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王維洛:為保所謂的18億畝耕地展開的大折騰

—三論中國耕地數據不靠譜

作者:

在《中國耕地數據不靠譜——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就是一個天方夜譚》的結束語中筆者指出:習近平堅持中國人碗中裝的是中國糧,而且初心不變。那麼缺少的耕地從哪裡來?其實中共政府早已經有計劃,就是要在農村地區搞大折騰。前段時間油管上有多個關於退林還耕、退園還耕、「水稻上山」的視頻。不久前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呂德文撰寫了題為《又在折騰基層!逼村幹部種田,逼群眾砍茶樹,深山老林開荒餵野豬……》,談到了這個大折騰。有人將水稻上山,以工代賑、退林還耕稱為習式爛尾。

縱觀1949年以來的中國耕地數據的變化,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耕地數據不靠譜;耕地數據不靠譜,中國糧食產量也同樣不靠譜。中共頂層在不靠譜的數據上做出的重大決策,更不靠譜。不靠譜的決策必然導致基層幹部群眾層出不窮的大折騰。

制定18億畝耕地紅線的依據是中國農作物播種面積為24億畝(有的耕地一年播種兩次或三次),17億畝種糧食年產1.3萬億斤糧食,保證14億人碗中裝的是中國糧,其餘7億畝用於棉、油、糖、菜等種植。根據第三次國土調查於2021年8月公布的數據,中國有農作物播種面積為32億多畝!比計劃需要的24億畝多出8億多畝,多出三分之一。為什麼還要高喊堅決保衛18億畝耕地紅線?

圖1:水稻上山,以工代賑、退林還耕被稱為習式爛尾

一、又在折騰基層!

不久前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呂德文撰寫了題為《又在折騰基層!逼村幹部種田,逼群眾砍茶樹,深山老林開荒餵野豬……》[1],寫得很實在,也很接地氣。

文章開篇先談到:最近,全國各地都在整改「進出平衡」問題。過去幾年被占用的非糧化的耕地,各地得想辦法1:1補回來。這個政策主要是為了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守住糧食安全。這個大道理,幹部群眾都理解。

其中最後一句「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守住糧食安全,這個大道理,幹部群眾都理解」是一句客套話,為了防止觸犯政治紅線。但是文章接下來就是一句:「但基層幹部群眾不理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借用基層幹部群眾的立場,把這個大道理給懟了回去。

進出平衡,就是說不管什麼原因減少了一畝耕地,就要新增一畝耕地,不管用什麼辦法。沒有人繼續問一下,這新增的一畝耕地又從哪裡來?這項措施可能是學德國國土規劃中的替補原則:城市建設占地,砍伐了一棵大樹,需要在其他地方補種一棵樹。不是減少了一畝林地,需要另外新增一畝林地,而是一棵樹對一棵樹的補償。

呂德文談到很多地方非要把種了經濟作物的土地騰出來,群眾很是不理解。在一些山區,由於人口都搬遷了,土地荒蕪了很多年。地方政府鼓勵農民發展果園,還把國土整治等項目放進去,種植戶也把身家性命都投進去了。結果,好不容易收成了,現在卻要人家砍樹!這是什麼道理?西部某地,茶葉是很多地方的「養老經濟」,現在都是「機采」,平時管理也簡單,老年人每年靠幾畝茶葉有個一兩萬收入,非常舒服。結果,現在也要人家把茶樹砍了,這真是要老年人的命啊!

圖2:退林還耕、退園還耕,增加中國耕地面積,果樹園被挖土機連根挖起,圖片來源:網絡視頻截圖

圖3:在坡度大於25度的山坡上機械化造田,增加耕地面積,必然造成大規模水土流失,圖片來源:網絡視頻截圖

其實農民種植經濟作物、發展果園、發展茶園等是習近平過去曾經多次提倡的,舉一個例子。

2013年11月,習近平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這裡原來是貧困地區,山下耕地少,山上土層薄,村民長期靠種水稻、玉米勉強維持生計。後來學習了外地水果種植技術,考察水果市場,先後引進蜜橘、椪柑、柚子、獼猴桃等品種。過去種糧的土地改種了柚子、桃子、蜜橘、椪柑、獼猴桃等的果園,農民收入提高,生態環境也得到改善。習近平看了大為讚賞地指出,「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種什麼、養什麼、從哪裡增收想明白」[2]。而如今,搞水稻上山,搞退林還耕、退園還耕搞得最厲害的,湖南省算得上一個。

