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中國高考:變態,但又難以取代

中國的教育有時候確實讓人受不了。

比如說物理,我小時候最喜歡物理,成績在各科里也是最好的,但有時候也覺得莫名其妙。

比如一個小木塊沿著斜角往下滑,能按牛頓力學算摩擦力,就已經理解了牛頓定理。那不行,它要讓一個小木塊上面再馱著一個小木塊,一起往下滑,兩個摩擦係數還不同。

這樣的題我開動腦筋也能做出來,但我不理解:這有什麼意義?好像它唯一的目的就是難倒你。

再比如說語文。

語文也算是我比較擅長的科目,但看到那些閱讀理解題也生氣:這一句話體現了什麼,那一句話反映了什麼?

華老栓「按一按衣袋,硬硬的還在」,為什麼要用按字,這個字表達了華老栓什麼樣的心情?

弄得中國學生沒有幾個不討厭魯迅的。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請問,我這麼寫的深意是什麼?

我家孩子就覺得魯迅挺煩人。我給她說魯迅其實很有趣,就給她講了《故事新編》裡的《奔月》,嫦娥怎麼天天吃烏鴉炸醬麵,后羿又是怎麼射死了人家一隻老母雞。

孩子聽了大樂,說課文里怎麼不選這篇文章?我說選了也沒用。讓你分析嫦娥家為什麼要吃「烏鴉炸醬麵」,而不是「麻雀炸醬麵」?烏鴉兩個字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你一樣會煩得要命。

很多孩子對知識的好奇心,就是被這些題目給敗壞了的。中國成年人不喜歡讀書,很可能也和華老栓、閏土有關。

年輕時候,我對中國教育的看法完全是負面的,詫異世上怎會有如此之蠢的東西。但是隨著歲數增加,我的想法慢慢變了,多少有了一點「理解之同情」。

編教材的人並不蠢,出題目的人也不蠢,他們是一群很聰明、也很專業的人,那他們為什麼非要這麼幹?為什麼不尊重孩子的創造性,為什麼不激發孩子對知識的好奇心?

很簡單,就是因為考試。

因為中國的教育是圍繞考試設計出來的。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歷史上的科舉制。

明清的科舉都是考八股文。八股文大家都知道很無聊啊。那為什麼要還要考八股文呢?按照傳統的說法,就是「統治階級要箝制人民的思想」。其實這種說法也不完全對。

古代不少皇帝並不喜歡八股文。康熙皇帝就對大臣說:八股文這個東西有啥用?一點意思也沒有,廢掉算了。

然後就給廢掉了,改考別的。結果過了幾年,發現不對頭,只好又給恢復了。

之後,清朝還有過好幾次大討論,商量要不要廢掉八股文。但最後總是無疾而終,原因也很簡單:誰也想不出一個更好的替代方案。

八股文里都是些老掉牙的廢話。就算考官也不指望從裡頭發現什麼有趣的想法。但是它有嚴格的格式:破題、承題、起講、起二比、中二比、束二比等等,中間還要講究平仄、對偶,非常複雜,文字安排難度極高。一個人往往學了好幾年,還開不了筆。

換上一個天真的考生,可能就會問:孔聖人讓我們做好人,我們就講怎麼做好人唄,為什麼講道理還要用這麼複雜的格式?

可不複雜了怎麼難倒你?不難道你怎麼篩選出來聰明人?

八股文不考知識量,不考素質,也不考見識。它就是考難度。它就是要把一個簡單的事兒弄得非常非常複雜,然後用這個辦法甄別聰明人。

如果換個考法呢?

比如說考大家的見識。每人寫篇策論,誰寫的好誰中舉,這不挺好麼?

可問題是這不夠標準化啊。

你寫篇策論,說國家應該減稅,結果考官是王安石的黨羽,怎麼辦?直接給你批個「見識妄謬」,零分處理。

那我說國家應該增稅,結果卷子落到司馬光手裡了,還是「見識妄謬」,零分處理。

所以不能考這些。

如此重要的考試,它的評價系統一定要儘量標準化,大體有個依據。為什麼現在高考作文里,也總在「文體不限」後面加一條「詩歌除外」?

並不是出題者恨詩人,而是現代詩歌就像策論一樣,最無法用標準化的辦法評價。

考見識不行,那為什麼不考素質呢?比如考知識儲備。

可如果不考八股文,而是泛考經史子集,《文選》、《資治通鑑》、《文獻通考》的一通考,那窮人的孩子怎麼考得過富人家的孩子?米脂的考生又怎麼能考得過姑甦的學生呢?

