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曾建元:台獨懲戒令暴露納粹化傾向

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4屆全國委員會通過委員周小平提案之有關統一台灣的黑名單、不招安、斷黑錢、惠民生等四點建議,包括:

發布、公開台灣分裂勢力人物黑名單懲戒令。若黑名單人物持續製造分裂,在對台特別行動期間,任何人都可以將其逮捕或擊斃,「不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還能獲得促進統一榮譽勳章」。

打擊台灣內部支獨企業、基金會。整理與發布支獨實體名單,禁止實際控制人以及直系親屬在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的一切活動,關停其全部經營專案、凍結其全部銀行帳戶。

對獨派和統派人士區別對待。不對獨派標誌性人物進行任何形式、任何層面的招撫工作,對統派則進行思想爭取、生活工作幫助。

研究並公布統一後的民生建設惠台措施,減少甚至停止兩岸關係緊張情況下的福利惠台措施。

周小平為網紅作家,平日以故作驚人之語換取網站點擊流量維生,在本屆政協第一次會議中大量提案,以「提案狂魔」自我標榜,凸顯自身問政之勤而用以吸睛,當然也對比出絕大多數政協委員和人民大會代表的形同人形立牌。政協委員並非民選,周小平何德何能能夠獲得中國共產黨青睞,雀屏中選,直上青雲,原因是他的粉紅言論阿附習近平核心之所好,贏得中國大陸黨國法西斯主義帝國主義群體的贊聲,反映了相當比例的無知群眾的狂熱民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任甚至激化人民的中華民族主義情緒,目的是為了蠱動極端愛國主義者保衛黨國習核心的領導,台灣獨立主義或分離意識便成為國家敵人,民族罪人,用來證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經由共產黨領導實現統一台灣來完成。所以台獨必須存在,台獨更不能被清楚定義,始可依其政治需要運用。

周小平的心向可以理解,但令人感到不安的,是當中透露出來的納粹化傾向。周小平接受香港《明報》訪問還進一步以我國副總統賴清德為例,將其與恐怖分子阿爾蓋達(Al-Qaeda)組織前領導人拉登(Osama bin Laden)相提並論,鼓譟國軍甚至賴的護衛「將其擊斃,以做民族英雄」,而當下尚非其提案所指的「對台特別行動期間」,所以其言論已經涉及煽動恐怖主義行動。台獨黑名單在對岸官方稱為台獨頑固份子清單,經過兩波公布,目前已有十名特定人士上榜,包括:蘇貞昌、游錫堃、吳釗燮、蕭美琴、顧立雄、蔡其昌、柯建銘、林飛帆、陳椒華、王定宇,制裁措施則包括:禁止其本人及家屬進入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限制其關連線構與大陸有關組織、個人進行合作,不允許其關聯企業和金主在大陸謀利,以及其他必要的懲戒措施,而終身追責。台灣民主基金會、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則公告為台獨頑固分子關連線構,禁止大陸組織與為上述基金會捐款的宣德能源、凌網科技、天亮醫療、天眼衛星科技等企業進行任何交易、合作,禁止有關企業負責人入境,而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黃玉霖、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秘書長項恬毅則因執行機構列入台獨頑固份子清單。

台獨黑名單和懲戒令的來源,據說是包括但不限於《反分裂國家法》及《刑法》、《國家安全法》有關「分裂國家罪」的條款終身追究責任,對岸官方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說清楚。如果把台獨依上該各法當成分裂國家罪的刑事犯,法理上是荒謬的。首先,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雖然有主權聲稱的重疊,那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華民國的叛亂與中華民國戡亂失敗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中華民國自終止動員戡亂後即已事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一政治實體,持續要推翻中華民國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分裂客觀狀態的形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造成的,不是台灣人。其次,在國際上,兩岸至少屬於法律上的交戰狀態或事實政權,因而兩岸關係為準國際關係,台灣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事實上是不存在叛亂問題的,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第三,縱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要對台灣實施長臂管轄,至今我們也沒看到該國人民檢察院的偵查和起訴乃至於人民法院的審判,該國到底有沒有正當法律程序的觀念啊?第四,該國對台獨自然人和法人的制裁,目前所見都是行政罰,該國政府連刑法、行政法的事務管轄都搞不清楚,依照罪刑法定原則,從「分裂國家罪」怎麼得出這些制裁措施的,法源在哪裡,而這些行政制裁措施的法源又在哪,到底立法了沒有?

如果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台灣就是台獨,我看台灣舉國上下,只有竹聯幫黑社會組成的中華統一促進黨才是真正的統派,連新黨都稱不上,因為他們在台灣人面前都還裝著一付堅定捍衛中華民國和反台獨的樣子。周小平的提案,主張在對台特別行動即戰爭時期對台獨黑名單人士格殺勿論,我要提醒對岸,戰爭時期故意殺害不參加戰事、不從事軍事性質工作的文官和平民是觸犯《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萬國公罪戰爭罪的戰犯,一旦政協通過周小平提案轉請全國人大立法,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比起小打小鬧的恐怖分子和黑社會幫派,還要更加恐怖。

民國112年3月16日下午3時

怡客咖啡忠杭店

作者曾建元: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暨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兼任副教授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22/188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