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拔火罐吸出來的瘀血,是身體裡的毒素嗎?現在告訴你真相,看完漲知識

最近幾年來拔火罐的養生方式是非常流行的,而從古代時起這種方式也被人們津津樂道,當做是一種養生療法,主要是先拿一個專用的筷子,在經過火器燃燒之後,把裡面的氧氣全部抽出之後,直接扣在身體的局部表層,通過一定的負壓,在皮膚上面進行吸附。

大多數人拔完罐之後都會發現拔罐的地方出現了明顯的淤血,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毒素排出的表現淤血越多,越說明能夠帶來了很好的養生作用,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拔火罐?

拔罐又叫拔火罐,在中醫理療方面有著非常高的地位,與推拿、針灸一樣,都屬於是非常常見的中醫療法。

在治療疾病的過程當中,需要以萬為工具利用燃火這種形式,使罐子裡的空氣燃燒殆盡,然後產生負壓,能夠帶來消腫止痛、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祛風散寒等方面的作用。

在臨床上拔罐,一般是用於治療身體裡濕氣比較重的現象,通過拔罐可以排出身體裡的寒濕之氣,幫助調節體內的氣血,有助於使氣血通暢,也能夠帶來強身健體的效果。

拔罐的作用

每次到了比較濕熱的天氣,大家都知道拔火罐可以祛濕,那麼拔火罐真的只能夠帶來祛濕的效果嗎?其實並非如此。

拔火罐能夠帶來祛除邪氣的效果,而濕邪便是邪氣的一種除了濕邪以外,還會帶來祛風、祛熱、祛寒、祛瘀、祛毒等方面的作用。

總而言之,拔火罐可以:

(1)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2)抵抗外邪、保衛機體;

(3)調整氣血、平衡陰陽。

傳聞稱「拔罐會把人拔虛」?

中醫的拔罐其實屬於是瀉法的療法,在負壓的作用之下,能夠使經絡部位出現皮膚充血的情況,也能夠把淤血、痰涎、水濁、邪火等廢物通過皮膚毛孔吸拔出體外。

但是在拔火罐時,因為皮膚毛孔張開,陽氣會容易出現外泄的情況。

若是不考慮體質就頻繁的進行拔罐會容易損傷陽氣,長期如此也會容易使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容易讓人們變得疲勞、怕冷。

到底能不能不八卦,首先大家要辨別體質的虛實。一般情況下,拔罐適合體質較強的人通過調整局部氣血而使其運行通暢。

若是體質比較虛弱,「血不榮筋」那麼就會容易帶來肌肉酸痛、關節不利、脾胃乏力等方面的問題,此時不太適合拔罐,而且拔罐所帶來的效果也不明顯。

拔火罐吸出來的瘀血,是身體裡的毒素嗎?告訴你真相,看完漲知識

在進行拔罐時,一些人因為缺乏常識,也會對火罐產生正常現象表示疑惑,在這些疑惑里,對拔罐所出現的醫學可能會產生很多錯誤的想法,甚至有一些人認為這屬於是身體裡的毒素。

有一些人拔火罐,火罐印子很輕;而有一些人在拔完火罐之後,所留下來的火罐印子是很重的。於是就有人認為火罐印子越深,說明身體裡的毒素和濕氣就會越多。

對於這個問題有醫生可以給你回答,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體質是不一樣的,有一些人的身材偏胖,血管壁比較厚,所以血管隱藏比較深,這樣就不會容易出現破裂的情況。

而有一些人的微血管壁本身就是比較脆弱的狀態,會容易破裂,並且形成顏色比較深的樣子,有的人甚至在拔完火罐之後出現大大小小的水泡。

除此之外與操作拔火罐的力度以及留罐時間也有著非常大的關係,蒸的負壓越大,火罐吸附在身體上的程度就會越大,所以拔火罐的顏色就會越深。

再就是留罐時間越長,皮膚的顏色就有可能會越深,這些因素都會容易影響拔罐部位的皮膚深度。

看到這裡我們大家都應該了解到了拔完火罐之後所留下來的印記是淤血導致的,並非是毒素也不是什麼濕氣,這屬於是身體非常正常的生理反應。

雖然把火罐所留下的印記不是申請里的毒素,但是通過拔火罐的方式可以有效促進新陳代謝,這也可以說是間接的在排毒。

別人拔火罐你也跟著拔?這些拔火罐的知識你要先清楚

長時間拔火罐

有很多人都認為拔火罐的時間越長越好,其實拔火罐的時間主要是根據火罐的材質、負壓力度以及火罐的大小來進行決定。

一般情況下會控制在15~25分鐘之內,如果拔火罐的時間過長會容易損傷皮膚,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容易帶來皮膚感染。

拔火罐後別急著洗澡

拔完火罐之後,我們的皮膚還處於一個非常脆弱的狀態之下,如果此時接著進行洗澡的話,會容易使皮膚發炎、破損。

特別是要注意,千萬不能馬上洗冷水澡,因為皮膚的毛孔還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就會容易出現受涼的情況。

拔罐時要注意身體狀況

大家要根據自己的身體體質決定到底要不要拔火罐,如果有貧血白血病、皮膚過敏、心臟病、血液疾病高血壓等問題,在這些情況下是不可以進行拔罐的。

除此之外,月經期間、妊娠時期以及醉酒狀態下也不適合拔罐,大家可以根據病情來決定要不要拔罐,否則會容易帶來損傷身體的結果。

結語:雖然拔罐是非常好的養生方式,但是我們大家也不能夠隨意胡亂的去拔罐,有很多養生方式是需要我們大家注意的,這樣可以避免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北青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13/181564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