古代的科舉,就像現在的高考的一樣,它不僅僅要篩選人材,更重要的一點是:促進階層的流動,保持國家的平衡。

它一定要給窮孩子一個希望,不管這個希望多麼渺茫,也一定要有。

所以,只能考一本《四書》,印出來就是一本冊子,誰都買得起。

可一部《四書》,考過來考過去,不鑽牛角尖怎麼辦?不把格式弄得極其複雜,怎麼辦?

八股文背後的邏輯就是:你能在這麼窄的範圍內,做出這麼多花樣來,那你的腦子肯定還是聰明的。

知識量的多少、素質的強弱、視野的大小,跟你的境遇有關係。

上海的孩子可能看過很多博物館,讀過不少科普書,陝北的窮孩子可能就那幾本習題集,考知識面和素質,肯定上海孩子占便宜。那麼我們就不考這些,就考那幾條定理,然後弄的變態得難。

上海的小囡囡,你不是見過恐龍化石嗎?你不是請家教彈過鋼琴麼?來,分析分析魯迅為什麼說「一棵樹是棗樹,另一棵樹也是棗樹?」

面對華老栓和棗樹,上海小囡囡和陝北小朋友的差距還是存在,上海小囡囡的老師可能更善於分析華老栓和棗樹。但無論如何,這個差距還是就縮小了。先天的智力水平和後天的吃苦精神,就成了更重要的因素。

那麼,這種試到底能不能篩選出來聰明人?

大致還是可以的。

還是拿古代的八股文來說。

我們一說八股文,可能就會想到迂腐冬烘的老秀才,除了子曰詩云啥都不會,考啊考啊,考成了一個廢物。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

在明清兩朝,能在科舉考試里脫穎而出,弄上一官半職的,很少有真正意義上的書呆子。明清官場裡,確實也容不下傻子。大部分人都挺能混的。為什麼天天做八股文的人,一到官場上就成了人精?

答案也很簡單:能把八股文做好的,大部分還真的就是聰明人。

而且八股文的選拔,並不是瞎選。我舉一個例子。

康熙二十年的時候,兩個考官到四川主持鄉試。卷子改完了以後,有人拿出一張名單,列出了參加考試的三十個名士,就是大家公認是四川省有才學的聰明人。拿這個名單和考試結果一對,發現三十個名士里只有兩個人落榜。

不能說迂腐冬烘的土秀才一定就考不上,但是比例確實很低。大部分能考上的還是聰明人。

這就像現在的高考。考上清華北大的,當然保不齊也有書呆子,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有靈氣的聰明人。我工作時接觸過不少北大清華出身的人,覺得他們確實比一般人聰明,分析問題就是要更敏捷,更準確、

所以,我覺得高考就像古代的八股文科舉,就甄別聰明人而言,它是比較有效,也是比較公平的。

但高考這個東西,向下看齊,而不是向上看齊。就像八股文利於「四書」而不利於「雜覽」,高考也是有利於習題集,而不利於博物館。這種搞法也有很大的缺點。

首先,它浪費了考生大量的時間,去做一些毫無意義的智力體操。本來他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做一些更有趣也更有益的事情。

其次,它摧毀了很多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

此外,它還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它完全不鼓勵創造性,不鼓勵獨立思考。

八股文不需要獨立思考。

高考也不需要獨立思考。

對考試成績而言,獨立思考是有害的,創造性也是有害的。它考的都是有標準答案的東西,你和標準答案不一樣,你就是錯的。你不需要提問,你只需要對既定問題找出答案。

外國老師對中國留學生往往有個評價:很聰明,但不善於提問,喜歡處理有固定答案的問題。

這就是我們的教育沉澱下來的結果。

但最前沿的東西都是沒有固定答案的。最前沿的東西都是需要你自己去提問的。

所以我們的教育適合培養大量合格的工程師,但不利於培養頂級的科學家。

我們的教育適合培養大量文匠技師,但不利於培養優秀的藝術家。

我們的教育適合培養大量合格的零件,但不利於培養出真正的精英。

怎麼去改變?我不知道。

因為這牽涉到太多層面的變化,而且即便施行了,也很可能會進一步傷害到階層流動性。工程學上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就是你要想在一個性能上有提高,可能就要在其他性能上做出一點犧牲。至於怎麼權衡,就看你更重視什麼。

工程學是這樣,社會現像也是這樣。改變現在的體系,一定會有很大的副作用。大家不見得能接受。

但是如果不改變這個體系,我敢說:中國依舊可能會成長為世界的巨人,但一定是個平庸的巨人。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押沙龍yashl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15/1816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