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苦日子在後頭…中國自然村銳減超百萬!縣城在消失 鐵飯碗在消失

—中國地方財政一瞥:消失的縣城,消失的鐵飯碗

8月11日,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調研縣域經濟發展。

在座談會上,沈曉明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積極試點推進人口小縣機構編制改革,優化政務服務效能,減輕財政供養壓力,把有限的財力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

這裡面的關鍵詞是「編制」、「減輕」以及「有限」,為什麼是這幾個詞?

如果打開《湖南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看看,你就明白了: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01.8億元,比上年下降4.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005.3億元……

不夠的錢從哪裡來?轉移支付,全國有20多個省、自治區是這種情況,不獨是湖南如此。

轉移支付的錢主要來自於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天津、山東、福建。

現在大家都困難了,所以「減輕財政供養壓力」真的是必須的了。

01

自然村銳減超百萬

從現實情況看,人口在下降,縣城在消失,村莊也在消失。

2022年末全國人口14.1億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這也是中國人口自1962年以來首次出現負成長。

2021年,出生人口最多的10個省份分別是廣東、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安徽、廣西、江蘇、湖南和貴州。其中,出生人口超過100萬的,僅廣東省一個。

圖源:第一財經

從2020年開始,山東和河南的出生人口雙雙跌穿百萬大關。2021年,更是繼續下滑至不足80萬人。

與2017年相比,人口大省河南、山東、湖南、江西、安徽等地,2021年出生人口都下降了40%以上。

既然如此,你覺得縣城會如何?

據《瞭望》雜誌今年4月報導,根據《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1(縣市卷)》,納入統計的2075個縣域單位中,戶籍人口在10萬到20萬人之間的縣(市)有228個,10萬人以下的縣(市)有206個,其中5萬人以下的袖珍縣(市)有90個。

到目前為止,全國共有286個城市公布了2022年人口數據,結果發現,人口增長的城市只有128個,兩個持平,156個城市人口在減少。

收縮型城市越來越多。

2019年4月8日,國家發改委在《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在明確大城市全面放開設籍限制的同時,首次公開提及「收縮型城市」。

要求「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

這是國家層面的事實確認。

民政部數據顯示,2009年底,中國尚有1464個縣,855個市轄區,2019年末,已縮減至1323個縣,市轄區數量卻增至965個。毫無疑問,有些縣城消失了,有的變成了區,有的是撤銷合併。

舉個例子,去年12月,黑龍江伊春市的烏翠區烏馬河、錦山、向陽、曙光四個街道辦事處因為人口減少因素,被撤掉街道,合併成了兩個鎮。

伊春這個地方我正好去過兩次,聽當地人說:「有個別年輕人到下面去做公務員,發現林子太大了,沒什麼人,什麼方圓十幾公里就幾個人,熬了幾年,熬不下去,辭職走了。」

伊春市

伊春的管轄面積是32800km²,常住人口83.8萬,人口密度約為25.5人/km²。

自2000年至2010年,我國自然村由363萬個銳減至271萬個,10年間減少了90多萬個,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個,其中包含大量傳統村落(《中國日報,2017年12月11日)。如果加上2010年以來消失的自然村,應該是超過100萬村莊已經消失。

2021年,應朋友的邀請,我曾赴福建安溪的某村落探訪,走在村子裡,一切井井有條,但沒有人。

安溪某村落

有的村民的後裔在海外,有的村民已經搬到了地級市或者縣裡,村莊在加速消失。

02

山西砸了一批鐵飯碗

縣城在消失,村莊在消失,鐵飯碗自然也要消失。

以古丈縣為例來看,去年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36223萬元,比上年下降1.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0439萬元,同比增長3.6%;政府性基金支出41239萬元,同比下降21.53%。

赤字居然高達十幾億,而全縣常住人口才10.6745萬人,這個資金效率確實有待提高。

古丈縣

其中相當一部分錢都是拿來養人發工資了,養人發工資只要幹活了也沒問題,現在的問題是財政不堪重負,養不起了。

所以,要「優化政務服務效能,減輕財政供養壓力」。

類似的探索,山西早就開始幹了。

山西這些年因為煤炭資源價格高漲,所以很多人都在說山西的GDP增速高,如何如何牛,但實際上,山西依然是「吃飯財政」,需要靠轉移支付支持運轉。

山西去年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453.9億元,比上年增長21.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872.6億元,比上年增長16.3%,赤字是2000多億。

所以,山西也要砸鐵飯碗,山西的動作在2019年就開始了:

2019年,山西對全省人口小縣進行了一次摸底調研,其中一個總人口13萬餘人的縣,全縣財政供養人員總數近6000人,全縣總人口數與財政供養人員比例為22:1。

22個人養一個吃財政飯的,你能想像嗎?

