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懂得年齡的秘密,才能過好這一生

一生中最好的年齡是什麼時候呢?

有人說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有人說是「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青春年華,也有人說是盡享天倫之樂,坐著搖椅慢慢聊的老年......似乎我們都在羨慕還未到來或者已經逝去的年齡。

其實,最好的年齡,就是現在。往事不可追,過去的日子不會重來;人生多坎坷,來日不一定可期,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

我們的祖先極具智慧,用哲理性的語言概括了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告訴子孫後代: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正當最好的年齡

古人說「十歲不愁」,人在童年的時候,對世界充滿好奇,充滿熱愛,渴望去探究這個世界。整天樂呵呵,玩玩鬧鬧,自由自在,不知道什麼是憂愁。

《小王子》裡說:「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只是很少有人會記得。」

豐子愷認為童心不可失:「我初嘗世味,看見當時社會的虛偽,覺得成人都已是失去本性,只有孩子天真爛漫,人格完整,這才是真正的人。」

希望我們長大後,依然不忘初心,保留最初那顆天真單純的童心,在最無趣無力的日子仍然對世界保持好奇,仍然願意去熱愛這個世界

古人說「自古英雄出少年」,二十歲的青春時期,正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意氣風發的年齡。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世界是屬於你們的,中國的前途是屬於你們的。」

「二十不悔」,在最美的青春年華,做個勇敢的追夢人,無論遇到多少坎坷挫折,也不輕易放棄,去奮鬥,去拼搏,去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孔子說「三十而立」,什麼意思呢?王小波有個生動的解釋:「三十歲的肩膀上扛著的再也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一個男人該扛起來的責任,上有老人,中有老婆,下有孩子。」

三十而立,立的是身。父母漸漸老了,他們撐起的那片天漸漸要由你來支撐了;找到了攜手到老的另一半,要為愛人撐起一片天;這時候開始有了孩子,也要為孩子遮風擋雨。

三十而立,立的也是心。有獨立的思想,知道自己要什麼,成為怎樣的人,不被任何人左右,能夠坦然地面對一切困難。

人到四十,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嘗過了,該擁有的都擁有過,該經歷的都經歷了,以前看重的東西,現在看淡了;以前放不下的事情,現在釋懷了;以前繞不過去的心坎,現在坦然了。

到了四十,凡事都漸漸看透了,看明白了,內心釋然了,不會被身外之物所迷惑。人生走到這個年紀,漸漸豁然開朗。

如朴樹《平凡之路》中所唱的:「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望失落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五十歲,人生已經過去一半,明白了天道運行的規律:一年有春夏秋冬,萬物有生有滅,人也有生老病死,一切都在周而復始的循環。

也明白了: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命中一切因緣果報,都是自己造的,若想得善果,必先種善因。

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內心也釋懷了,「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不執著功名利祿,不糾結是非成敗,能以豁達的心態面對人生種種境遇。

「六十耳順」,意思是人到了六十歲,無論是好話還是壞話,自己都聽得進去;無論遇到什麼坎坷挫折,內心依然平靜,慢慢達到了「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的境界

有人說,人生的種種煩惱,是從耳朵進來的,聽到別人罵我、謗我、笑我、辱我、輕我、賤我,便怒火中燒。到了「耳順之年」,經歷多了,心胸寬廣,能容人容事,聽到逆耳之言,心也不為所動。因為明白了: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孔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人活到七十歲,萬事都看通透了,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做什麼都能聽從本心,但又不會超越人間的規矩。

賈伯斯說:「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不應該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別人的評價之下,我們應當追隨自己的內心。」

一個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忠於自己的內心,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八九十歲,稱為「耄耋之年」。到了這個年紀,明白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應當坦然面對。只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就無愧此生了。

大半輩子為事業,為家庭而忙碌,到了耄耋之年,明白了人生短暫,要抓緊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實實在在為自己活一把

人活到百歲以後,見證了一個世紀的滄桑變化,是一個活歷史,活檔案。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百歲老人更是如此。歷經歲月的磨練,人生的風風雨雨都化作經驗、智慧和涵養,指引著後人過好每一個當下。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人生也有四季

無論處於哪個年齡

都有那個年齡階段無法複製的美

祖先告訴我們

當下,就是最好的年華

唯有活在當下

珍惜眼前的擁有

才是對年齡最好的詮釋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知道國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218/186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