費被動降級,同樣的價格,體驗差太多。
不過,消費者也不一樣,對於有消費能力的人,有錢沒地方花,花了高價體驗不到相應的服務,確實屬於退而求其次的消費降級。
對於大多數普通消費者,突然飆升的價格,是實實在在的消費升級,讓人望而卻步,宅在家裡七天不出門,就能省一個月的工資。
但是,旅遊從業人員有不同的看法。
以民宿為例,其實在疫情之前就火了,走的也是平價路線,甚至一些驢友因為價格原因更喜歡住民宿。
但是,疫情以來,旅遊停滯,民宿生意更是一落千丈。
一個原因是疫情防控,遊客少了很多,一年中幾乎都是淡季,很多民宿都倒閉了,比如大理,幾波疫情下來,民宿老闆都提桶跑路了。
另一個原因是經濟不好,大家不願意花錢,消費更理性了,旅遊能當地往返的都不選擇住宿了,這樣可以節省一大部分成本。
所以,民宿再走之前的中低端路線,只有死路一條。
不如另闢蹊徑,賺有錢人的錢:
差異化競爭,走情懷路線,比如簡約現代的INS風格,回歸田園的隱居風格,還有主打親子和家庭的復古院落或者別墅主題。
地點不是再深山就是在湖邊,沒有湖的也修個游泳池,房租和裝修成本的提高,自然價格也要提高,動輒小几千一晚的價格,超過很多五星酒店。
這麼做其實也沒錯,但是得有個前提:
有消費能力的人找不到別的花錢的地方。
一旦疫情結束,國內甚至海外旅遊放開,這些民宿虛高的價格就支撐不起來了,因為性價比太低了。
何況,一些照片看起來光鮮亮麗的民宿,實際住宿體驗其實相當一般,回頭客也是個問題,特別是,很多民宿藉助自媒體和短視頻,喜歡打造所謂的網紅民宿,坑比較多。
畢竟智商稅收一次就夠了。
-3-
結語
周邊游,特別是民宿風口,確實有點畸形發展的趨勢。
有人說,這算不算是旅遊內循環。
我也不敢說,我也不敢問吶。
但我不覺得這是好現象,也不覺得這是可持續的行業業態,只能說,這算是:
困境中旅遊行業的一次旁逸斜出吧。
希望旅遊業早日恢復,希望各行各業早日恢復,希望大家的生活早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