據說,某西部省份人口小縣,總人口僅4萬餘人,但財政供養人數近2500人,全縣總人口數與財政供養人員比例為16.9:1。

忻州市河曲縣

忻州市河曲縣和臨汾市浮山縣、太原市婁煩縣、呂梁市石樓縣、晉中市榆社縣、長治市黎城縣先後列入改革試點。

河曲縣將36個黨政機構精簡為22個,135個領導職數精簡為114個,將186個涉改事業單位整合為40個、事業編制核減48%。

浮山縣將35個黨政機構精簡為22個,精簡37%,科級領導職數由154名精簡為128名,精簡17%,涉改縣直事業單位由179個精簡為40個,精簡78%,涉改事業編制由1944名精簡為970名,精簡約一半。

婁煩縣完成了36家單位辦公用房調劑工作,共計騰退辦公用房2.8萬餘平方米,並對閒置辦公用房進行統一登記。

今年1月,婁煩縣委組織部對外發布信息稱:完成53個涉改單位掛牌工作,整合撤併33個單位,精簡人員編制341名,下沉鄉鎮人員編制56名,節約人員經費3410餘萬元,運行經費約990萬元。

簡單說,這些縣砸了一批鐵飯碗,僅僅婁煩縣就砸了幾百個。

有的地方的政策比較溫和:有人員提前退休,有人員下沉基層,有的則是儘量少招人,總量慢慢就少了。

青海、安徽也在跟進,安徽已在全省範圍內選擇了4個常住人口較少的縣(區)開展人口小縣機構改革試點。

青海果洛州瑪多縣常住人口只有1.54萬人,GDP總量僅為3.6億元,是適合改革的試點縣。

03

撤併機構還會加速

而這一切僅僅是開始,我們要注意到趨勢對「鐵飯碗」的影響,趨勢是什麼?

人口會繼續減少,如果從「減輕財政供養壓力」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話,進一步撤併機構在縣一級肯定是必須的,而且一定會加速。

從目前的情況看,財政壓力大,財政局長不好干,不僅僅是縣財政局長不好干,地級市的財政局長同樣不好干。

所以,一些地級市精簡機構、壓縮開支也要逐步提上日程了。

鶴崗市是黑龍江省轄地級市,截至2021年底,全市戶籍總人口95.6萬人。

2021年12月23日,黑龍江省鶴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通知稱,因該市政府實施財政重整計劃,財力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決定取消公開招聘政府基層工作人員計劃。

財政重整指的是地方政府在面臨債務高風險時,採取一系列措施使債務規模和償債能力相一致,恢復財政收支平衡,是世界各國常用的做法。

2016年11月14日,國務院發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國辦函(2016)88號),首次明確規定了「中國版」地方政府財政重整計劃的內容。

什麼情況會觸發財政重整?《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規定:市縣政府年度一般債務付息支出超過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或專項債務付息支出超過當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0%的,債務管理領導小組或債務應急領導小組必須啟動財政重整計劃。

財政重整不是地方政府破產,但確實說明地方政府手頭有點緊。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披露的數據:

「截至2022年底,我國地方政府法定債務餘額為35萬億元,公開發債的城投公司付息債務餘額約55萬億元。即便將兩方面債務加總,我國地方債風險總體可控。

但是,當前城投公司整體資產負債率在上升、還本付息能力在下降、淨利潤率在下降,部分出現現金流惡化,部分地區債務風險較高,這些城投債務風險又可能引發財政或金融風險。」

如何減輕債務負擔?方法之一是:少招人,以及提前讓人退休,再就是裁員減薪了。

一切與人口和財力有關,不僅僅是東北的人口在下跌,其實就連最能生的山東也慫了:

根據山東省統計局近日公開發布的統計數據,到2022年底該省常住人口10162.79萬人,同比減少7.2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0.93‰,出生率約為6.71‰,不到近年巔峰值的四成。

富裕如江蘇者當如何?

江蘇省統計局公布《2022年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51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萬人,江蘇人口總量雖然實現正增長,但增幅僅為1‰。

另外,2021年江蘇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年度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出現負數。

人口少了,就不需要那麼多吃財政飯的,因此,鐵飯碗就會越來越少,已經有的鐵飯碗也可能消失,這個邏輯鏈條很順暢。

人口負成長,其實已經由北方蔓延到南方,把每一分錢用到刀刃上,過緊日子、苦日子不是說說而已。

有人以為和自己無關,其實和每個人有關。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功夫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28/1946366.html