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印邊界衝突解決方案讓許多印度人不滿

印度軍隊提供的照片顯示,中國軍隊於2021年2月15日在中印邊境沿線拉達克的班公錯地區拆除掩體。

中印兩國間長達兩年的邊境對峙的解決方案緩解了兩個亞洲大國間的緊張關係,但是印度批評人士說,新德里讓步太多,當地的牧民抱怨失去牧場,分析人士則警告說,另一場衝突隨時可能發生。

根據9月間達成的一項協議,兩國軍隊已在拉達克東部戈格拉溫泉地區的一個邊境點脫離接觸,結束了使兩國處於一觸即發的緊張狀態的邊境爭端之一。

開源情報分析師達米恩·西蒙(Damien Symon)最近在推特上分享的衛星圖像證實了中國的撤軍,他在推特上寫道:「中方的圖像證實了曾經的邊境營地現在已經被移除,但縱深部署仍然存在。」

但是多次發表文章的國防分析專家、前印度陸軍軍官普拉文·索尼(Pravin Sawhney)在一次採訪中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從兩年前他們占據的土地上「後退一寸」。他說:「脫離接觸的地點和建立的緩衝地帶位於印度領土內六公里處。」

索尼也指出,在喜馬拉雅邊境地區的其他關鍵地帶——包括毗鄰錫亞琴冰川的德普桑平原,這是一個印度、中國和巴基斯坦接壤的軍事敏感地區——中國軍隊依然留在印度聲稱所有的土地上。

索尼說:「假如發生戰爭,德普桑平原會非常關鍵,它可以支持與中國和巴基斯坦發生的一條戰線的高強度戰爭。」

印度國民大會黨成員和前領導人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也在一條推文中抱怨了這個協定。

他寫道:「中國拒絕接受印度恢復2020年4月狀態的要求。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不戰而降,把1000(平方公里)送給中國。(印度政府)能不能解釋下,如何收復這些領土?」

來自印管克什米爾拉達克地區的政治分析人士薩賈德·卡吉利(Sajjad Kargili)告訴美國之音,儘管該地區歡迎緊張關係得到緩解,當地的牧民卻不得不離開之前的草場,那裡如今成為緩衝地帶的一部分,牧民對此十分不滿。

在地方議會中代表邊境選區的孔喬克·斯坦津(Konchok Stanzin)說:「我們目睹並失去了傳統的牧場,現在遊牧民們不得不跋涉15公里來放牧。政府應該提供補償,來維繫拉達克東部地區的遊牧民文化。」

他表示,還有人認為失去牧場會危及羊絨羊毛業務,這一業務的營運歷史超過600年,為25萬多人提供了生計。

哈德遜研究所「印度和南亞未來倡議」的主任兼研究學者阿帕納·潘德(Aparna Pande)認為,戈格拉溫泉地區的爭議是所謂中國「切香腸」式的策略,那意味著「占領領土,然後聲稱那是中國的,要求對方接受現實,再接著來。」

她說:「在2012年到2020年之間,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四次進入並且占領邊境上的印度領土,每一次印度都脫離接觸並且撤軍,中國並沒有回饋。這一次,印度已經脫離接觸,但是只有在中國也這麼做的時候,印度才會撤走增派的部隊。」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威爾遜中心亞洲項目副主任麥可·庫格曼(Michael Kugelman)指出,中國依然對印度不滿。原因有幾個,包括印度和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共同加入「四方安全對話」(Quad)。

庫格曼在採訪中說:「中國認為,『四方安全對話』及其參與國是一個致力於遏制中國的新興軍事聯盟。」

他說:「如果(中國)想要再來一次挑釁,它可以做到,新德里也沒有什麼能力遏阻它。事實上,即使是在最近的脫離接觸中,也有跡象表明,仍有一些中國軍人在印度領土上堅守下來。」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史汀生中心東亞項目高級研究員孫韻(Yun Sun)則更要為樂觀一些,她相信,兩個國家都不想看到2020年的危機重演。

她告訴美國之音:「我不覺得雙方會輕易決定再次升級局勢。我們會看到一段長期的僵局,雙方都加強對(實際控制線)自己這一邊的控制。」

孫韻承認印度參加「四方安全對話」惹惱了中國,但是「除非這種參與變成對邊境的直接影響,我不覺得中國會採取反擊措施。」

她補充說:「貿易則在自己的軌道上發展,在可見的未來我不預計兩國會在經濟上脫鉤。」

庫格曼補充了孫韻的第二個觀點,他說:「新德里的經濟利益需要它與中國繼續進行貿易,我不覺得這種籌謀短期內會有改變。」

轉自美國之音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27/182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