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上海女高管「發瘋」視頻,暴露當下社會殘酷現實

01最近,很多人都刷到了這樣一段視頻。

上海國金中心的大廳,一位穿戴整齊、甚至頗具精英風範的女子,好像在戴著藍牙耳機講電話。

她語速很快、思路清晰,談話內容還都是一些金融知識,比如外幣兌換、年底盈利、資金管理等等。

到這裡,沒有人會覺得有什麼不正常,只不過是上海最司空見慣的金融行業白領罷了。

但我如果告訴你:

這名女子,已經連續4年,幾乎每個工作日,都會坐地鐵到國金中心打卡,一個人對著空氣自言自語呢?

她的外表和正常人沒有任何區別,但事實上,她是一名精神病人。

國金中心的員工,幾乎人人都曾見過她、知道她的事情:

「某某公司的主管,被裁員了,然後每天都來,就是過不去這個坎。」

「非常有能力,有素養的一個人,家庭好,父母都是高知,她每天都會準時來,從不說怨氣話,都是行業術語。」

「每天上班坐14號線都能準時看到她,想想她曾經也是非常優秀的人。」

「上次我去國金吃飯,晚上6點了路過這棟樓的時候,她還在大堂里慷慨激昂,唉,其實挺可憐的。」

「她講金融課,從保全到前台都包容她。」

我們能夠從中知道,大約4年前,她因為一些原因被公司辭退。

而已經做到了業務主管的她,因為一時接受不了這種打擊,精神出現了異常。

每天還穿著自己做高管時期的服裝,來到單位所在大樓的大堂,對著空氣滔滔不絕地分享自己曾經的業務內容。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即使周圍總是人來人往,她依舊風雨不動安如山。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四川一位女生,大學畢業後沒有找到工作。

被父母強制5年考公後,仍上岸失敗,患上了精神分裂。

從去年開始,她就行為有些反常了,還揚言自己是局長。

這2條新聞放在一起,讓我覺得毛骨悚然:

原來人生真的會因為某種重大打擊,而突然落向萬劫不復的境地;

原來人的某種執念,真的會讓其腦袋裡緊繃的弦,毫無預兆地突然斷掉。

而更可怕的是,在那位精神失常的上海國金女子其中一個視頻的評論區里,點讚很高的一條評論是這樣的:

「會不會這棟樓,只有她才是最快樂的那一個。」

當代社會,究竟是什麼樣的壓力,逼得人們甚至羨慕起了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

02

這個時代的內卷,仿佛沒有盡頭。

之前就有個很揪心的熱搜:北京今年畢業的碩博生人數,首次超越了本科生。

很多人本以為,拼命考上研究生,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但現在的數據似乎都在告訴你:學歷倒掛,正在成為現實,碩博已經開始「貶值」了。

你會看到,有太多人像上海國金那位女高管一樣,面臨著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

比如38歲的前《南方周末》記者陳濤,川大哲學系碩士畢業,可謂是世人眼中的高學歷人才。

但如今,他在送外賣,最難的時候,只能用一百塊錢撐過一周。

曾經在媒體行業幹了6年,做公關一年,網際網路公司待了一年半,自己創業2年。

不知道究竟是哪一步路走錯了,以至於失業半年多了還找不到工作,投出去的簡歷98.75%都石沉大海。

他無奈感慨:「年齡過了35歲之後,確實是無人問津啊。」

他看到自己老家青城山在招出家道士,點進去一看,結果人家也不要35歲以上的。

後來的他,只能去送外賣,可就連送外賣,他也拼不過年輕人的手速,常常搶不到單。

看著他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書單,我太難受了,仿佛看到了當代孔乙己最真實的模樣。

有37歲的設計師,失業了8個月,跑了3個月的外賣,終於通過朋友找到了新工作。

他激動地在雨中大喊:「我找到了工作了!」

有90後男子,之前是做傳媒行業的,後來因為熬夜加班太多,身體吃不消,只好辭職。

因為對烘焙麵包感興趣,就想要轉行,去做麵包師。

結果去應聘了一家知名麵包店後,對方直接赤裸裸地給出了面試評價:

「年齡太大、動手能力太差」。

32歲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被社會拋棄是什麼體驗。

有40歲出頭的中年女性,因家庭變故退出職場兩年,創業失敗兩年。

今年想重返職場,卻發現連簡歷都投不出去。

最後只能去宜家做兼職,一天要站7、8個小時,時薪23元。

《加繆手記》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40歲時,死於一顆我們在20歲那年射進自己心裡的子彈。」

但很多人想不明白:

從小到大,努力做題、渴望卷出重圍,兢兢業業上班、從來不敢鬆懈的我們,究竟哪一步走錯了,竟落得現在這樣的境遇?

03

納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鵝》一書中,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生活在十七世紀歐洲的人們,堅信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因為他們從來沒見過黑色的。

直到1697年,探險家在澳大利亞發現黑天鵝,人們不可動搖的信念便崩潰了。

是啊,被突然裁員、遭遇失業的風險,就像黑天鵝事件。

你曾以為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一旦發生了,就會讓自己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此,只有提高自己的反脆弱能力,才能在意外的風險來臨時,把損失程度降到最低。

什麼是反脆弱?塔勒布是這樣定義的,有3種狀態:

①脆弱狀態:就像玻璃杯,經不起些許的波動,一旦出現某種波動,就會出現毀滅性的後果;

②強韌狀態:就像岩石,可以經受各種衝擊和意外而毫髮無損;

③反脆弱狀態:就像九頭蛇,砍掉一個頭還能長出兩個頭,反而能從波動和意外事件中受益。

作為個體,在可能會面臨35歲中年危機的職場生涯中,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從脆弱狀態,逐步轉變為反脆弱狀態?

答案就是槓鈴策略。

也就是同時採取兩種極端行動:

一方面,和大多數人一樣,專注在一個自己擅長的既定領域裡深耕、學習;

另一方面,拿出較小的一部分時間和精力,進行積極大膽的探索和嘗試,以迎接「黑天鵝事件」的機會。

具體來說,假如你每天有10個小時的學習、工作時間,那麼你可以把其中8個小時,專注於自己的主業上。

而餘下的2個小時,你可以接觸自己感興趣的其他領域的知識,學習一些小眾但有意思的技能。

如果你的收入,來源於兩部分:穩定但上限不高的主業工資+具有波動但潛力無限的副業收入,那麼你應對極端風險的能力,就比其他人更強了一點。

每個人都會遇到猝不及防的颱風和大雨,但我希望你,能從今天開始,做自己的避風港。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小椰子專欄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18/190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