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1967年,「打雞血」是如何風靡全國的?

1

生活中常會說「打雞血」。這是個形容詞,表示對某件事很亢奮,或者說精力過於充沛。但這個民間俗語卻是有歷史淵源的。

全民「打雞血」發生在上個世紀60年代,從上海逐步擴散至全國。這種給身體肌肉注射雞血的做法,號稱能治療百病,被稱為「雞血療法」。組織甚至立項研究,臨床推廣。流行幾年後,不斷有人注射雞血後休克甚至死亡,人們才慢慢認識到荒謬和危害。

現在,這個做法已經成為笑談。那麼這個荒誕不經的做法,在當時是如何得到組織重視,並被立項研究,逐步推廣到臨床,隨後又一步步風靡全國的?

坊間流傳,打雞血的秘方是來自於前國民黨軍統特務。

這個軍統特務解放後潛伏在大陸,無惡不作。

被抓後,他聲稱掌握一個治病的「秘方」——老蔣就靠這個延年益壽——如果能對他網開一面,留條生路,可以無償貢獻出來。

在多方心裡攻勢下,特務終於招供了。‍‍‍‍

他提供的秘方是:抽取一隻大公雞新鮮血液,50至100毫升,脫離有機體後,以最短的時間注射進人體,每周一次。能包治百病。

當然這個傳聞神秘而又涉及權貴,符合民間傳說的特點,但可信度較低。‍‍‍‍‍

有據可查的信息顯示,打雞血的盛行,跟一個人有關。他叫余昌時。

余昌時1903年出生,年輕時在上海某個中專醫學院學醫。後來參加革命,以醫生的角色掩護,搞地下工作。後來被捕了幾次。

出獄後開過私人診所,當過戰地醫生,在地方衛生院行醫。

總結來說,他學過醫,但並未接受過完整,系統的基礎醫學教育,也沒有醫學研究經歷。但他斷斷續續的行醫生涯,讓他積累了一定的醫療經驗。

你很難想像,這樣一位醫生,在人生的前50年默默無聞,但在他人生即將進入暮年的時候,突然宣稱自己發現了一個世界級的醫學成就——雞血療法。

但這個神奇的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

據他自己講述,上世紀50年代初期,他在江西南平縣城的一家小醫院裡上班。

一天晚上,因為好奇,他給幾隻公雞測量了體溫,發現這些健康的家禽的體溫平均都在43℃左右。

他覺得,雞常溫如此之高,表明其神經中樞的調節能力很特殊,主要是因為血液的發熱機能特別高。

在中醫典籍里,就有內服或塗敷雞血,以治療婦科病的記載。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的腦海里產生:雞血能治病,應該也能注射進人體吧?

於是,他先在自己身上試驗。他從一隻小公雞身上抽了1.5毫升鮮血,在自己的左臂實施肌肉注射。

注射當天沒啥不舒服,周身也沒有疼痛、瘙癢和腫脹之類的感覺。

之後三天,他覺得精神亢奮、食慾增加。

到了第四天,奇蹟終於出現了。他常年不治的腳癬和皮屑病很快痊癒了。

當然,從1950年代初期,他發現這個療法之後近十年時間,並未見其用這個方法對外治療。所以這個一面之詞,到底是真是假,也無法考證了。‍‍‍‍‍‍‍‍

直到1959年初,余長士回到上海,在上海永安棉紡三廠擔任行政副廠長,兼任厂部衛生室醫生。他用「雞血療法」開始在工人中推廣和試驗。

根據他編寫的小冊子《雞血療法簡說》說法,他為上百人注射雞血後,蕁麻疹,咳嗽,失眠胃痛胃潰瘍,月經過多等症狀,都有明顯改善。

他的這個成績很快引起了上海市靜安區的注意。靜安區組成了研究小組,設置了實驗室,對此療法立項研究。

一場即將席捲全國的「雞血療法」風潮,由此開始。

為什麼現在看來如此荒誕不經的做法,在當時會得到組織的重視,並且專門立項研究呢?

這要結合當時的大環境來看。

2

當時,國家提出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技術革命"上來。其核心是發動群眾破除對外國、對專家、對書本的"迷信",全民辦科學。

尤其要批判那些瞧不起群眾的發明創造、對新生事物冷嘲熱諷的專家,破除對這些人的迷信,破除條條框框的限制,發揚祖國醫學遺產,土洋結合,創建祖國新醫學。

當時在這種氛圍之下,各種大膽表決心的醫學領域口號不絕於耳。‍‍

比如,有群眾提出,要在兩三年內找出對十大疾病有效的藥物,「讓高血壓低頭、腫瘤讓路、血吸蟲斷子絕孫"。

也有群眾發明了據說超過當前國際醫療水平的治療高血壓、破傷風、小兒麻痹症、麻風、糖尿病、梅毒、慢性腎炎等疑難病症的中醫藥療法。

做出這些「發明」的土專家,有數十位被醫學科學院聘請為特約研究員。

1959年,報紙又指出,不要對中醫治療辦法中暫時還不能作出科學解釋的部分輕易加以否定。

因此,「雞血療法」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領導總體上持肯定態度,認為這是"已經出現的技術革新成果",應當"抓鞏固","抓提高"。

