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烏克蘭數位化轉型部長:烏克蘭將開發空對空作戰無人機

資料照片:俄羅斯襲擊哈爾科夫供電系統後民眾在限電的超市裡購物。(2022年10月20日)

烏克蘭政府負責數位技術的部長說,烏克蘭已經購買了大約1400架無人機,主要用於偵察,並計劃開發可以攻擊俄羅斯在入侵期間使用的爆炸無人機的作戰無人機。

在最近接受美聯社採訪時,數位化轉型部長米哈伊洛·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稱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為網際網路時代的第一場重大戰爭。他認為無人機和衛星網際網路系統,如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Starlink),改變了這場衝突。

烏克蘭已經購買了像「蠅眼」(Fly Eye)這樣的無人機,這是一種用於情報、戰場監視和偵察的小型無人機。

「現在我們或多或少配備了偵察無人機,下一階段是打擊無人機,」費多羅夫說。「這些既是爆炸無人機,也是飛行3到10公里並擊中目標的無人機。」

資料照片:烏克蘭數位化轉型部長費多羅夫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網絡峰會期間參加一次記者會。(2022年11月3日)

他預測未來會「使用攻擊無人機執行更多任務」,但沒有詳細說明。

「我們那時談論的是無人機、無人航空載具,是我們在烏克蘭正在開發的無人航空載具,」他說。「不管怎麼說,這將是技術開發的下一步。」

俄羅斯當局聲稱,最近幾周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了其軍事基地,其中包括周一(12月26日)的一次襲擊;他們說在這次襲擊中俄羅斯軍隊擊落了一架接近距離烏克蘭邊境600多公里的恩格斯空軍基地的無人機。

俄羅斯軍方表示,爆炸碎片造成三名軍人死亡,但沒有飛機受損。該基地擁有參與對烏克蘭發動襲擊的「圖-95」(Tu-95)和「圖-160」( Tu-160)可攜帶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

烏克蘭當局從未正式承認進行過此類無人機襲擊,但他們隱晦地暗示,俄羅斯可能要為發動戰爭而期待受到報復,包括在俄羅斯本土受到打擊。

資料照片:一名警察在哈爾科夫遭到俄羅斯空襲的燃油儲存設施現場檢查一架據信是伊朗製造的「沙希德-136」自殺式無人機的殘骸。(2022年10月6日)

費多羅夫說,烏克蘭正在對可以擊落其他無人機的無人機進行研究和開發。最近幾周,俄羅斯除了使用火箭、巡航飛彈和炮擊外,還使用了伊朗製造的「沙希德」(Shahed,又譯「見證者」)無人機對烏克蘭領土進行空襲。

「我已經可以說,關於無人機的情況將在2月或3月時發生巨大變化,」他說。

費多羅夫坐在他明亮而現代的辦公室里接受了採訪。房間位於一座堅固的部機關大樓內,裡面有一台黑膠唱片機、堆放在書架上的歷史書和一台跑步機。

這位部長強調了戰爭期間行動通信在民用和軍用方面的重要性,並表示維持服務最具挑戰性的地方,是烏克蘭中部和東部的頓涅茨克、扎波羅熱、敖德薩基輔地區。

他說,有時首都基輔只有不到一半的行動電話塔在運行,因為俄羅斯的空襲摧毀或破壞了為其供電的基礎設施。

烏克蘭有大約3萬個行動電話塔,政府現在正試圖將它們與發電機連接起來,以便在空襲破壞電網時可以繼續運作。

目前,唯一的替代選擇是像「星鏈」這樣的衛星系統,如果停電持續時間開始變得更長時間,烏克蘭人可能會更多地依賴這個系統。

「我們應該明白,在這種情況下,連接到發電機的星鏈和手機塔將成為基本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費多羅夫說。

許多城鎮正面臨長達10小時的停電。費多羅夫說,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簽署了一項法令,指示行動電話公司確保他們可以在沒有電的情況下提供至少三天的信號。

與此同時,在歐盟合作夥伴的支持下,他領導的數位化轉型部正在努力將1萬多個星鏈站引進到烏克蘭,並通過數百個「無敵點」(Points of Invincibility)向公眾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為因戰鬥或停電而流離失所的人們提供熱飲、有供暖的空間、電力和棲身所。

烏克蘭大約有2萬4千個星鏈站正在運行。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在戰爭初期開始提供這些台站。此前費多羅夫在推特上向這位億萬富翁發出了請求。

他回憶說:「我跪在那裡,乞求他們開始在烏克蘭展開工作,並承諾我們會創造出世界紀錄。」

費多羅夫將SpaceX捐贈的衛星終端與美國提供的多管火箭發射系統「海馬斯」(HIMARS

)相比擬,認為兩者對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的能力都至關重要。

「成千上萬的生命得以挽救,」他說。

除了民用之外,星鏈還幫助前線偵察無人機的操作員對俄羅斯資產和陣地進行精準炮擊。費多羅夫說,他的團隊現在將70%的時間用於軍事技術。該部三年前才剛剛成立。

為軍隊提供無人機是該部的主要任務之一。

「我們必須做得更多,要超出對我們的期望,進展是坐等不來的,」費多羅夫說。他對俄羅斯在無人機領域的技能嗤之以鼻。他說:「我根本不相信他們具有這樣的技術潛力。」

var disqus_config= function(){this.page.url='https://www.voachinese.com/a/ukraine-dronzes-20221228/6895952.html';this.page.identifier='6895952';};(function(){var d= document, s= d.createElement('script');s.src='https://voa-zh-tw-412.disqus.com/embed.js';s.setAttribute('data-timestamp',+new Date());(d.head|| d.body).appendChild(s);})();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229/184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