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網颳起了一陣冥想風。據新浪新聞報導,每個月有超過30萬人在搜索「冥想」一詞。
張朝陽說,冥想治好了他的抑鬱症;蘋果創始人賈伯斯表示,冥想是他創造力的主要來源;奧運冠軍谷愛凌說,在面對比賽壓力時,喜歡用冥想來解壓。
如此多的名人趨之若鶩,冥想究竟有何魅力?
01每天冥想2小時,「生命」倒撥20歲
2009年,美生物學家伊莉莎白博士,因發現「端粒與端粒酶」,榮獲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獎。
端粒位於染色體末端,其長度越短,代表細胞複製的次數越多,生理年齡就越大,故端粒有「生命時鐘」之稱。
在對端粒的研究中,伊莉莎白博士發現端粒長度與精神壓力呈明顯的負相關,精神壓力越大的人端粒越短,老的也更快。聰明的伊莉莎白博士推測,緩解精神壓力的冥想或許能夠延長端粒。
為了驗證這一推測,2017年,她所在的團隊招募了239名40-79歲生活習慣相似的志願者,在雲南香巴拉神山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冥想研究,研究結果發表於《Oxid Med Cell Longev》期刊上[1]。
研究過程中,志願者被要求每天在山中至少冥想120分鐘。此外,為了減少外界的影響,志願者不能使用手機等通訊工具。
實驗結果令人驚喜,有83%的志願者其端粒延長30%以上,體內自由基含量下降,相當於生理年齡倒撥了20歲。雖然研究人數不算多,時間也不算充足,但至少證明了冥想對身體存在積極意義。
02冥想或許有用,但普通人難以堅持
研究結果公布後,在西方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少人表示興奮,紛紛嘗試起了冥想。質疑聲同樣也不少,許多人表示,即使冥想有效果,但每天堅持12分鐘、持續90天不間斷,實在是太難做到了。
為了尋找更方便快捷的壽長方法,科學家做了無數次的探索和嘗試,哈佛的大衛教授給出了全新的解決方案。2013年,他在頂級期刊《CELL》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發現「瑞賽樂」類分子干預3個月後,高齡哺乳動物的端粒、骨骼肌等指標均呈現了積極的變化[2]。
雖然數據並沒有冥想來的那麼刺激,但從細胞層面出發的研究可信度更高。大衛教授也因這一成果,被《時代》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
作為「長壽國」的日本,很快就從這一研究中嗅到了商機,率先將其落地化,得到了成果「瑞賽樂」。這一科技品最早是在富人圈盛行,港富商李氏曾每年花費156萬體驗此類科技,並表示「宛如20歲後生仔」。
隨後,這一成果很快就通過京東國際等跨境平台流入國內,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商智數據顯示,「瑞賽樂」用戶群體多為一二線城市高淨值人群。這一群體平時非常忙碌,沒有過多時間用於冥想,但又想抵禦老化,這一科技成果給了他們很好的一種選擇。這也不難理解為何「瑞賽樂」擁有70%的復購率。
由於市面上端粒測量的技術魚龍混雜,難以辨別。從目前5000多條體感反饋來看,不少人表示」精神旺盛「、「一覺睡到天亮」。
一項重大成果的出現,往往需要經過仔細的確認。儘管這類技術已通過了中、美、日的臨床研究,還尚未受到全球科學家的一致認同。但不可否認,這一技術是人類在攻克「衰老問題」的一大突破。
03百歲時代,也許近在咫尺
《百歲人生》的作者琳達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人人百歲是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我們需要做好準備。」
在過去的200年裡,生命科技飛速發展,平均每10年預期壽命就會上升2歲。今天一個出生在已開發國家的孩子,有超5成的機會活過100歲,而在一百年前,這一機率連1%都不到。人人百歲已經從奢侈的願望,即將變成近在咫尺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