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理解別人,也是成全自己:永遠不要輕易討厭一個人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漫畫。

一個人從門縫裡看人,卻責怪別人長得扁。

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一件事、一句話,而討厭一個人。

但其實,未必是別人的錯,也可能是你看到的不是事物的全貌。

放下心中的成見,推開偏見的大門,你會看到更真實的世界。

不輕易討厭一個人,是一個人越來越成熟的表現。

你看不慣的人,背後可能有你想不到的苦

凡·高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

人生路上,我們都是別人世界的「局外人」,你看到的,可能並不是對方真實的樣子。

波瀾不驚的外表下,或許內心正經歷著兵荒馬亂。生活的重負無人分擔,心中的塊壘無處紓解。

其中的滋味,唯有自己知道。

網友@曉雯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公司里有一位同事,中午就餐時她總是來得很遲,她來時大部分人已經吃完離開了。

她每次只打5毛錢的飯,不打菜,而是舀一碗免費的蔬菜湯,一口飯一口湯地吃著。

時間長了,有些人開始看不慣了,私下裡議論紛紛,有人說她摳門,有人說她節儉。

甚至還有人,故意當著她的面開玩笑:「瞧瞧,免費喝湯的人又來了。」

她每次聽了,都低頭不語。

一天中午,曉雯臨時加班,進餐廳時只有寥寥幾個人。曉雯遠遠地看見她一個人坐在角落裡吃著飯。

曉雯打好飯菜,走到她身旁坐了下來,輕聲問:「你只喝湯,身體能行嗎?」

她停了片刻,嚅囁著說:「我知道有人在議論,但我老公生病了,一直沒上班,孩子還在上學,不省著點沒辦法呀。」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投射效應」。

說的是,人常常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所想、所見當成標準,去分析和判斷他人的生活。

殊不知,你看到的所謂真相,不過是冰山一角;你看不慣的人,背後可能有你想不到的苦。

在這世上,不是每個人都富足無憂,不是每個人都自由愜意。總有一些人,拼盡全力,卻依然過得艱難。

不問真相的臆斷,其實是舐皮論骨;不知就裡的評論,無異於雪上加霜。

處境不同,慎言為佳;站位不同,理解為上。

面對不知全貌的人或事,如果不能洞若觀火,適當保持沉默,也不失為一種善意和體諒。

永遠不要輕易討厭一個人

《殺死一隻知更鳥》中有這樣一句話,讓人感觸頗深:

「除非你穿上一個人的鞋子,像他那樣走來走去,否則你永遠無法真正了解一個人。」

與人交往時,如果總是先入為主,就會失去辨別能力。看問題一葉障目,不僅會誤解他人,也會讓自己懊悔。

張中行擔任《世間解》的編輯時,曾向作家俞平伯約稿。

俞平伯欣然同意,寫了一篇長文。張中行很滿意,文章很快發表出來了。

過了一段時間,俞平伯寫信詢問稿費事宜。

張中行看後很不理解:一位如此有名望的大作家,竟然如此在意稿費這樣的小事?

由此,他對俞平伯產生了看法,覺得太俗氣,從此便不再與之交往。

直到俞平伯去世,張中行才知道了背後的原因。

原來,他找俞平伯約稿時,正是俞平伯最缺錢的時候,生活十分窘迫,只能靠著夫人典當東西勉強度日。

得知真相後的張中行愧疚不已,他悔恨不該在不了解俞平伯苦衷的情況下,就貿然做出了錯誤的論斷。

人生路上,有人順風順水,有人舉步維艱。各人有各人的處境,各人有各人的難處。

如果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問題,就只能看到自己的不容易,忽略別人的為難之處。

而人與人之間偏見與隔閡的產生,往往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

所以,不要著急去評判別人的對與錯,更不要輕易討厭一個人。

成年人的世界,總有些苦楚難以言說,總有些心酸難以啟齒。

凡事換個角度看問題,你才能洞悉背後的真相,亦能在一段關係中汲取到更多的力量。

理解別人,也是成全自己

民國時期,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

為提升北大辦學水平,他引進人才,著名學者辜鴻銘就是其中之一。

辜鴻銘國學造詣深厚,酷愛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堅定的傳統文化守護者。

當時,北大是新文化運動的策源地,但崇尚古文、儒學的辜鴻銘,公開反對蔡元培倡導的新文化運動,這給蔡元培帶來很大壓力。

北大的很多學生,紛紛呼籲開除他。

就在辜鴻銘處境十分尷尬時,蔡元培挺身而出,在一片反對聲中將他留了下來。

蔡元培說:「辜鴻銘雖與我觀點不同,但他博學多才,北大需要他。」

後來,有人召集守舊派國學大師們會面洽談,抨擊新文化運動,妄圖將蔡元培送上道德法庭。

就在外界議論紛紛時,辜鴻銘站出來極力維護:「我辜鴻銘相信,蔡公,一定不會捨棄北大。」

風波過後,辜鴻銘主講的《中國人的精神》系列講座風靡北大。

北大也在蔡元培的管理下,成了百花齊放的學府。

人各有志,出處異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看問題難免片面。一個格局開闊的人,往往懂得放下偏見,尊重對方。

亦如康德所說:「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會儘可能去理解。」

森林再遼闊,也沒有兩棵完全相同的樹;世界再廣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

面對與自己觀點有偏差,選擇不一致的人,試著多理解,學會多包容,或許能成就一段良好的關係。

倘若因此心生芥蒂,排斥對方,甚至討厭別人,難免失之偏頗。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莫過於相互理解,彼此成全。

想法不同,尊重即可;方向不同,祝福就好。

你對別人施以善意,別人也會投桃報李。學會理解別人,最後成全的都是自己。

路字是由「足」和「各」組成的,「足」表示路是用腳走出來的,「各」表示各人有各人的路。

行走於世間,你有你的苦,他有他的難。別人的苦衷,你不一定知曉,別人的難處,你未必能體會。

永遠不要輕易討厭一個人,消弭偏見,福氣自來。

尊重他人的不同,也是為自己鋪路;體諒對方的苦衷,亦是為自己積福;理解別人的難處,更是在成全自己。

擁有一顆寬容之心,時時存有善意,處處留有暖意,是一個人最大的成熟。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讀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229/184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