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23張漫畫告訴你,小年到正月十五怎麼過,值得收藏!

說著說著,已經臨近年關,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首民謠: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豬雞,二十八蒸棗花......

從小年開始,新年的腳步真的近了,家家戶戶都要準備過年了!

一起看看具體都是哪些習俗吧~

丨臘月二十三丨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漢族民間祭灶的日子。

每到這一天,各家各戶還要烙些包芝麻糖的燒餅,名曰『祭灶火燒」,或者備灶糖,灶王爺要在這個時間上天,去向天皇人帝匯報工作。

給灶王爺吃了嘴甜甜的,人們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丨臘月二十四丨

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除舊迎新不可不做哦。

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乾乾淨淨地迎新春,大家小戶準備過年。

丨臘月二十五丨

豆腐的諧音為「都富」,寓意來年富富餘余,因此,豆腐是過年時節的必備食品。

天帝玉皇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

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一些按照老例兒過年的人開始炸丸子、炸豆腐了。

丨臘月二十六丨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就是說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殺豬、割肉。

殺豬是指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丨臘月二十七丨

農曆臘月二十七,俗話說「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

昨日殺豬割年肉,今天除了燉雞外,還要準備很多的菜餚,以備過年時好好享用。

這一天,人們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到街上趕集、集中採買年節物品。

廚房裡每天都是熱氣騰騰,香味撲鼻,哪怕外面冰天雪地,心裡依舊很溫暖。

丨臘月二十八丨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貼花花」就是貼年畫,春聯和窗花,有些地方習慣在除夕當天早上貼對聯。

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

這一天還要發麵蒸饅頭,用以準備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家家戶戶也都要在這一天要趕製過年的麵食。

丨臘月二十九丨

由於過年的食物都已經準備就緒了,接下來就要準備酒。

在舊時代,酒一般都是用大罈子盛放,人們帶著自家的瓶子去買酒,所以叫「打酒」。

打酒的香味中悄悄隱藏著新春將至的歡喜。

丨除夕丨

除夕是新舊交替的時刻,各行各業停了交易。大家企盼在新的一年中,碰上更好的運氣。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在傳說中,每到除夕年獸都會出來為害,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嚇跑年獸。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那時守歲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包餃子。

午夜一到,臘月就結束了,新的一年也隨之開始了。

丨正月初一丨

正月初一,稱為元日。

為新歲之首,春天開始。人們開始攜禮串門,名為「賀新歲」,晚輩給長輩拜年,壓住邪崇。敬拜天地神明,為新一年祈福。

這一天的習俗有:放開門炮仗、拜年、占歲、聚財等。而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

而且家中有傳統信仰的初一要吃素,所謂「年初一吃齋,勝過吃一年齋」。

丨正月初二丨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這一天嫁出門的閨女是要帶著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婦走娘家的規矩多。

比如說帶的禮物都要是成雙成對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

丨正月初三丨

傳統習俗中,正月初三被認為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擾到老鼠嫁女兒。

老鼠大有「誰不讓我過好這一天,我讓誰難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驚擾了老鼠嫁女兒,老鼠就要禍害這一家。

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的睡覺吧!

丨正月初四丨

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在老皇曆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灶王爺要查戶口。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也是財神的生日,所以初四就要開始準備好豐盛的酒席祭拜財神。

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

丨正月初五丨

此日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

古代時婦女們也不再忌諱出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

這一天可不宜勞作呢,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大家要謹記哦。

丨正月初六丨

正月初六是馬日,馬到成功。人們在這一可以開始出門做生意了。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開門迎客自然要掃除垃圾,接著「送窮」,「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就是祭送窮鬼或窮神。

相傳窮鬼乃顓頊之子,身材贏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即使將新衣服給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

丨正月初七丨

正月初七乃為「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是古老的漢族傳統節日,傳說女媧創世,於第七天創造出了人。

這一日,大家可以開始過生日了,人壽年豐,可熱鬧了。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一大早便有豐盛的家庭筵席,又是聚餐吃喝,又是放花炮煙花的,來慶賀生日。

丨正月初八丨

「七人八谷」,初八也就是穀日了,又叫順星節。

傳說中這天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星最多,人們會製作小燈燃而祭之,也稱「祭星」,「接星」。

如果這一天天氣晴朗,那說明今年的稻穀收成很好。如果是天陰的話那就失收了。所以盼望著是好天兒吧!

丨正月初九丨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

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丨正月初十丨

石頭節,竟然還有這麼一個節日!「年初十,地生日。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比是爺娘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地。

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踏實地。」

簡單來說就是此日不能磨刀,不能研磨,不能製作石制用品,甚至很多地方會祭拜石頭。這一天,石頭可是個寶!

丨正月十一丨

民歌中有「十一請子婿」的說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們在這一天宴請子婿。

相傳,這是因為初九慶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還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這天用來請子婿吃飯,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費了。

丨正月十二丨

從新年到正月十一,人們吃的食物中大多豐富且多油。

因此,從這天開始,人們開始飲食清淡,清腸潤燥。

更重要的是,由於三天後將是元宵節,從這天開始就要準備。家裡將會買燈籠,搭燈棚。

丨正月十三丨

這一天還是離不了燈這個話題。灶下點燈,預放元宵,從這一天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元宵節成為燈節並在唐代中期已成定俗。

丨正月十四丨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十四這天所有的事都是為了第二天的元宵節。這天,燈會正是開放供市民購買燈籠。

為了元宵節,像舞龍和舞獅的表演開始在大街上演習,也有人寫燈謎猜燈謎來增加節日歡樂氣氛。

在中國,燈謎是非常傳統的字謎遊戲,大人和孩子都喜愛解決這些問題。

丨正月十五丨

正月十五,元宵節,觀燈。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

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節日是什麼?

「在日復一日的時間河流里,節日就像一個個停泊的碼頭,人們徜徉其間,體味某種特定的情景,把情緒調到興奮的波段,盡情釋懷,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濃濃年味起,人間小團圓。傳承至今的老習俗更增加了年味和濃濃的親情。

讓我們一起跟著習俗過大年,在新的一年裡平安喜樂,萬事順意!

將傳統習俗分享給身邊更多的人吧。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詩詞天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113/185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