在大政策的指引下,這個項目被充分重視,隨後得以立項,研究,並且火速紅遍了全國。

3

1959年夏天,靜安區成立雞血療法研究工作組,地點設在區中心醫院東院。

這個項目立項之初,沒有經過專家審核,工作組也不是由這個領域的專家。

所以,這項研究缺乏科學常識,以及科學的實證體系,更多體現的是個人意志和領導意志。這在當時屬於普遍現象。

研究組首先做動物試驗。一是雞血注射的有效性研究,二是雞血注射的安全性研究。

他們給6隻家兔注射雞血,測量注射前後的各種變化。

但研究組的動物試驗動物試驗的樣本數不大,試驗周期過短,試驗數據不全,研究結論大多為推測。

儘管也有活生生的病例證明,雞血療法會產生一些副作用,並且會發生雞疫感染人體。但政績衝動掩蓋了理性判斷,衛生部門想快速進行"雞血療法"的臨床試用,並將試用計劃上報給了上級。

臨床試用涉及多家醫院,為保險起見,1959年底,衛生部門先後召開了3次專家會議,意在討論"雞血療法"臨床試用的可行性。

儘管領導積極傾聽專家的意見,讓大家暢所欲言,但專家們都察言觀色,並未對此項目提出異議。

沒有反對意見,衛生部門批准了"雞血療法"的臨床試驗,並根據專家意見初步選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7個病種進行臨床治療。

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研究組認為,"雞血療法"對某些病種具有顯著療效。部分病例在注射雞血後出現食慾明顯增加、思睡、精神爽快、大便通暢的現象。

也有一些病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有些患者還因害怕副反應和微生物感染而放棄治療。

但研究組認為這些過敏反應均可在短期內自行消退,未予以重視。

(余昌時1903-1994)

4

儘管這些病例中,沒有1例完全治癒。但"雞血療法"的臨床研究還是取得了初步成效,領導頗為高興。

在「雞血療法」座談會上,大家一致認為,認為這是區衛生工作中很好的技術革新項目。俞昌時因為"大膽創造試用雞血療法"獲得了肯定和表揚。會議鼓勵他要"進一步研究其療效為勞動人民更好的服務"。

1960年初,會議指出,必須打破少數人關起門來搞技術革命的舊框框,要發動廣大職工群眾大鬧技術革命,作到工程技術人員與工人群眾相結合。

領導幹部必須深入群眾,深入運動,及時發現苗頭,抓住苗頭。

對已經出現的技術革新成果,必須抓鞏固、抓推廣、抓提高……將技術革命推向更高的階段。

在這樣的形勢下,研究組加快了推廣試用的步伐。

1960年春天,靜安區衛生部門增加了"雞血療法"的臨床試用單位,這些試用單位包括靜安區中心醫院、靜安醫院、上海廣慈醫院兒科、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上海公用醫院等機構。

在領導看來,因為這是新生事物,不支持就可能犯錯誤。

這些醫院甚至直接開設門診,提供鮮雞血注射。

"雞血療法"研究課題還得到了一級衛生部門的注意,領導亦提出了研究要求,研究組的幹勁更大了。

但經過近2年的臨床試驗,研究組認為這個療法,對功能性月經過多,消化性潰瘍等病症療效顯著。但副反應問題也比較嚴重,一些人發熱,還有出現了局部淋巴腺腫、蕁麻疹等不良反應,甚至發生了較嚴重的休克。

研究組決定改變研究方向,逐步停用鮮雞血注射,改用脫敏雞血粉進行臨床試治。

但是,這個研究方向遭到俞昌時反對,他堅持用鮮雞血注射,並堅信療效。

他私自印發了一本《雞血療法》,共輯錄了一百多個病例,並且宣稱,雞血療法屬於國際領先的技術,中央已作出指示,要求只進行「秘密研究」,有相當多的內部人士私底下在悄悄使用。

靜安區組織的"雞血療法"的立項研究,尤其是第二期的大規模臨床試用,給俞昌時的宣傳起到了背書效果。

俞昌時的小冊子的傳播很有效果,各地"打雞血"現象在多地蔓延,逐步傳播到南京西安北京,天津等17個省、市、地區。

這期間,一級衛生部門發現了這些大量的油印小冊子,對宣傳內容深表懷疑,責成上海調查此事原委,並妥善處置。

5

1965年夏天,針對衛生部的調查指示,上海市衛生局專門召開了一次專家會議。

與會人員有不少是生物醫學領域的權威。既然中央要求調查,20多位專家們都說了實話,並且做出了以下結論:

1、鮮雞血不安全,不推薦臨床。特別是鮮雞血治療的均為慢性病,該病本身無多大危險性,而治療卻冒著危險更值得考慮。

2、遠期療效又不明顯,且副作用較大,建議臨床不使用,以免發生危險。

可能是為了給領導留點面子,他們下結論時也還留了點餘地,稱,還可對脫敏雞血粉繼續研究。

但此後,這項研究最終不了了之,且一直沒有研究成果發表。

根據這份調查報告,衛生部門下發了《關於"雞血療法"的通知》,要求各方禁止醫務人員用鮮雞血給病人治病,並勸阻群眾打鮮雞血的行為。對於群眾中流行的各種傳說,應進行必要的澄清和解釋。

但余昌時對雞血療法的傳播並未停止。

隨後,十年探索期開始,雞血療法又得到了更高級別人物的肯定,到1967年,1968年,雞血療法成了一種真正的全國性的群眾活動。

在全國各地,能看到這樣的情形:清晨天不亮,衛生所或者醫院門口排著長隊,每個人的籃子,或者網兜里,都裝著一隻大公雞。

公雞感覺自己命不久矣,發出刺耳的尖叫。撲棱著翅膀掙扎幾下,有的還猝不及防的排泄。可謂人群公雞共一色,雞屎和雞毛齊飛。

隨著打雞血的流行,副作用越來越顯現,不少人注射了雞血後休克,甚至死亡。

慢慢地,人們認識到了危害,雞血療法的熱潮退去,上世紀七十年代逐漸停止。

打雞血也終于歸入歷史,成為笑談。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張所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106/185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