圖4: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農民放棄種糧改種水果,收入提高。習近平在考察時表示讚賞,如今湖南省大搞水稻上山,搞退林還耕、退園還耕,圖片來源:新華社

按理說,習近平於1968年12月至1975年在山西延安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當知識青年,種地、打垻、挑糞的活兒也幹過,據說能挑一二百斤麥子走10里山路長時間不換肩(以前說是扛二百斤麥子走10里山路不換肩),對農村應該有所了解。1999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習近平主編的《現代農業理論與實踐》一書(ISBN:7-5334-2727-0),全書400餘頁共收錄了38篇文章,沒有一篇文章是專門論述糧食生產的或者是專門研究保護耕地面積變化的。2001年12月習近平完成的博士論文,題目就是《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這裡所說的中國農村市場化不僅僅是糧食市場化。2002年起習近平出任浙江省委書記,於2003年2月25日在《浙江日報》頭版設「之江新語」的專欄,作者署名「哲欣」,發表了232篇文章。《浙江日報》集團總經理王一義是筆者的校友和球友,也曾聽他說過關於「之江新語」的事(王一義因受賄336萬元於2014年被判有期徒刑12年半)。

2005年8月24日「哲欣」在「之江新語」發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3]的文章。文章不長,摘錄在下:

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通俗地講,就是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

我省「七山一水兩分田」,許多地方「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擁有良好的生態優勢。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既會產生矛盾,又可辯證統一。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懂得機會成本,善於選擇,學會揚棄,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選擇之中,找准方向,創造條件,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

據說這是習近平於2005年8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考察時提出的[4],而余村過去的發展靠辦石灰廠、水泥廠,後來轉向種植茶樹(白茶)和種竹子,搞休閒農業(實際上是搞小產權房屋建設),就是不搞種糧。在這段論述中強調的是,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兩者不是等同的關係,綠水青山的價值是高於金山銀山的。

可是到了2013年9月7日,習近平把這個理論「發展」了,他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後回答學生問題時說:「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5]先來了一個既要……也要……,再來一個寧要……不要……,最後以A就是B的結論結束。既然A就是B,那麼B也是A,推翻了之前所有的論述,完全偏離了最初「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的認知。

從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對其理論的解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要搞耕地「進出平衡」的措施,要把過去幾年被占用的非糧化的耕地,想辦法1:1地補回來,要搞退林還耕、退園還耕,搞「水稻上山」。

2006年12月11日「哲欣」在「之江新語」發表題為《為政者需要學與思》[6]的文章,提到《左傳》有雲,「政如農功,日夜思之」。

「政如農功」,習近平在農業上的折騰(農功),退耕還林,退林還耕,政策反覆多變如烙大餅一樣,與政治上的折騰是一脈相承的。

二、第三次國土調查的目的之一就是大折騰

在中國三次國土調查中各種土地使用類型的定義是各自不相同的。中共政府專門制定了新的國家標準,於2017年11月1日發布和實施了《土地利用現狀分類》[7],這是為第三次國土調查(2017年至2021年)專門量身打造的。

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共分12個一級地類,分別是:(1)耕地、(2)園地、(3)林地、(4)草地、(5)商服用地、(6)工礦倉儲用地、(7)住宅用地、(8)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9)特殊用地、(10)交通運輸用地、(11)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2)其他用地。

在第三次國土調查中又增加了1個一級地類,是(0)濕地。

圖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圖片來源:網絡視頻截圖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專門制定了《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分類地類認定細則》[8],以耕地為例,耕地是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開發、復墾、整理地,休閒地(含輪歇地、休耕地);以種植農作物(含蔬菜)為主,間有零星果樹、桑樹或其他樹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證收穫一季的已墾灘地和海塗。耕地中包括南方寬度<1.0米,北方寬度<2.0米固定的溝、渠、路和地坎(埂);臨時種植藥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臨時種植果樹、茶樹和林木且耕作層未破壞的耕地,以及其他臨時改變用途的耕地。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05/1885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