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孩子是青春期叛逆還是抑鬱?家長要注意這些情況

到了青春期,無論孩子的生理、心理還是對親子關係的需求,都會發生一些改變。隨著第二性徵出現,孩子需要接納自己身體的巨大變化,以及重新調整和適應自己的角色定位。與童年時期不同,孩子對夥伴關係的理解更加深刻,情感發育更加細膩豐富,更加需要穩定的同伴關係,並期望在同伴中被接納、被認可。青春期的孩子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還有了對事件的獨立看法,而且往往和家長的意見不同。這時,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中肯的建議,而不再像童年時只是簡單的聽話和服從。

在這些變化下,孩子容易出現情緒問題,家長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患了抑鬱症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醫師趙青給出了一些建議。

青春期的孩子不太喜歡和父母過多交流內心想法,家長可以從以下角度側面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

1.情緒:孩子的情緒是否穩定,有沒有變得總是悶悶不樂、煩躁不安?發脾氣有沒有原因,是主要針對什麼人,還是不分對象和場合。

2.與人交流:孩子最近是不是話少了,不想出門,不願意和人交往。

3.在家表現:有沒有經常自己躲在房間裡,比較懶動,幹什麼都沒意思、覺得累,甚至不想整理個人衛生。

4.過度依賴網絡:玩手機遊戲或刷視頻的時間明顯增多。

如果上述症狀比較輕,且分場合,家長便需要耐心詢問並傾聽孩子最近是否有遇到困難。

如:孩子每次放學回來都不高興、牴觸上學,家長需要了解孩子和同學間的關係有無出現問題,是否存在被孤立、被欺凌的情況。

孩子在學校比較正常,但回家就經常發脾氣、頂撞父母,出現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依然採用了「包辦」或「命令」等方式,是不是對孩子期望過高,或雖沒有直接表達過高期望,但對孩子的肯定和誇讚太少,導致孩子希望通過實現過高的目標來獲取家長的認可。

如果孩子學習困難,家長需要幫助孩子了解出現這種問題的來源。孩子是單純的學習態度不好、失去學習動力,還是因為注意缺陷、多動的問題導致其上課根本無法認真聽。

青春期的孩子更希望家長從「領導者」「管控者」逐漸過渡到「亦師亦友」的角色,家長需要接納孩子的多元發展,孩子的想法做法與家長不同,才更有可能成長得比家長更加優秀。

如果孩子的情緒問題比較突出,且經過積極調節改善不大,請家長不要諱疾忌醫,應儘早帶著孩子到專業的精神心理科就診,幫助孩子早日解決不良情緒,助力青春期成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搜狐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25/188146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