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求職難壓力大 中國青年紛紛進寺廟求慰藉

2023年2月21日,在中國北京雍和宮,這是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人們正手持香火祈求好運。

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中國社會,出現了一種奇特的景象:假日時,絕望的青年們常在寺廟前排起長隊,他們祈禱能在艱困的就業環境中,找到一個職位。

路透社報導(連結),攜程旅行網(Trip.com)表示,與2022年相比,今年到目前為止,寺廟訪問量增長了310%。雖然該平台未列出總體數字或與大流行前的比較,但它顯示,大約有一半的遊客是90後的青年。

22歲的王曉寧(Wang Xiaoning,音譯)說,「找工作的壓力」和無法承受的房租,讓人喘不過氣來,希望在寺廟裡得到一點內心的平靜。

今年,中國創紀錄的有1,158萬名大學畢業生要求職,總數比去年多出80萬。在北京,博碩士畢業生甚至比大學生還多。

然而,他們面臨的就業市場,正因去年嚴格的「清零政策」遭受重創,近幾年中共當局對科技和教育產業的打擊,更讓情況雪上加霜。

「就業門檻不斷提高。」19歲的陳小姐說。儘管離畢業還有幾年時間,但她也前往北京的寺廟為自己祈禱。陳小姐說,求職的壓力「令人不堪重負」。

根據官方數據,目前,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青年裡,有五分之一沒有工作。改善就業前景,是當局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張啟迪(Zhang Qidi)說:「大學畢業生嚴重供過於求,他們的首要目標是活下去。」他說,許多人只好去當網約車司機或送貨員。

COVID-19疫情限制取消以來,中國經濟的復甦以餐飲業、旅遊業為主,這些企業招聘的職缺大多是低技能要求的低薪崗位。

在浙江省,一名25歲的碩士畢業生表示,自2月以來,她平均每天申請10份工作。但她覺得,自己教育水準反而「限制」了她的求職。為保護她的工作前景,她希望以匿名方式受訪。

「我不相信我會找到理想的工作」,這位擁有城市規劃專業的畢業生說,「我看過幾次心理醫生,我非常焦慮和抑鬱。」

她說,她能得到的工作機會,月薪都只有兩三千元人民幣(約290~435美元),或者有「不合理的」加班要求。她拒絕了這些職缺。

「如果我沒有這些學歷,我完全可以成為商場的銷售助理,而且會更開心。」她說。

北京24歲的經濟學研究生楊曉珊(Yang Xiaoshan,音譯),在經過30次面試後,找到了一份銀行櫃員的工作。她很欣慰沒有失業,但仍感到不滿意。

楊曉珊說:「我不是看不起客戶服務,但我認為這浪費了我的所學。」

中共人社部:大學生就業仍困難

周四(4月27日),中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俞家棟承認,中國就業市場依然嚴峻,大學畢業生求職特別困難。

周三,中共當局公布了促進就業計劃,包括支持金融機構向小公司提供貸款,並向雇用大學畢業生或失業青年的公司發放補貼。

俞家棟在新聞發布會上承認,「環境複雜多變,就業形勢穩中承壓、穩中有憂,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壓力依然較大」。

路透社指出,中國私營企業占60%以上的經濟產值,以及80%的城市就業,但在過去三年裡,私企受到清零封鎖的嚴重打擊。

中共官方數據顯示,中國3月份城鎮失業率為5.3%,但16到24歲的失業率為19.6%,比2月上升了1.5個百分點,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4月19日,獨立時評人蔡慎坤還對《大紀元時報》表示,城鎮失業率不能反映真實的失業數據。

他說:「中共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統計方法很特別,只統計有城鎮戶口且登記在冊的失業人口,不去登記的就不算失業。而且農村戶口屬於農村勞動力,不在統計範圍之內。這就導致過去失業率一直維持在4%~5%之間,這根本不能反映真實的失業數據。」

蔡慎坤還認為,中共不斷擴招本科生及研究生,也掩蓋了真實的青年失業率。

蔡慎坤表示,大學擴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為了推遲就業並延緩就業壓力,也使得中國真實的失業率一直是個謎。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萬鈞表示:「因為它用國家的力量,把學生、年輕人留在學校里,失業率至少可以降低。」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27/189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